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键盘早已不新鲜,而近年来因为win8系统的缘故,许多厂商都开始做起了触控外设的噱头,但无论是国外大牌还是国内品牌,做出来的触控外设对于实际操作的体验并没有太多的提高,有时候甚至还不如一个触控屏来得方便。不过显然厂商并没有放弃,明基就推出了一款超薄无线键盘,亮点在于将数字键区做成了触摸板,支持多点触控,除了win8系统,还支持安卓手机和电视盒。
明基ke920外观细节解析:
ke920无线键盘包装简洁大方,维持了明基常用的淡紫色视觉效果,而包装后方则将这款键盘的触控使用方法详细明了地以图片展示出来。
乍眼一看,ke920键盘外观似乎没有太大的特点,但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它采用的是类似96键位的布局,但实际上物理按键只有84个,传统的数字键区依然保留,但将整个数字区从物理按键改为触控板的形式来实现。电池仓则刚好成为了一个垫高键盘高度的支点,让用户获得更好的舒适度。
另外内部配件则包含了驱动光盘以及一对5号电池,而键盘的微型信号接收器就藏在键盘的电池舱内,由于采用5号电池,所以键盘电池仓显得有点硕大。
2明基ke920细节解析回顶部
明基ke920无线键盘细节解析:
右方的数字键区变成了触控型,表面没有实体按键,可以通过触摸板旁的numlock按键,就可以设置切换鼠标或者触控数字键功能。
如果稍微有点资历的diyer相信都会对明基以前的贝壳键盘所采用的x架构十分熟悉,而ke920也依然采用了这种口碑极好的键盘架构,明基的x架构手感极佳,键帽不松动,回弹有力。
为了压缩体积,将一般的方向键以及一些page up/down按键区进行了压缩处理,既能保留使用也缩小了键盘宽度,更适合携带。。
无线键盘的开关就位于键盘顶部,开启开关后电源指示灯亮起蓝光,键盘便自动接入接收器信号,但提醒一下的是,重新插拔接收器后,需要重新开启一次开关才能正常使用。
无线收纳器
无线接收器才有时下流行的nano式接收器,体型小巧迷你,而键盘提供了专门的收纳位置也防止用户丢失。
3实际测试:win8兼容度好,盒子兼容度一般回顶部
实际测试:win8兼容度好,盒子兼容度一般
ke920键盘特别针对win8手势做出优化,以及支持安卓高清盒子的特点,所以在实际使用方面将重点针对这几项进行体验。
在win8系统使用ke920可以说是“轻松愉快”,首先需要安装好包装自带的驱动光盘,但比较遗憾的是目前驱动智能在光盘内取得,在明基官网并没有找到相关的下载链接,这对于目前常用的主流超极本来说会显得不太友好;不过得益于系统本身对于触控设备的优化,各种手势操作可以非常轻松地完成。对于现在笔记本普遍采用光滑金属质地的触控板而言,操作非常不流畅,误操作率也高,ke920颗粒感较强的触控表面则很好地避免了这个问题,同时由于可以切换数字区功能,作为笔记本的外接键盘也是非常优秀的选择。
测试用的其中两款盒子
盒子大部分都能识别出触控板的指针
某型号盒子出现不支持触控点击的问题
在高清盒子的接入使用中,需要注意的是盒子本身是否支持usb接口的接入,如果采用的是micro usb接口的盒子,则需要另外使用otg线进行转换。官方称安卓4.0版本以上的盒子均能兼容这款键盘,但在测试中我们随机选用了多款品牌的盒子系统版本也基本为安卓4.0以上,但测试的兼容性并不能让人满意,其中小x盒子仅能使用触摸的指针功能,甚至连点击功能都无法使用。而另外的一款盒子甚至无法使用鼠标指针,最后只有少数盒子能比较好地兼容指针触控和键盘功能,但在文字输入时无法使用本身物理键盘按键,这一点多少有点沮丧。
pconline评测室总结:
明基这一款ke920可以说在键盘中很巧妙地结合触控板的功能,并且不以牺牲体积或者键位为代价。但其触摸板目前对于pc来说更为适合,在目前的安卓盒子中兼容性仍然值得观察,对于这一点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盒子厂商对于软件的优化不足甚至是有过分简化的嫌疑。
区块链并不是骗局也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方案
去耦电容的容值计算具体是怎样的
智进智能家居带你体验智能生活
中兴危矣 传统模式难敌互联网思维
芯盾时代正式加入中国网络空间内生安全技术与产业联盟
明基KE920无线键盘评测 在键盘中很巧妙的结合了触控板的功能
Mouser供货TI电机控制解决方案
BoseQC30体验 佩戴体验舒适续航性能良好
4G音柱Ip音柱-反诈宣传4G音柱
Stewart并联机器人的独特优势和应用范围
自制太阳能手机充电器
身份验证和生物识别身份系统应用越加广泛
IC Insights:2018年半导体行业资本支出总额超1000亿美元 增长15%
华为FusionCompute资源配置方案
400mA同步整流DC/DC转换器
三菱汽车:中国本地化生产将终止
华为mate10什么时候上市?华为mate10最新消息:全面屏+麒麟970,华为mate10这一次来得太完美
如何用技术打开AI营销的想象力?
支持向量机的车牌定位设计方法
美国国家标准与NIST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的四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