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T控制模式简述-5

cot系列:
cot控制模式简述part1
cot控制模式简述part2
cot控制模式简述part3
cot控制模式简述part4
在part2《cot控制模式简述part2》部分中,我们说到了稳定性的问题。为了解决纹波大小和输出稳定性之间的矛盾,需要采用额外的纹波注入到vfb中,而sp-cap以及mlcc的使用就不会成为稳定性的掣肘。
下图(来自参考文献1)所示的方法比直接esr产生纹波方法,更进一步。在上端分压电阻上并联一个前馈电容cff,将纹波直接注入到反馈电压vfb端。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输出电压的交流纹波值会通过“快速通道”cff直接注入到vfb端,输出电压纹波峰峰值和反馈电压vfb的峰峰值是一样的,而不必经过分压电阻网络的衰减(衰减比例为rfb2/(rfb1+rfb2))。
图20 typeii 纹波注入方法
这种方法被称为type ii 型纹波注入方法,与纯esr产生纹波(也被称为type i)相比,esr的值可以减小,而且cff和rfb1还会为系统提供一个零点,用于提升系统的相位裕度。但这种方法似乎有些治标不治本,针对输出电压较高的设计相对来说,这种方法会比较适用,而cpu的vcore低压大电流工况,就会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此时芯片内部的bandgap参考电压本身和输出电压之间就不会差太多。ti的cot模式芯片被称为dcap,directconnection to the output capacitor, 应该是出于这种应用而提出的名字。
前馈电容cff选取也要满足以下的条件
该式是保证cff在fsw下的阻抗要小于分压网络的阻抗,从而给交流纹波信号提供一个“快速通道”。上式提供的是一个cff的最小值,开关频率选择满载工况下的开关频率。实际应用中,cff的大小一般都在几十pf到一两百pf之间,另外产生纹波的esr大小仍然需要满足下式,以保证稳定性。
最常用且最实用的片外纹波注入方式就是这种rcc纹波注入方式,在参考文献1中也被称为type iii型纹波注入方法,实际上这种方式发展自基于dcr的电感电流检测方法。
图21rcc纹波注入方式
因此,先看看dcr电流检测是什么原理。
图21 dcr检测方法
设流过电感的电流为il,设流过rx和cx的电流为ix,设电容cx两端的电压为vcx,列写拉普拉斯方程为
将(2)带入(1)中,可以得到
为了让等式成立,只要令两端的dc量和含s项分别相等即可。则有
观察上述两式,当l和dcr的时间常数等于rx和cx的时间常数,就可以满足电容两端的电压vcx等于dcr两端的电压,从而提取出了电感电流的信息。当时间常数不满足的时候,则电容两端的电压vcx可以写为
当rxcx大于l/dcr时,则电容两端电压vcx电压会小于dcr两端电压;
当rxcx小于l/dcr时,则电容两端电压vcx电压会大于dcr两端电压。
因此,借助这一方法可以获得与电感电流相位相同的纹波,相当于等效的esr纹波,而且纹波的幅值还可以根据rc值进行调节,然后利用交流耦合电容cd取出ac纹波信息叠加到反馈电压vfb上。这种rcc的纹波注入方式,既满足了vfb纹波稳定性的要求,又可以实现输出电容可以使用低esr系列的产品,输出电压的纹波也会进一步降低。
我们的目标是只要提取出和电感电流同相位的纹波即可,且纹波峰峰值可以满足足够的稳定性要求,根据cot的比较器的滞环环宽设计,纹波峰峰值最好不会受到滞环环宽的影响,以ti的lm5166为例,它的比较器滞环环宽为4mv,官方参考设计的纹波峰峰值为20mv。此外还需要考虑输出电压大小的影响,输出电压越高时,纹波峰峰值的选择也需要做相应的提高。
图22lm5166 内部比较器参数
然而参数设计却不是这么简单,需要满足诸多条件。
为了叙述方便,把rcc纹波注入方式的框图再贴在下面。dcr的值一般都比较小,因此cr上的两端的电压与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相比非常小。
图23rcc纹波注入方式
当pwm开通时,忽略上管rdson带来的压降,则vsw电压为输入电压vin,由于电容cr两端电压vcr比较小,那么可以认为电容cr的正端电压基本接近于负端电压,即为vout。且需要保证电流几乎全部流入cr中,也就是流入电容cd的电流要远远小于电流电容cr的电流,写作
同样地,在toff时间内,同步整流管被打开,vsw电压接近于0,则电容cr放电,其放电电流为
可以看出电容cr电压变化值是一样的,获得了稳定的纹波值。而且纹波的幅值也可以经由上述的两个表达式计算。电容cd的任务就是将cr的纹波通过交流耦合通路,注入到反馈电压vfb上,因此根据type ii型方法的经验需要满足
但此时纹波已经不是由esr来产生了,回顾第二期的稳定性讨论,只需要在ton时间段内,保证电容cr的上升斜率不低于容性纹波的下降斜率即可,则有
因此rcc纹波注入方式需要满足(3)、(4)、(5)三个条件,看起来挺复杂,但是却可以完全解除esr大小关乎稳定性和纹波性能的矛盾,可以说是比较治本了。
接下来,我们讨论实际设计是需要考量的条件。
上述的远远大于,意味着至少要相差一个数量级,也即最少也差10倍。zcd阻抗远远小于分压网络的并联阻抗,zcr又要远远小于zcd和分压网络的并联阻抗之和。因此zcr只需要满足远远小于分压网络的并联阻抗即可。这样,我们就获得了cr的边界值计算方法为
根据比较器的滞环环宽值,来确定需要注入纹波的峰峰值大小,一般选择在15mv~25mv附近。当然还需要考虑输出电压等级,来确定最终设计值。选定rr和cr后,可以根据上面推导的公式计算纹波峰峰值。
如果实际设计需要考虑低功耗待机,或者说需要低静态电流待机,则分压电阻网络和rr都会选择100k以上的值。所以,rr的选择值在10k~500k之间比较合适。选定一个合适rr之后,利用上述的公式和边界条件可以得到合适cr。
比较有意思的是如何选择cd。zcd的阻抗和zcr的阻抗都要远远小于(rf1||rf2),cd和cr大小关系又如何呢?一般情况下cd要小于cr,则有
cd的大小选择会影响变换器的瞬态响应,cd越大,动态响应时间越慢,undershoot越大,cd越小,动态响应时间越小,undershoot也越小。
图24 不同cd下的动态响应
当然,cd并不是越小越好,cd最小值要满足上述公式要求,否则系统同样会陷入多脉冲振荡的不稳定状态中。
针对rcc这种纹波注入方法,还可以换另一个角度理解。
rr和cr产生了一个和电感电流同相位的纹波,cr的正端的dc值接近于输出电压,cr正端的交流值就是产生的纹波峰峰值。和type ii类型的补偿相比,rcc这种方法在cr的正端再造一个据有足够纹波大小的“输出电压”,然后再通过类似cff一样的前馈电容将这个交流纹波值注入vfb信号中。也就是说cff为什么会对瞬态响应有影响,它实际上扮演着类似于type ii中前馈电容的角色,而前馈电容可以改善系统的相位裕度,从而提高了动态响应。

对ASIC AI应用的详细分析与发展前景
细菌电池新进展
多光子显微镜成像技术:偏振分辨倍频显微镜及其图像处理
ADI荣膺汤姆森路透2011全球100大最具创新力企业
中国在芯片创新领域获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
COT控制模式简述-5
360N5S什么时候出?360N5S今日发布,配置、外观遭京东泄密,还有两大亮点,价格却成疑
IR 推出第八代 1200V IGBT技术平台
MACOM发布全新支持400G线性架构的PURE DRIVE™芯片组
最新曝光:这就是华为P10真机?丑成翔!
深鉴科技上市了吗_深鉴科技相关股票代码
作为防静电对策的使用事例及效果
智慧门禁系统升级,离不开人脸识别门禁终端的加持
STM32F1系列DEBUG调试功能需要配置吗?
Proteus8.9 VSM Studio GCC编译器仿真STM32F407ZGT6系列011_lcd1602并口
智慧热力:热力管网在线监测,热力管网自动化,热网监控系统
基于FPGA的数字电位器设计
光电传感器在自动控制领域的应用,它的特点有哪些
是什么让 SmartNIC 实现了智能化?
小型电机的应用领域及其特点的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