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ltera发布其下一代20nm产品中规划的几项关键创新技术,延续在硅片融合上的承诺,altera向客户提供终极系统集成平台,以结合fpga的硬件可编程功能、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软件灵活性,以及面向应用的硬核知识产权(ip)的高效。在攻克20nm技术上,面临了哪些技术挑战,又实现了怎样的突破,fpga今后的发展方向如何,就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记者采访了altera公司首席技术官misha burich博士。
克服五大挑战
谈到技术挑战,altera公司首席技术官misha burich博士说道:“从工艺技术来讲,每一个节点都会存在一些挑战。”20nm与28nm相比,他指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在早期电路模拟上。在设计初期,需要遵循一些设计规则,而且要非常了解晶体管的特性,根据不同电压和电流的特性,进行早期电路上的模拟。在20nm工艺节点上,需要更多的工艺步骤。
fpga如今可集成非常多的功能,如i/o、收发器、dsp、存储器等,对整个系统的集成能力要求非常高,每一种线路的特性也都不一样,所以在早期需要大量的模型把线路模拟出来。
二是功耗方面的挑战。把诸多器件集成在一起,将功耗保持在低水平上是非常大的挑战。现在,20nm最大的芯片上有60亿个晶体管,28nm时只有40亿~50亿个晶体管。altera的20nm技术在功耗管理方面实现了创新,包括自适应电压调整、可编程功耗技术以及工艺技术优化等,使得altera器件功耗比前一代降低了60%。
三是架构设计上的挑战。对于创新功能,在整个架构设计中需要非常小心的处理。20nm里有一些新挑战,比如精度可调方面的dsp浮点运算器、收发器、3d技术等等。
四是来自可靠性方面的挑战。altera服务的客户群是长期的,可能长达10年或20年。这样在产品的可靠性上就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需要详细调试在不同应用环境下的不同电压和不同温度。
五是项目管理上的挑战。团队规模的要求非常高,altera在攻克20nm工艺上的团队有800多位工程师,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有工艺技术方面的专家、ic设计工程师、架构工程师和eda软件工程师等,将一个大的团队有效地无缝衔接,同时是在研发时间上也比较紧的情况下,这是非常大的挑战。
实现三大突破
在克服了五大挑战之后,altera的20nm技术上还实现了三大突破,分别是:串行带宽提高了2倍以上,系统集成度提高了10倍,dsp性能提高了5倍。
misha burich博士指出,在提高串行带宽方面,altera 20nm收发器将实现业界最大串行带宽,支持向100g背板和400g系统的发展。20nm器件包括驱动cei-25g-lr和以太网4×25g背板的28gbps收发器,面向芯片至芯片或者芯片至光模块连接而设计的40gbps收发器。
在系统集成方面,altera将引入创新的高速芯片至芯片接口,在一个3d封装中集成多个管芯。misha burich博士说道:“目前真正意义上是2.5d,3d是altera一个长远的部署,我们将分而治之。”
借助fpga、hardcopy asic或者第三方asic的集成,altera能够提供10倍于任何28nm产品系统集成度的单器件解决方案。altera的异质混合3d ic将采用tsmc的芯片-晶圆-基底(cowos)集成工艺进行制造。利用这些器件,开发人员可大幅度提高系统集成度和系统性能以突出产品优势,同时还可以降低系统功耗,减小电路板空间,并降低系统成本。
在dsp性能方面,刷新了业界的tflop/w基准。下一代精度可调dsp模块增强技术实现了5 tflop(每秒5万亿次浮点运算)的单精度ieee 754标准浮点运算性能。在此性能水平上,altera 20nm器件的每瓦tflop要比当前的高5倍。结合了最具效能的opencl c设计流程、arm硬核处理器子系统以及最高的tflop/w的硅片效率,altera的20nm器件提供了终极异质混合计算平台。
软硬兼顾实现硅片融合
“虽然fpga演进不断加快,但当前,业界普遍面临的挑战是:系统性能不断提高,而功耗要保持原有水平或者比原来更低。同时又面临着两难的问题:灵活性和效率的问题。”misha burich博士进一步指出。
altera下一代器件采用tsmc的20nm工艺技术和业界最高的系统集成度,并包括arm处理器子系统。20nm片上系统(soc)fpga为客户提供了从28nm到20nm的软件移植途径,同时将处理器子系统的性能提高了50%。
“除了注重硬件的提升,我们也非常关注软件,在软件上也将实现融合。我们会不断投放资源开发软件开发环境。altera目前的研究团队在关注基于c的设计工具(opencltm)这样一个更高层次的语言,从而实现一些复杂的运算。”misha burich博士说道。
20nm系统的开发通过全功能高级设计环境得以实现,这一设计环境包括系统集成工具(qsys)、基于c的设计工具(opencltm)以及dsp开发软件(dsp builder)。altera将持续关注通过增强其开发工具以在20nm上进一步缩短编译时间,来提高设计人员的效能。
misha burich博士进一步指出:“这些都是内部开发的流程和关注点,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技术转移到客户那里,使客户能够更有效地使用,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全球每一个重要的市场,我们都有一个非常大的团队进行这样的工作,从而给客户提供技术创新和应用。”
altera目前正在与客户沟通20nm产品,并与客户共同讨论产品的发展路线。misha burich提道:“不久我们会发布相关的20nm产品。”
当前altera最大的资源投入是如何将20nm技术实现到产品上来。另外,其开发团队也在关注14nm的工艺节点。在收发器上面,altera也正在关注如何在光连接上实现50gbps的速率,还有如何在2.5d和3d垂直集成上更有效地更好地发展。在功耗上,关注如何在越来越复杂的应用环境上将功耗保持在低水平。
“在摩尔定律下,每一代产品的功能性和密度都会翻倍地增长,我们会沿着这个发展路径演进,从而实现更多地集成,把周围的处理器、存储器都融合到一个芯片上面,实现硅片融合。我们可以看到,硅片融合的时代正在来临。”misha burich博士十分肯定地说道。
更高层次集成是方向
altera 2.5d技术最重要的集成方向,就是把异构的器件集成到fpga上,即“fpga+存储器”。misha burich博士进一步讲道:“我们根据收集的客户信息发现,客户的兴趣就是想把存储器集成在一起。我们现在的构思是准备将dram等存储器集成起来。另一个客户感兴趣的应用方向是在服务器上面,客户希望把第三方的处理器集成到fpga上,比如x86处理器等,目前市场上有这样的需求。所以,我们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实现相应的技术。”
他说:“在用户的应用开发环境上,我们的构思是将来会与现在差不多,今后客户能利用的资源更多也更容易,我们会尽力把流程越来越简化,让用户更易操作。”
从目前来看,下一代通信、网络、广播和计算应用在扩展带宽、提高性能以及降低功耗方面面临越来越大的需求。具体来讲,在高速、高功能的网络需求上,路由器对速度、功能要求非常高,无线基架也需要大量的数据,对低功耗要求也非常高,以及高速运算的计算机等,这些应用最先需要高新技术。随后,在广播方面,高功能的摄像设备也会用到。广播上面主要是对存储器容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高清和更高清等功能。在计算机领域,比如:医疗设备的清晰度和精度计算、石油/天然气开发等,也需要“处理器+fpga”的架构。
硅片融合推动下一代器件的发展,使微处理器dsp、fpga、assp和asic集成到一个器件中的关键点上。
misha burich强调,这些都是altera一直关注的地方,他们正在把产品朝这个方向上提升,力争推出更好的产品,使越来越多的功能在fpga上实现。
“筑梦未来,AI爱在起跑线”商汤助推国内AI教育
电浮筒游液位计校准工作如何做
华为鸿蒙系统官网报名 鸿蒙系统报名流程介绍
视觉检测设备的组成结构,它的核心部分是什么
一路走来 | 上缆藤仓4m成缆机改造之施工
Altera:20nm技术延续硅片融合承诺
提供基于MikroSDK 2.0的GSDK扩展支持以简化第三方硬件集成设计
7 FPGA大数据互联及视频系统开发板
钢丝绳漏磁法检测方法
NFC生态环境渐成熟 行业壁垒成障碍
如何对老式音箱进行改造
华为伙伴暨开发者大会2022前瞻:昇腾AI、欧拉等系列即将重磅发布
可编程网关可实现哪些数据之间相互转换
苏州理工雷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完成了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
中国移动物联网卡采用GPS+北斗+LBS+WIFI+G-Sensor+AGPS六重定位模式?
iPhone7基带芯片美版或用英特尔 中国版用高通
能与华为荣耀8比美的魅蓝X,清仓降5百多,为新旗舰魅族Pro7造势
手机的NFC功能除了刷公交车到底还有那些功能
PCB各种表面处理的优缺点分析
达芬奇开拓手术机器人市场,并且几乎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