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和MOS管驱动电路的正确用法

1 三极管和mos管的基本特性
三极管是电流控制电流器件,用基极电流的变化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变化。 有npn型三极管和pnp型三极管两种,符号如下:
mos管是电压控制电流器件,用栅极电压的变化控制漏极电流的变化。 有p沟道mos管(简称pmos)和n沟道mos管(简称nmos),符号如下(此处只讨论常用的增强型mos管):
2 三极管和mos管的正确应用
(1)npn型三极管
适合射极接gnd集电极接负载到vcc的情况。 只要基极电压高于射极电压(此处为gnd)0.7v,即发射结正偏(vbe为正),npn型三极管即可开始导通。 基极用高电平驱动npn型三极管导通(低电平时不导通); 基极除限流电阻外,更优的设计是,接下拉电阻10-20k到gnd;
优点是:①使基极控制电平由高变低时,基极能够更快被拉低,npn型三极管能够更快更可靠地截止; ②系统刚上电时,基极是确定的低电平。
(2)pnp型三极管
适合射极接vcc集电极接负载到gnd的情况。 只要基极电压低于射极电压(此处为vcc)0.7v,即发射结反偏(vbe为负),pnp型三极管即可开始导通。 基极用低电平驱动pnp型三极管导通(高电平时不导通); 基极除限流电阻外,更优的设计是,接上拉电阻10-20k到vcc;
优点是:①使基极控制电平由低变高时,基极能够更快被拉高,pnp型三极管能够更快更可靠地截止; ②系统刚上电时,基极是确定的高电平。
所以,如上所述:
对npn三极管来说,最优的设计是,负载r12接在集电极和vcc之间。 不够周到的设计是,负载r12接在射极和gnd之间。
对pnp三极管来说,最优的设计是,负载r14接在集电极和gnd之间。 不够周到的设计是,负载r14接在发射极和vcc之间。 这样,就可以避免负载的变化被耦合到控制端。 从电流的方向可以明显看出。
(3)pmos
适合源极接vcc漏极接负载到gnd的情况。 只要栅极电压低于源极电压(此处为vcc)超过vth(即vgs超过-vth),pmos即可开始导通。 栅极用低电平驱动pmos导通(高电平时不导通); 栅极除限流电阻外,更优的设计是,接上拉电阻10-20k到vcc,使栅极控制电平由低变高时,栅极能够更快被拉高,pmos能够更快更可靠地截止。
(4)核磁阻
适合源极接gnd漏极接负载到vcc的情况。 只要栅极电压高于源极电压(此处为gnd)超过vth(即vgs超过vth),nmos即可开始导通。 栅极用高电平驱动nmos导通(低电平时不导通); 栅极除限流电阻外,更优的设计是,接下拉电阻10-20k到gnd,使栅极控制电平由高变低时,栅极能够更快被拉低,nmos能够更快更可靠地截止。
所以,如上所述:
对pmos来说,最优的设计是,负载r16接在漏极和gnd之间。 不够周到的设计是,负载r16接在源极和vcc之间。
对nmos来说,最优的设计是,负载r18接在漏极和vcc之间。 不够周到的设计是,负载r18接在源极和gnd之间。
3 设计原则
为避免负载的变化被耦合到控制端(基极ib或栅极vgs)的精密逻辑器件(如mcu)中,负载应接在集电极或漏极。


工业互联网领域传感器不仅是硬件 更是数据的创造者
40毫米Apple Watch Series 5拆解,电池采用全新设计
断路器失灵保护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ELAF-50N-T30001力传感器在使用时注意的几个方面问题
高通聚焦PC市场,英特尔王者地位恐有不保
三极管和MOS管驱动电路的正确用法
电机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及参数如何设置?
新一代芯片设计专享的定制数字版图
关于对产品进行EMC兼容性的测试和认证方法浅析
物联网和5G技术对于城市智能化发展的影响
一种简便的溶液诱导组装方法,可获得高质量的TMDs纳米卷
高清嵌入式系统中的DVI驱动开发
建筑电气火灾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8吋!SiC行业又增5个“玩家”
为什么关闭了定位功能,但平台还是能知道你在哪
新一代机皇三星S8来到!高屏占比甩iPhone几条街
一种利用强化学习来设计mobile CNN模型的自动神经结构搜索方法
移动端的深度学习正在风起云涌,华为的芯片带来的强大智能能力
存储芯片巨头竞逐HBM 新品发布成美光股价助推器
渠道、行业市场SSD最新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