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核战争进入高潮 多核处理器成未来主流

2017年对于pc行业而言必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年初,amd锐龙强势来袭,14nm工艺制程+多核心+低价策略,精准定位英特尔的“软肋”,从而对其在过去十年中的霸主地位造成强力冲击。卧薪尝胆、十年一剑的ryzen架构不再只是ppt里的夸夸其谈。“农企翻身”的励志,成为“牙膏厂”不思进取的讽刺。也让已经自觉独孤求败、另觅它途的英特尔,又重新审视起“老本行”的重要性。
十年磨一剑的ryzen推动了多核心平台的普及
五月底,台北电脑展第一天,英特尔正式公布酷睿i9。虽然官方始终没有确认酷睿i9以及酷睿x系列是针对amd ryzen而推出的全新产品线,但酷睿i9的公布时间、以及本身特性,很难让人不把二者联想到一起。
同时也是在台北电脑展期间,amd适时公布12核24线程以及16核32线程的threadripper(线程撕裂者),将这场多核战争逐渐推向高潮。
此后,不久前举办的chinajoy期间,英特尔正式带来了18核36线程酷睿i9 7980xe。这是这颗传说了近半年时间的旗舰级酷睿x系列处理器的首次正式亮相,从而一举将这场多核战争推向最高潮。同时,这也必然是多核心时代到来的开端。
酷睿i9让英特尔突破四核时代
过去十年,英特尔凭借酷睿处理器绝对的性能优势,将amd apu按在地上摩擦。然而在过去的三年里,随着芯片制程工艺、主频提升纷纷进入瓶颈期,以及底层核心架构优化与调整变得越来越困难。broadwell、skylake两代14nm性能提升有限,再加上8代酷睿依然为14nm,用户逐渐磨灭了耐性。因此,往常那种通过优化架构、拉升主频的性能提升方法已经很难再有所突破。
锐龙的成功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多核心超线程带来高效率,规避了低主频造成的性能影响。尤其在视频、图形渲染、游戏等应用上,一举超越了以四核心为主力的老酷睿平台,这也刺激了英特尔推动多核心处理器部署的进程。
在chinajoy 2017期间,英特尔认为,“过去数年中,开发者们习惯了使用最多四个核心做优化,因此市面上真正用到更多核心的软件或游戏数量并不多。而未来,通过多核心处理器的普及,将促使开发者们基于更多核心来进行软件、游戏、应用的优化。”
以多核平台促进开发者开发多核优化应用意味着效率将得到大幅提升
从这种观念的转变我们可以看到,推动多核心是未来处理器性能寻求突破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主动促进开发者开发多核优化应用的先决条件。而近期即将发布的第八代酷睿平台,虽然依旧采用14nm工艺制程,但与以往不同,六核心处理器的部署或将重新定义14nm。
此外,amd同样令人期待。threadripper,以及以ryzen 7 1700为基础打造的笔记本产品已进在此前全面亮相,且性能值得信赖。不过,面对技术优势依然明显的英特尔,相比于一次突破而言,更重要的是amd能否在未来也保持住这样的态势。
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pc行业在过去数年中仿若一潭死水,让人觉得索然无味,这与英特尔的一家独大有着不小的关系。随着amd重新崛起,二者在多核心处理器上的较量刀光剑影。而pc产品,以及大众用户,也必将迎来一个多核新时代。

TE推出新款微型ALCOSWITCH BLUE系列按钮开关
举例几种常见的加密算法
电子封装净化间的静电防护及监控(二)
疫情改变用电习惯,各国提前验收智能电网成果
人机界面开发之开启VNC功能同步HMI到PC
多核战争进入高潮 多核处理器成未来主流
量子计算:信息社会的未来
如何优化混合信号电路PCB设计的性能
iPhone8什么时候上市?iPhone8最新消息:iPhone8新特色,LOGO能显示电量与消息?
万德2000光绘软件操作说明(六)
华为鸿蒙系统官网报名 鸿蒙系统报名流程介绍
视觉检测设备的组成结构,它的核心部分是什么
一路走来 | 上缆藤仓4m成缆机改造之施工
Altera:20nm技术延续硅片融合承诺
提供基于MikroSDK 2.0的GSDK扩展支持以简化第三方硬件集成设计
7 FPGA大数据互联及视频系统开发板
钢丝绳漏磁法检测方法
NFC生态环境渐成熟 行业壁垒成障碍
AI智能语音控制系统
基于DS1302+AT89C2051制作的红外遥控LED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