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对面向5G演进的网络频率资源使用进行研究分析

5g网络已启动建设,研究如何简化2g/3g/4g网络、将其频率资源用于5g网络发展是重要课题。对标中国联通及竞争对手现有的频率资源,分析了用户、终端、语音及数据业务承载现状。基于4g初期终端渗透情况进行了4g、5g流量预测,结合4g开网后3g/4g流量历史发展情况,研判4g业务拐点将在2021年上半年出现且4g流量将长期维持在一定水平。综合考虑5g设备、终端发展路标,建议2021年优先重耕2.1 ghz 补充5g深度及上行覆盖,保留1.8 ghz长期作为4g主力承载频段。
引言
5g网络已启动建设,中国联通现运营2g/3g/4g/5g 4张网络,并在高中低频均有频段部署。本文将结合中国联通网络频率现状、4g业务拐点预测、产业链进展,研究面向5g演进的网络频率资源使用策略。
1.移动网络现状
1.1频率对标
1.1.1 1 ghz以下频段
中国移动:现有gsm900上行/下行890~909/935~954 mhz,共计38 mhz;根据工信部将加快900 mhz频段的腾退工作,并将腾退904~909和949~954 mhz的2×5 mhz频率资源分配给中国联通。
中国联通:现有gsm900上行/下行909~915/954~960 mhz,共计12 mhz。中国移动腾退10 mhz后有22 mhz。
中国电信:现有cdma800上行/下行825~835/870~880 mhz,共计20 mhz。
900 mhz重分配后,1 ghz以下频谱3家基本均衡。
1.1.2 1~2.6 ghz频谱
中国移动:现有gsm1800m上行/下行1 710~1 720/1 805~1 815 mhz,20 mhz, 3g tdd 1 905~1 915、2 010~2 025 mhz,25 mhz,4g td-lte 1 880~1 900、2 320~2 370、2 575~2 635 mhz,130 mhz,共计175 mhz。
中国联通:现有gsm1800上行/下行1 735~1 745/1 830~1 840 mhz,20 mhz,3g fdd上行/下行1 940~1 955/2 13~2 145 mhz,30 mhz,fdd-lte上行/下行1 745~1 765/1 840~1 860 mhz,40 mhz,td-lte 2 300~2 320 mhz,20 mhz,共计110 mhz。
中国电信:现有3g fdd上行/下行1 920~1 935/2 110~2 125mhz,30 mhz,fdd-lte 1 765~1 780,1 860~1 875 mhz,30 mhz,td-lte 2 370~2 390 mhz,20 mhz,共计80 mhz。
2019年12月9日至12月13日,3gpp ran第86次全会在西班牙的锡切斯举行。在本次会议上,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联合牵头的在2.1 ghz频段上增加50 mhz带宽的项目成功立项。相关工作预计在2020年3月完成。中国联通早在2019年9月,已经成功完成在2.1 ghz频段增加25 mhz带宽的立项,这次中国联通联手中国电信将50 mhz带宽加入到该项目中。
在1~2.6 ghz频谱,中国联通在fdd中频优势明显。
1.1.3 2.6 ghz以上频谱
中国移动:2 515~2 675、4 800~4 900 mhz频段,其中2 515~2 575、2 635~2 675和4 800~4 900 mhz频段为新增频段,共计200 mhz。2 575~2 635 mhz频段为重耕中国移动现有的td-lte(4g)频段。
中国联通:3 500~3 600 mhz共100 mhz带宽。
中国电信:3 400~3 500 mhz共100 mhz带宽。
2.6 ghz以上频谱中国移动占优势。
1.2 频率使用现状
中国联通目前在现有频段上使用情况如下:
2100m:4g容量+3g语音主力承载网。
1800m:4g主力承载网(数据主力+volte承载)+2g语音打底网。
900m:lte基础覆盖网,承担中低速数据+volte+物联网业务。
1.3业务现状
1.3.1 语音业务
语音业务总量呈小幅下降趋势,2019年7月同比下降14.2%,3g话务量占比呈上升趋势,2019年7月较2018年7月上升6.3%。
图1示出的是2019年语音业务发展趋势。
图1 2019年语音业务发展趋势
1.3.2 数据业务
数据业务总量稳步上升,2019年以来月均增幅2%,较2018年放缓;4g流量占比趋于平稳,2019年以来稳定在98%。
图2示出的是2019年数据业务发展趋势。
图2 2019年数据业务发展趋势
1.4 用户和终端现状
全网终端数稳步上升,2019年7月非物联网终端同比增加7.6%,物联网终端同比增加8.8%,非物联网终端占比较稳定,2019年7月占比74.3%。
图3示出的是全网终端现状。
图3 全网终端现状
非物联网终端中4g终端持续增加,2019年7月同比增加4.8%,3g终端在2018年10月较9月增加23万,10月后至今趋于稳定,2019年7月同比增加76.6%;2g终端持续下降,2019年7月同比减少47.3% 。2019年7月4g、3g、2g终端占比分别为83.3%、7.5%、3.7%。
图4示出的是非物联网终端统计。
图4 非物联网终端统计
2019年以来2g终端中物联网终端占比略有波动,7月份达到38.4%。
图5示出的是2g终端中物联网终端占比。
图5 2g终端中物联网终端占比
1.5 现状小结
当前3家运营商高中低频率资源基本相当。中国联通现有频段中,1 800 mhz频段目前为4g主力承载频段, 900 mhz为4g的基础覆盖层,2 100 mhz为4g的容量补充和语音的主力承载层。
2. 4g流量拐点预测
2.1 基于3g/4g业务历史流量的5g业务拐点预测
回顾4g开网前后3g流量情况:
随着4g 2014年开网且逐步规模化部署,开网半年后(2014年11月)3g流量到达顶点开始下降,考虑到4g开网初期终端已成熟,终端渗透率较高,而现阶段5g终端尚不成熟,预测4g流量拐点出现时间点较3g的开网半年将推迟1年左右到2021年。
尽管3g流量占比迅速下降,但3g流量绝对值在2016年底达到最低点后,2017年随着4g不限量套餐的推出,以及视频业务成为4g杀手级应用,用户的数据使用习惯发生变化,dou和4g流量快速上升,回落3g流量增加,使得3g流量在2017年开始逐步上升,随着2020年以来4g流量逐步平稳,3g流量也趋于平稳。据此推断,未来随着5g市场推广及5g新业务的推出,5g网络流量的快速增加可能会带来回落4g的流量增加,使得4g流量长期维持在一定水平而不是持续下降,1.8 ghz 30 mhz频段有可能长期作为4g流量的主力承载频段。
图6示出的是4g开网前后数据业务发展历史。
图6 4g开网前后数据业务发展历史
2.2 基于4g初期渗透率的4g/5g业务预测
根据各类终端出货情况,参考中国联通现网4g用户渗透率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现网4g用户渗透率,预测2020 ~2022年的4g&5g用户渗透率,移动网用户数×4g&5g用户渗透率得到4g&5g用户数。
方案一:参考4g开网初期4g用户/4g+3g用户渗透率:8%、32%、54%。
方案二:参考4g开网初期4g终端/4g+3g终端渗透率:13%、39%、54%。
根据上述5g终端渗透率测算,5g流量快速上升,4g流量拐点将在2021年第1至第2季度出现。
图7和图8分别示出的是方案一和方案二的4g/5g流量预测。
图7 4g/5g流量预测(方案一)
图8 4g/5g流量预测(方案二)
2.3 小结
综上,4g流量拐点预计在2021上半年出现,但由于5g的流量溢出效应,4g的流量在逐步下降后将长期维持在一定水平,而不是呈持续下降态势,1.8 ghz将长期作为4g的主力承载频段。而2.1 ghz随着volte语音承载比例上升及4g流量下降可逐步减频,用作5g的优先重耕频段。
3. 5g 2.1 ghz产业链进展
3.1 标准情况
3gpp 5g第一版标准协议r15主要分三阶段冻结,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和计划冻结时间如下。
a)加速版(阶段一)。针对nsa option 3架构;2017年12月冻结。
b)常规版(阶段二)。完成sa架构,包括option 2&5;2018年6月冻结。
c)延后版(阶段三)。完成nsa option 4/7架构和nr-nr dc;2019年6月冻结。
5g第二个协议版本r16主要针对5g功能和特性增强,将重点讨论5g向垂直行业拓展的功能,如低时延高可靠增强技术、5g v2x技术;针对5g网络性能优化的特性,如终端节能,无线网络大数据等。
现有标准在2.1g nr支持的载波带宽是20m,共建共享后所需的50m带宽标准预计在2020年第2季度发布。
3.2 终端情况
2020年5g终端中国市场出货量预计1亿部、终端价格持续下降至2 000元左右,全部支持sa/nsa双模。
图9 2019年5g手机出货情况
2019年11月5g手机507.4万部。预计2020年全球5g手机销量突破2亿部,其中中国市场将有接近1亿部5g智能终端出货量。
12月5日,华为发布了nova6系列。nova6 5g支持sa/nsa双模,售价3799元起。
11月26日发布荣耀首款5g手机荣耀v30系列,支持sa和nsa双模5g网络模式。荣耀v30 3 299元起,荣耀v30 pro 3 899元起。
12月10日,小米旗下手机品牌redmi发布其首款5g手机——redmi k30 5g,售价1 999元起。
表1示出的是5g手机品牌及价格。
高通x55芯片针对2.1 ghz nr的规划时间是2020年4月,相应终端预计在2020下半年规模上市。
对2.1 ghz频段,从芯片来看,2.1 ghz(20m) 在2020年第1季度支持,2.1 ghz (50m)最早2020年底支持;从终端来看,2.1 ghz(20m) 2020年上半年支持,2.1 ghz (50m)最早2021年第2季度支持。
3.3 设备情况
5g网络设备在2020年第1季度已具备2.1 ghz(20m) nr 的能力,并支持lte+nr的动态频谱共享,2.1 ghz (50m)将于2020年第2季度支持。
4. 中国联通面向5g的频率演进策略
3.5 ghz将作为5g主力承载网,长期承载5g数据主力以及未来vonr业务。
由于5g流量溢出效应,4g流量将长期维持在一个水平而非随着5g业务发展而持续下降,可以预测1.8 ghz将在相当长时期作为lte主力承载网,承载lte数据主力和volte业务。
900 mhz定位为lte基础覆盖网,承担中低速数据、volte和物联网业务。
2.1 ghz在短期内作为数据补热及传统3g语音承载,持续推进减频退网,将成为5g的优先重耕频段,补充深度覆盖和上行速率。
由于4g流量拐点预计在2021年上半年出现,对于宏站,2020年无法全网重耕nr 2.1 ghz,可在局部流量下降的连续区域做nr 2.1 ghz重耕试点,为2021年后全网重耕储备工程及优化经验;对于室分,在2020年可率先在一些流量相对较低的酒店、办公楼宇、商超等场景重耕nr 2.1 ghz直接解决5g信号有无的问题,后续可作为室分信号有无的低成本解决手段。
5. 总结
当前三家运营商高中低频率资源基本相当。中国联通现有频段中,1.8 ghz频段目前为4g主力承载频段, 900 mhz为4g的基础覆盖层,2.1 ghz为4g的容量补充和语音的主力承载层。随着5g业务的逐步开展,4g流量拐点预计在2021上半年出现,2.1 ghz频段随着volte语音承载比例上升及4g流量下降可逐步减频,用作5g的优先重耕频段。2020年可首先在低流量室分楼宇部署nr 2.1 ghz解决信号有无的问题,并在局部低流量区域做宏站重耕试点,2021年可在全网实现nr 2.1 ghz重耕,作为nr 3.5 ghz的深度覆盖和上行速率补充。


Moku:Pro 基于FPGA的四通道相位表及其在光学锁相环中的应用
PCB样板拼板的工艺流程介绍
黑莓全新系统blackberry 10曝光
借着送别Nexus 9,扒一扒平板电脑的前世今生
智能网联汽车飞速发展,如何在风口上找到自己的发展之道
中国联通对面向5G演进的网络频率资源使用进行研究分析
数据存储方式
智能水处理:远程IO模块引领行业变革
MobPush iOS SDK iOS实时活动
中国向非洲输出人脸识别技术,业务线主要是金融和安防两个方向
新能源又火了!碳酸锂报价跳涨至8万
兰德咨询的最新报告提供了现在的自动驾驶汽车亟需的安全评估体系
超声检查的原理是什么
移动通信发展之路是怎样的
抑制电磁干扰的六种常用方法
安卓开发工程师的必备技能有哪些
北斗新星98%部件系国产 或试验全球组网
蔚来汽车的换电服务频次已经达到百万级别
识开利知冷暖,一场寻找空调之父的现象级话题互动
智慧灯杆—“智慧建设,绿色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