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承载产业发展及未来趋势分析

5g商用,承载先行。2019年是5g商用元年,而2020年是5g规模建设元年。5g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承载网的支撑,5g基站的建设也将直接拉动对承载网络的需求。随着5g建设步伐的加速,业界对5g承载的关注越来越高。
wdm技术用于5g前传备受业界关注
为探讨5g承载技术与产业发展,推动我国5g承载关键技术及方案创新,协同业界各方提升5g承载产业发展水平,通信世界全媒体特举办了“2020新基建5g发展分论坛二——5g承载技术与产业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三大运营商、设备商、测试厂商、光纤光缆厂商等产业链各方专家共同探讨5g承载产业发展及未来趋势,以加速5g建设步伐。
由于处于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此次会议采取“线下研讨会+线上直播”的形式。本次会议由36氪、百度、yy直播等多个网络平台上进行直播,吸引了15多万人次观看。
5g需要解决的不仅是人与人的连接,更需要解决物与物、物与人的连接问题。网络架构在5g时代发生变化。5g承载网随着ran架构的重构,划分为前传网络、中传网络和回传网络3部分。随着5g商用步伐的加速,如何选择合适的前传技术以满足5g多业务差异化应用需求成为当前业界关注的焦点。
5g ran存在c-ran和d-ran多种部署模式,其中d-ran以光纤直驱为主,并可使用单纤双向(bidi)模块进一步节省一半光纤,而c-ran是未来基站前传主要方式,c-ran消耗光纤资源多,运营商倾向于基于wdm的前传方案。
不同wdm技术各具优势,将共存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张海懿指出,wdm承载方案主要分为粗波分复用(cwdm)、中等波分复用(mwdm)、细波分复用(lwdm)、密集波分复用(dwdm),各5g前传光模组及芯片解决方案,主要呈现出以下优势。
·cwdm:6波方案供应链成熟、成本较低,共用100ge cwdm4产业链,可采用dml激光器+pin探测器;12波方案中,后6波受色散限制需使用eml激光器或apd探测器,成本较高。
·mwdm:在cwdm前6波基础上左右偏移扩展为12波,可重用cwdm方案中dml激光器成熟的设计经验及工艺控制技术,目前处于测试阶段。该方案由中国移动主导在实验室进行评测,华为、中兴、烽火、迅特、德科立等公司参与相关的评测工作。
·lwdm:可共用100ge lr4和400ge lr8产业链,按照800ghz通道间隔从已有的8波扩展到12波,可采用dml+pin方案。该方案由中国电信主导在实验室进行评测,讯特、新诺、特发等公司进行相关测评,目前处于样品阶段。
·dwdm有不同的波段选择,采用o波段工作波长可调光模块,可支持12波目前只有finisar一家方案,不是现在讨论的主流方案;采用c波段工作波长,可支持40+波,显著节约光纤资源;当前主要采用其中20+波用于5g前传,受色散限制,激光器需使用eml,成本高,部分波长能做小批量供应,供应链开始成熟;分为固定波长方案和可调波长方案。该方案在中国联通进行实验室测评,海信、瑞泰、海思等公司都在参加相关的测评。
半有源逐渐成共识
wdm有半有源、有源和无源型等部署方式,基于wdm前传部署型态横向对比,依托半有源型部署的运营维护管理优势较为突出。
“基于5g业务场景对前传网络提出的高可靠、易部署、高性能、省光纤、大容量、智运维六大品质承载需求,华为对光纤直驱、半有源和无源三大主流5g前传方案进行了对比,对比发现半有源前传方案是品质5g的最佳选择。”华为传送网领域总裁卢毅权表示。截至目前,华为leaf otn半有源5g前传方案已经在全国30多个省市运营商实现商用或试点,有效支撑了三大运营商打造高品质的5g前传网络,赋能5g新基建。
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与it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晗表示,针对5g前传,中国移动创新提出半有源open-wdm/mwdm方案,破解前传哑资源管理和光纤资源紧张难题,兼具可管可控和低成本优势。open-wdm技术近期也取得了两大成果:一是联合合作伙伴完成系列规范制定,二是首次实现了mwdm光模块异厂家互通。
“从目前整个产品链的发展看,基于1550nm窗口的c波段dwdm已在电信网中从长途骨干到城域得到大量应用,在5g前传、f5g接入等方面对带宽、连接数量、时延等的波长需求较多的环境下应优选dwdm技术,可以实现多个扇区通过不同波长共享光纤资源,提高纤芯利用率,国内外运营商已达成共识;而在面向边缘云部署的边缘数据中心可采用数据中心dc内广泛应用的cwdm技术,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网络与技术研究部主任王光全表示。
产业链分散问题亟待解决
5g前传网络将根据所提供的应用程序、网络拓扑、介质可用性(光纤、微波等)和服务提供商业务情况而有所不同,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办法。在viavi运营商事业部技术经理于洪康看来,5g前传目前可选的技术方案各具优缺点,具体部署需根据运营商网络需求和未来规划等选择合适的承载方案。
中国的半有源5g前传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壮大,卢毅权呼吁产业各方能够携手推动整个产业生态的繁荣:加大半有源的试点和商用规模,打造高品质的5g网络;上下游产业广泛协同,推动半有源产品、器件、模块的持续创新,在方案上能够进一步收敛;携手行业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孵化更多品质5g应用,加速5g tob的规模商用进程。
“预计明后两年将会迎来5g建设的高峰,前传建设也将随之达到高峰。统筹考虑多业务光纤接入的情况下建设5g前传是一个重要前提,产业链的分散是当前面临的问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产业链应该不断聚焦,提供具有oam功能的大容量波长可调半有源dwdm系统,更快降低关键光模块成本,满足5g前传及扩展满足其他包括云在内的云网业务接入。”王光全如是说。
“经过多年来的潜心研究,长飞公司提出从新型光纤、新型光缆、到全系列光模块以及相对应的分合波器为一体的5g前传传输链路解决方案。”长飞国重与集团创新中心总监兰小波表示。
全光网构建5g承载网
要想构建坚实的承载网,为5g构建强健的底座,不仅需要建设好5g前传网,还需要全光网的支持来构建5g承载网。“5g新基建不断向纵深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光网络的发展,同时也对光网络提出了新要求,即新算法:性能全面提升;新平台:使能综合高效精品连接;新智能:智能运维,提升效率。而这也是光网络的新的发展方向。”中兴通讯光传输产品总经理王泰立表示。
在王光全看来,全光网服务于新基建,打造综合接入综合承载的全光网络,通过可调节、模块化波分、短距100g/200g光模块等可营造良性的行业生态,而且在这个生态的建立当中逐步实现整个网络的开放和有效运行。
与此同时,云网在不断融合,云网融合将势不可挡。中国电信科技创新部副总经理张成良表示,客户需求向综合型服务升级,综合业务离不开数字化云平台和网络连接。云网融合成为刚需。云本质是应用,网的本质是管道和连接。对于下一代云网融合的发展,运营商需要把云和网更好结合,提升云的核心掌控能力和网的智慧运营能力。


智能机器人对医疗行业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
苹果2020年第四季度iPad出货量达1920万台
10M--1200MHz之IC寬頻帶放大器,10M--1200MHZ Broadband amplifier
红外温度传感器如何协助抗疫
泸州市与华为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5G承载产业发展及未来趋势分析
陀螺仪等传感器在AR游戏中的应用及虚拟现实发展
史无前例!希捷艺术定制款“铭”移动硬盘限量开卖
浅谈焊盘上是否可以打孔及打孔的注意事项
LightTools 简介
回顾英特尔在物联网峰会上展出的产品介绍
Stik AR相机是一款怎样的相机
逆风上行!海信空调新冷年强势开盘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注定艰难,尤其是芯片制造工艺
采用中频感应加热电源进行热处理有哪些局限性?
智能配电柜的主要功能
66印与格之格达成战略合作,共创智能云打印新篇章
深度强化学习是否已经到达尽头?
TLD5098汽车内外LED照明TLD5098主要特性和解决方案
2018年区块链数字货币系统开发将迎来大爆发,你抓住了这个风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