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生态环境渐成熟 行业壁垒成障碍

nfc的美好景象已被人们描述了数年之久,不过由于一直未曾真正商用,nfc应用因此只能停留在人们的想象之中,人们所拥有的也只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般的模糊印象。 而这一次情况有所不同。6月份,中国移动正式推出了nfc手机支付业务;在近日举行的gsma大会上,遍布场馆的nfc业务体验,更让人们切实体验到了nfc的无限精彩和便捷适用。
此外,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ntt docomo以及“中华电信”在内的运营商均宣布了nfc加快商用的有关消息。gsma协会项目经理邓炳才更是预测,nfc在全球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攀升期。可以说,nfc正在步伐稳健地向我们走来。
从过热期到低谷期
nfc是一种无接触无线电技术,可在彼此距离几厘米的两个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将nfc与移动连接可在零售、运输、支付等领域提供多种便捷,例如用户通过nfc可以完成近场支付,商家可以通过nfc给客户发放代金券,此外,具有nfc功能的手机还可以作为员工卡、会员卡、酒店门卡,将手机对准nfc图标可以读取数据、访问特定网站,两部nfc手机互相触碰可以交换信息……总之,通过nfc可以实现的应用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nfc已经存在了多年,并不是一种新技术,其在全球最早的商用从2004年已经开始,但是由于终端缺乏和支持商户较少等原因,nfc这么多年来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全球最早应用nfc的是ntt docomo,2004年ntt docomo在日本推出了felica手机钱包业务,支持信用卡、电子货币、公交刷卡、票务、会员卡和优惠券等服务。ntt docomo的推广将nfc带入了商用时代。受ntt docomo示范作用的影响,此后的2006年~2008年,sk电讯、kddi、韩国电信、visa等都推出了nfc业务,nfc进入了第一波快速发展期。
不过当时的nfc发展遭遇到了重重障碍。首先,全球nfc标准尚未统一,比如日本采用felica技术,是一个相对孤立的系统;而其他的运营商,有的倾向于把nfc模块放置在手机中,有的愿意把nfc模块放置在sim卡中以掌握主动权。各方对技术标准难以达成共识,给手机厂商造成了极大的障碍,支持nfc功能的手机则少之又少。
受理环境的不成熟更令nfc发展举步维艰。虽然各国国情有异,但是电信与金融以及公共服务领域的话语权争夺一直僵持不下,导致支持nfc的pos终端较少,极大地降低了用户的使用热情。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nfc经过一段时间的过热发展后,迅速进入了相对沉寂期,从2009年到2011年,全球nfc发展陷入低谷,期间除了谷歌钱包和turkcell的nfc之外,市场上并无太多亮点。
2012年进入攀升期
进入2012年以后,随着标准的统一和市场环境的成熟,nfc重又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这一年多来,关于nfc的好消息接连不断。
2012年8月,新加坡运营商启动了nfc商用业务,新加坡政府牵头形成了nfc跨行业联合体,建设开放的基础设施,目前已发展约1.5万名用户。
2013年4月,泰国运营商启动了nfc商用业务,预计至2013年底nfc用户将超过5万户,届时将可支持公交、支付、优惠卷等各种业务。
2013年6月,nfc业务在我国香港开始商用,电讯盈科与万事达卡、恒生银行结成了合作体,另一个合作体则是和记电讯与visa和花旗银行。
中国移动于2013年6月开通了nfc手机钱包业务,预计将在北京和上海推出手机公交业务,此外优惠券等业务也将推出;中国联通的商用日程日渐临近;中国电信也开始转向nfc-swp方案,在本次展会上展示了电子标签、手机社交等新型nfc业务。基于三大运营商的决心和行动,gsma协会预计到今年底中国的nfc用户将达到千万量级。
gsma协会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3年3月,已有超过55家运营商承诺支持和实施基于sim卡的nfc解决方案和服务。
另一个角度的数据也能反映出nfc蓬勃发展的状况,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统计,在2012年4月和2013年3月之间,全球共售出1.1亿部基于sim卡的nfc手机。
此前nfc商用情况较好的日本和韩国依旧在稳步推进。例如,到2012年底,韩国的nfc用户已超过2000万户,其中活跃用户约占15%,nfc可支持公交、支付、优惠卷等业务。而在日本,ntt docomo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独有、相对封闭的felica并不利于nfc业务的长期发展,因此开始步入了felica和nfc-swp融合发展的轨道。
接踵而至的好消息,使得人们对nfc发展充满了期望。isupply称,到2015年,nfc手机的全球销售量预期将达到5.45亿部,有的咨询公司的预期甚至更为乐观,如frost&sullivan预计为8.63亿部,ims的预测数字为9.2亿部。在市场渗透率方面,移动行业研究公司m for mobile认为,2015年市场将迎来转折点,届时nfc手机市场渗透率将达到51%。在市场规模方面,isupply预测到2015年全球nfc总体规模将达到740亿美元。
生态系统成熟是利好因素
为何2006年~2008年,全球nfc的火热商用只是昙花一现,而如今nfc迎来了真正的攀升期?对于记者的这一问题,gsma协会邓炳才表示,此轮nfc市场的快速发展,主要受益于nfc终端的成熟以及受理商户的增多。
几年前,市场上出现了多种nfc方案,对于这些方方案的优劣势,各方真论不休,互不相让。近年来,基于sim卡的nfc方案nfc-swp逐渐成为业界共识,随着标准的统一,终端厂商明确了方向,开始加大力度投入nfc手机的生产和研发。邓炳才表示,目前全球已经有100多款nfc手机;在中国,目前支持中国移动nfc手机钱包的手机也有5款,到今年底还将有15款新的手机加入。
受理商户规模的扩大也是推动nfc加快发展的利好因素。以中国移动为例,目前只要标有“quickpass”的pos机均可以支持中国移动的手机支付。在上海,如面包新语、星巴克咖啡、屈臣氏以及familymart等均是可受理的商户。记者在现场体验时发现,收银员对于手机支持的操作十分熟悉,整个过程非常便捷顺利。
可信支付管理平台(tsm)的建立,更是消除了金融系统与运营商之间的障碍,使得运营商在一个平台上支持多家银行成为可能。借助tsm平台,中国移动的手机支付可支持9家银行的账户,基本涵盖了主要的银行。
tsm现在已经成为运营商推出nfc的共同选择,例如,我国***的“中华电信”就通过tsm平台将nfc服务空中发行到用户手机上,将应用程序和个人化数据安装至nfc手机的安全芯片中,这种基于tsm的服务也将实现对多家银行的支持。
服务全球化、应用多样化
在nfc商用步伐不断加快的同时,两个新的趋势开始出现,即服务全球化、应用多样化。
服务全球化指的是nfc服务能够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实现漫游:语音和数据业务的漫游已经成为人们出境之后的基本通信需求,随着nfc业务的推广,现在这一需求正在扩大到nfc领域,人们希望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能使用nfc业务。
nfc的漫游服务已经在全球推出。2012年4月1日,docomo和韩国电信启动了全球首个nfc漫游服务,使得韩国电信的用户在去日本旅行时,使用自己的nfc手机,可以从嵌有nfc标签的海报上下载促销优惠券,然后在东京的店铺向收银员出示优惠券获得折扣。2012年12月起,docomo的用户去韩国旅游也可以实现同样的功能。现在,随着中国移动手机钱包业务的推出,中国移动也加入了由韩国电信和docomo组成的漫游联盟。
nfc漫游正在得到越来越多运营商的重视,例如虽然“中华电信”尚未真正推出nfc商用业务,但是已经对漫游服务进行了周密的准备。来自“中华电信研究院”的官有富向记者介绍,“中华电信”的nfc业务开通后,来自香港的nfc用户可以通过ota方式下载交通卡,就可以刷手机乘坐***的公交车;来自日本的nfc用户则可以在***通过刷手机获得电子优惠券,***的用户漫游到日本也可以享受同样的服务。
“随着nfc的发展,nfc漫游将成为用户的基本服务需求。”官有富表示。当然,nfc漫游需要全球统一的标准,需要产业链共同创造开放的竞争环境,实现手机和nfc服务的可携带性,而用户服务的统一也是nfc漫游的前提条件。
在nfc应用方面,另外一个显著趋势就是服务变得多样化。或许在nfc初期,还有很多人将nfc应用等同于手机支付,如果现在你还有这样的看法,那么你的认识就亟需要更新。
在“中华电信”的展台上,nfc可以用来作为员工卡、会员卡、房门卡,可以用来租赁自行车;在中国电信的展台上,工作人员将两部nfc手机碰触就实现了图片的传输;在gsma协会的展台,用nfc刷标签可以访问特定网址、获取事先存储在标签中的资料,以及将手机静音,关闭wi-fi网络等。
“简而言之,nfc手机有两大功能,一是作为读卡器来读取nfc标签上的信息,并完成某种事先定义的操作;二是作为卡片来被其他读卡器读取信息,手机支付就是典型的应用。”官有富表示。
在这两个大的类别下面,是丰富多彩的具体应用,目前人们所开发的仅仅是冰山一角。
行业壁垒仍存
在nfc蓬勃发展的同时,存在多年的行业壁垒问题依旧不容忽视,这些壁垒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限制nfc发展的主要障碍。
nfc在公交系统的应用前景获得了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不过运营商与公交系统谈判却是波折重重。一位接近中国移动的人士表示,公交系统不愿意放弃对公交卡的控制权,在与中国移动谈判中提出了较为严苛的条件,使得这一领域的进展一直较为缓慢。同样进展缓慢的还有香港的地铁,香港地铁卡和公交卡为八达通公司所垄断,用户办理八达通卡需要交纳50港币的押金,这些沉淀资金是八达通公司不愿意放弃的利益,因此在与运营商谈判的时候不愿意妥协。目前,这一情况有望得到改观,据悉中国银联将进入香港的地铁和公交系统,开通另外一张卡,从而打破八达通公司的垄断地位。更加竞争开放的环境对于nfc运营商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因此,行业壁垒并不是不可以破除的难题。而从nfc发展的历史来看,也没有不可破除的壁垒。例如,金融系统和运营商在nfc手机支付方面的对峙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现在得益于标准的统一,出于共同的利益考虑,在很多国家这两大阵营冰释前嫌走到了一起,为做大nfc而共同努力。我们相信,金融和运营商这两个强大的阵营能握手言和,那么其他对抗的消除也不成问题,只是需要合适的时机以及双方相互进行利益妥协。

一路走来 | 上缆藤仓4m成缆机改造之施工
Altera:20nm技术延续硅片融合承诺
提供基于MikroSDK 2.0的GSDK扩展支持以简化第三方硬件集成设计
7 FPGA大数据互联及视频系统开发板
钢丝绳漏磁法检测方法
NFC生态环境渐成熟 行业壁垒成障碍
AI智能语音控制系统
基于DS1302+AT89C2051制作的红外遥控LED电子
【应用场景】安科瑞预付费产品在商业综合体行业的应用
什么是单面印刷电路板?
中国移动物联网卡采用GPS+北斗+LBS+WIFI+G-Sensor+AGPS六重定位模式?
iPhone7基带芯片美版或用英特尔 中国版用高通
能与华为荣耀8比美的魅蓝X,清仓降5百多,为新旗舰魅族Pro7造势
手机的NFC功能除了刷公交车到底还有那些功能
PCB各种表面处理的优缺点分析
达芬奇开拓手术机器人市场,并且几乎垄断
自动驾驶汽车凭啥成为杀手应用?有数据平台在背后撑腰
一加手机5详细配置曝光,残暴无人性,搭载骁龙835,全玻璃机身!
QORVO推出MMIC功率放大器突破功率屏障
采用MAXQ2000实现与MAX1169的高速I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