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脸识别技术的帮助下,潜逃3年的北大弑母案嫌疑人吴谢宇终于落网。记者近日获悉,助力警方抓捕吴谢宇的人脸识别系统背后的技术提供方是云从科技。
4月21日,潜逃3年多的北大弑母案嫌疑人吴谢宇在重庆江北机场通过“天眼”系统被机场民警抓获。据了解,当时吴谢宇进入重庆江北机场t2航站楼,在3号门进入防爆安全检查区域等待检查期间,被监控设备4次抓拍,每次相似度比对都大于或等于98%。
吴谢宇正是这高相似度,触发了重庆江北机场新升级的“天眼”系统,根据后台的数据回查,机场警方迅速出警,从后续找人、抓逃、布控,整个过程不超过十分钟。
云从科技是一家孵化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院的高科技企业,专注于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目前已经是中国银行业人脸识别第一大供应商。
2016年3月3日,福州警方发布了一则悬赏通告。通告称,2月14日,警方发现一名女子谢天琴死在福州一所中学教职工宿舍内,其22岁儿子吴谢宇有重大作案嫌疑,警方悬赏万元缉捕。犯罪嫌疑人吴谢宇就读于北大,作案后封死了住处,将尸体用塑料布层层包裹,还放入了活性炭吸臭。弑母后,还以母亲名义贷款。
2016年5月19日,河南商丘警方曾协助发布悬赏通告,称北大弑母案嫌疑人吴谢宇可能潜逃至河南,凡提供相关线索协助公安机关抓获吴谢宇的,可获奖金5万元。但之后一直没有吴谢宇消息。
1:n动态布控+数据回查
在吴谢宇被抓获的案例中,吴谢宇并不是机场的乘机人,那么仅是去送朋友的他为什么会被“天眼”盯上?
云从科技相关的技术人员透露,实现上述功能实际上是用了两种技术手段。一是安检口的1:1人证身份核验;二是大厅及入口、出口的1:n动态布控。
1:1人证核验容易理解,这种手段在火车站、长途客运站较为普遍,主要是核查人与身份证是否符合。而1:n动态布控,则是此次抓捕吴谢宇的关键手段。
吴谢宇2019年4月21日被捕前最后一次被拍摄到行踪还是2016年2月4日“1:1和1:n的区别是,1:1是本人和本人比,看看是不是同一个人,而1:n是本人和所有人比,选出相似度最高的,一旦超过阈值,在发现目标人员后与重点人员底库进行持续比对,一旦确认即刻预警。”上述技术人员告诉澎湃新闻。
在这次的案例中,吴谢宇在机场被4次抓拍,每次相似度都有98%,触发了警报。江北机场的“天眼”系统利用人脸数据,提供旅客人脸比对数据回查功能,并与公安系统联网,实现数据共享,系统通过比对的方式可快速找到布控人员并发出警报,为公安找人、抓逃、布控等提供智能化武器,也进一步提供了机场等公共场合的预防能力。
“1:n动态人脸布控,这个技术用于大厅、通道、出入口,属于非配合式无感知检查。而安检是配合式的1:1检查。有了生物识别的加入,基本上不会发现以往持假冒身份证或《人民的名义》中丁义珍那种乘机出行的情况出现,目标人员只能选择一些尚未智能化的交通方式或地区进行转移。”云从科技相关技术人员称。
据云从科技透露,目前,全国大部分机场都或多或少在试点应用,像广州白云机场、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南京机场、昆明机场等,云从科技的技术已经在全国60余家机场上线试点或正式应用。其中银川机场做得比较超前,不仅用于安防,还将人脸识别技术用于无纸化登机,用户可以刷脸过安检和登机,并且在大厅还可以通过智慧航显设备显示自己的登机信息和登机路径,另外vip也可以在休息室刷脸进门。
屡建奇功的人脸识别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抓获的吴谢宇潜逃3年多,事实上,之前人脸识别技术还助力警方抓获过潜逃16年的逃犯。
2016年8月,安徽滁州凤阳县龙兴寺住持释广闻被捕。在潜逃2000多公里、隐姓埋名16年后,释广闻仍旧被人脸识别系统一眼看穿,最终落网。
释广闻被警察带走澎湃新闻记者获悉,释广闻被依图科技的人脸识别系统“蜻蜓眼”识别后,竟然与东北籍犯罪嫌疑人张立伟有着极高的相似度,为警方提供了抓捕线索。
时间推回到2000年11月8日晚上,原名张立伟的释广闻和同伙一起,用手枪和尖刀在黑龙江大庆杀害三人。杀人后,张立伟逃脱,成为警方悬赏缉拿的通缉犯。不过,16年来,他从黑龙江逃至安徽,漂身份,换户籍,更名为孙洪涛。
如果没有人脸识别技术提供线索,张立伟可能仍以释广闻的身份当住持,资助孤寡老人、失学儿童,为寺院门口要饭的流浪汉办户口、上低保,而他的罪恶也被岁月隐匿。
除此之外,在一些大型演出现场,得益于警方布控和人脸识别技术的运用,许多在逃的嫌犯都纷纷落网,最具代表的是“不老歌神”张学友的演唱会。在张学友多地的演唱会上,接连抓到了7名逃犯。张学友也因此被网友戏称为“逃犯克星”。
云从科技相关技术人员表示,国内人脸识别屡建奇功并不意外,就人脸识别的应用来看,国内人脸识别已远远领先国外。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国内政策和文化较为宽松,国外相关技术应用阻力很大;二是国内人口多,数据量大,会促进技术进一步发展;三是国内政府、资本都比较看重人工智能领域,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大步发展。
随着智能时代水平的提高,未来,除了人脸识别外,声纹、自然语义处理等技术手段也将提供帮助,它们可以理解语音信息是否是目标人员以及意图。另外,光学字符识别技术也可以快速将大量卷宗及文字资料识别并提供给大数据系统做关系网络分析,跨镜追踪、车辆识别在看不到脸的情况下无缝追踪等,这些技术将为警方破案提供智能化的武器。
E Ink元太科技推出新一代全彩电子纸-E Ink GalleryTM 3
TI(德州仪器)工程师给出的五条建议
MAX3509 CATV上行放大器(含应用电路和参数资料)
对网络攻击和威胁的预测和检测
千兆宽带网络如何驱动经济增长
人脸识别助力警方抓获北大弑母案逃犯 为警方破案提供智能化的武器
AI如何改变以往低效率安全保护的方式?
三星LGD计划明年1月批量生产OLEDiPad
EMC设计重要点关注时钟
Microsemi推出用于移动多媒体和封包数据应用的高集成度SyncE器件
MOS管米勒效应:感性负载和阻性负载差异点解析
2022年性价比高的耳机有哪些?适合学生党的蓝牙耳机推荐
信号隔离器的归类
软通动力彭强:拥抱智能化时代 加速转型升级
瞬间售罄 华为Mate9 Pro首发 京东抢购成功体验
全球15城市对iPhone12系列手机5G速率测评 韩国首尔全球之首
区分寄生二极管方向
受新能源汽车厂商青睐,锂电池产量大增
使用树莓派控制GPIO教程
什么是光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