近日,深天马在厦门举行micro-led产线项目首台设备搬入仪式,该项目是深天马于2022年投建的从巨量转移到显示模组全制程micro-led产线。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院长秦锋表示:“天马micro-led产线项目预计于2024年年中点亮,2024年年底全线贯通,争取于2025年实现小规模量产。”
根据目前的产业消息,2025年预计将是micro-led量产元年,也是爆发之年。
micro-led将重新定义显示
micro-led,又称为mled或μled,由微米级半导体发光单元阵列组成,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电致发光器件。micro-led是将led结构进行薄膜化、微小化、阵列化,尺寸缩小到1~10μm左右,通过批量式转移到基板上后再利用物理沉积完成保护层和电极,之后进行封装完成micro-led的显示。
不过,在实现过程中,由于各厂商定义不一,一般单个发光单元尺寸在50 μm以下便被称为micro-led。作为新型显示技术与发光二极管(led)技术二者复合集成的综合性技术,micro-led具有非常多的领先性能,比如自发光、高效率、低功耗、高集成、高稳定性、高亮度等。与lcd、oled相比,micro-led的功耗约为lcd的10%,oled的50%;和oled相比,micro-led的亮度大概是oled的30倍,且具有超高清晰度,ppi超过1500;此外,micro-led的响应是纳秒级的,对比度更高,可视角更宽;在显示器寿命方面,micro-led使用寿命长达10万小时以上。
micro-led被认为是继oled之后的下一代主流显示技术,将会给显示设备带来全新的使用体验。据悉,micro-led在终端的落地将从可穿戴设备这种小屏幕应用开始,其中苹果公司的apple watch将会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然后,micro-led会在智能手机市场全面爆发,逐步取代当前的oled屏幕,其中苹果公司的iphone 预计会身先士卒;在此过程中,汽车市场预计会带来巨量的micro-led需求。最后,micro-led会在显示器、电视和商业大屏等领域全面普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流显示方案。
根据高工产研led研究所(ggii)的预测数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micro-led显示市场规模将达到35亿美元,2027年突破百亿美元大关。
micro-led量产在即
micro-led是行业公认的下一代显示技术,但受巨量转移、全彩化等关键制程技术限制,自2000年首次被提出之后,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产业界一直在攻克micro-led的量产难题。
从量产方案来看,micro-led主要有四种实现方式,分别是rgb三色micro-led混色法、uv/blue 激发色转材料法、光学透镜法和特殊结构法。其中,rgb三色micro-led混色法从理论角度讲能够发挥micro-led的最大潜能,不过这项方案的技术门槛也最高,包括大家熟知的巨量转移,以及红光micro-led发光效率低等问题都需要得到妥善地解决。
比如在巨量转移技术方面,sub微米级的工艺线宽控制、芯片侧面漏电保护、衬底剥离技术(批量芯片转移)、阵列键合技术(阵列转移键合)、巨量测试技术这五大技术都需要一一攻克,才能够保证micro-led产线有可观的良率水平。最终的要求是良率需达99.9999%,精度需控制在正负0.5μm内,转移芯片数量要提到几十万以上的水平。
不过,虽然有困难,产业界还是在稳定推进micro-led的量产落地,且陆续获得积极进展。除了深天马,我们看到辰显光电micro-led中试生产线和量产线也进展很快。在中试生产线上,辰显光电的洁净室里已经有设备在24小时运转;在量产线方面,2023年9月,辰显光电打造的全球首条tft基micro-led显示屏生产线举行奠基仪式,目前正在进行基建作业,预计明年下半年实现量产。
还有利亚德,该公司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2020年利亚德率先落地micro-led的量产。2022年,利亚德micro-led产线已经将产能从3600kk/月提升至6000kk/月,计划于2023年提升到1600kk/月。2023年12月25日,利亚德、中国台湾晶电集团和无锡市梁溪区,共同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利亚德和台湾晶电将在无锡建成全球首个运用巨量转移技术实现最小尺寸micro-led产品大规模量产的基地,极大推进micro-led市场的布局和发展。
在micro-led技术推动上,三星更为积极和激进,该公司在2018年就开始小规模量产micro-led电视,当然价格也是贵得吓人。为了持续降低micro-led的成本,三星改通过采用ltps tft面板,而不是使用当前的pcb方法,来降低micro-led电视的生产成本,相关产品也已经进入市场。另外,三星电子决定进行业务调整,让三星半导体公司(ssi)负责所有micro led微显示项目,目标瞄准 ar 头显领域。
此外还有雷曼光电和索尼等公司,预计这些公司都将在2024年下半年陆续宣布micro-led产线构建的新消息,产业界自2025年开始正式开启micro-led量产元年。届时,终端市场将真正开始体验到micro-led显示屏的领先性。
结语
近两年,产业界陆续传出一些micro-led规模量产的消息,不过这些量产线要么良率不高,要么产能有限,导致市面上没有真正意义上搭载micro-led屏幕的产品。不过,随着厂商在核心工艺上陆续取得突破,2025年预计将成为micro-led真正规模量产的元年,市场开始从oled逐步过渡到micro-led。
全隔离式锂离子电池监控和保护系统
涂布新技术将吸引触控面板产业竞相合作
微软赶上智能音箱末班车,宣称早有布局
苹果因新iPhone未附送充电器被罚200万美元
调研机构:需求力道趋缓,7月上旬NAND Flash价格持平
厂商全力冲击,2025年乃Micro-LED量产元年
教你们如何制作节能环保的太阳能楼宇梯灯
使用人工智能根据所摆放的任何食物来制作食谱?
应用于电子秤方案的数字称重传感器ZWDI
5G 时代来临,从手机到汽车,比亚迪电子的未来同样充满想象
分享各种电源变换的方式及其关键器件上对应的波形
FP5207异步升压恒压控制IC在太阳能控制器中的应用方案
台积电宣布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造5nm工艺芯片工厂!
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上)
新型的智能化妆镜将打造一个美妆新零售的全新体验
三极管滤波不止会放大
小米5X怎么样?小米5X上手体验评测:颜值媲美iPhone7 Plus,1499元值得入手吗?
“国产化替代”的市场机遇是驱动国内IGBT厂商成长的关键
M12全金属屏蔽插头介绍
红外感应延时开关原理分析 浅谈红外感应延时开关功能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