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20时29分,搭载两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据新华社电 中国25日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使北斗导航系统的卫星总数增加到19枚。这对北斗“双胞胎”弟兄,将为北斗全球组网承担“拓荒”使命。
据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总设计师谢军介绍,作为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主要卫星,新发射的北斗双星将为中国建成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开展全面验证,为后续的全球组网卫星奠定基础。
谢军说:“这对双星首先要承担的是在轨验证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总体方案与技术体制。拿信号格式来说,这次采用的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信号格式,导航信号数据在区域组网导航卫星的基础上扩展了一倍还多。这意味着同样的时间内,导航卫星可发送更多的信号,更好更快地满足用户需求。”
专家说,这“兄弟俩”要验证其测距、抗干扰等性能。此外,它们还要验证首次在空间使用的星间链路技术,将与今年3月发射的一颗北斗卫星实现星间互联互通,共同开展全球组网试验验证工作。
这两颗卫星还将率先探测全球导航卫星面临的电磁与空间环境,监测导航卫星的干扰信号,为卫星提供抗干扰性能设计依据,为后续卫星研制积累扎实的数据。
■ 揭秘
北斗新星98%部件系国产
中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建设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在2000年建成北斗试验导航卫星系统;第二步,在2012年建成区域导航系统;第三步,在2020年左右,建成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目前,前两步已实现,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国家。 中国最新发射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与此前的北斗卫星相比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部件国产化率提高到98%,其“心脏”“慧脑”“铁骨”等关键器部件全部为“中国智造”。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介绍,25日发射的第18、19颗北斗导航卫星的设计寿命从以前的8年提高到12年。这两颗卫星使用的新技术、新产品占到卫星全部产品的近八成,这在中国以前研制的卫星上前所未有。
铷原子钟是其中典型的例子。铷原子钟被誉为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心脏”,是决定定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五院西安分院和510所经过数年的研制,相继攻克了铷钟寿命、长期稳定度等难题,研制出中国第一台铷钟。
谢军说,高精度铷钟是新发射的北斗双星有效载荷的核心设备。相比之前,新一代高精度铷钟的定位、测距和授时等功能更加精准,可提供更加精确的定位服务。
兰德咨询的最新报告提供了现在的自动驾驶汽车亟需的安全评估体系
超声检查的原理是什么
移动通信发展之路是怎样的
抑制电磁干扰的六种常用方法
安卓开发工程师的必备技能有哪些
北斗新星98%部件系国产 或试验全球组网
蔚来汽车的换电服务频次已经达到百万级别
识开利知冷暖,一场寻找空调之父的现象级话题互动
智慧灯杆—“智慧建设,绿色共享”
新能源汽车2018补贴退坡(补贴多少)_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详解
vivo推出了搭载高通骁龙™710移动平台的vivo X27
基于嵌入式的电缆故障检测仪设计[图]
运用多种机器学习方法比较短文本分类处理过程与结果差别
智能屏+AI智能办税终端在甘肃首次实现自助打印纳税情况体检报告
BPF编程的环境搭建方法
模块化手机起步并不顺利 分析它的诞生、现状和未来
新思科技和三星开展合作,共同为客户提供可拓展的安全的云端设计环境
如何使用LabVIEW实现深度学习应用
恩智浦助力全新小米碰碰贴2.0,实现智能家居的无缝连接
路虎发现神行豪华SUV配智能互联系统,细节优缺点分析,你们觉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