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哪种方式循环最快呢?

众所周知,python 不是一种执行效率较高的语言。此外在任何语言中,循环都是一种非常消耗时间的操作。假如任意一种简单的单步操作耗费的时间为 1 个单位,将此操作重复执行上万次,最终耗费的时间也将增长上万倍。
while 和 for 是 python 中常用的两种实现循环的关键字,它们的运行效率实际上是有差距的。比如下面的测试代码:
import timeitdef while_loop(n=100_000_000):    i = 0    s = 0    while i  while loop               4.718853999860585# => for loop                 3.211570399813354  
这是一个简单的求和操作,计算从 1 到 n 之间所有自然数的总和。可以看到 for 循环相比 while 要快 1.5 秒。
其中的差距主要在于两者的机制不同。
在每次循环中,while 实际上比 for 多执行了两步操作:边界检查和变量 i 的自增。即每进行一次循环,while 都会做一次边界检查 (while i < n)和自增计算(i +=1)。这两步操作都是显式的纯 python 代码。
for 循环不需要执行边界检查和自增操作,没有增加显式的 python 代码(纯 python 代码效率低于底层的 c 代码)。当循环的次数足够多,就出现了明显的效率差距。
可以再增加两个函数,在 for 循环中加上不必要的边界检查和自增计算:
import timeitdef while_loop(n=100_000_000):    i = 0    s = 0    while i  for loop                 3.211570399813354# => for loop with increment          4.602369500091299# => for loop with test               4.18337869993411  
可以看出,增加的边界检查和自增操作确实大大影响了 for 循环的执行效率。
前面提到过,python 底层的解释器和内置函数是用 c 语言实现的。而 c 语言的执行效率远大于 python。
对于上面的求等差数列之和的操作,借助于 python 内置的 sum 函数,可以获得远大于 for 或 while 循环的执行效率。
import timeitdef while_loop(n=100_000_000):    i = 0    s = 0    while i  while loop               4.718853999860585# => for loop                 3.211570399813354# => sum range                0.8658821999561042  
可以看到,使用内置函数 sum 替代循环之后,代码的执行效率实现了成倍的增长。
内置函数 sum 的累加操作实际上也是一种循环,但它由 c 语言实现,而 for 循环中的求和操作是由纯 python 代码 s += i 实现的。c > python。
再拓展一下思维。小时候都听说过童年高斯巧妙地计算 1 到 100 之和的故事。1…100 之和等于 (1 + 100) * 50。这个计算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到上面的求和操作中。
import timeitdef while_loop(n=100_000_000):    i = 0    s = 0    while i  while loop               4.718853999860585# => for loop                 3.211570399813354# => sum range                0.8658821999561042# => math sum                 2.400018274784088e-06  
最终 math sum 的执行时间约为 2.4e-6,缩短了上百万倍。这里的思路就是,既然循环的效率低,一段代码要重复执行上亿次。
索性直接不要循环,通过数学公式,把上亿次的循环操作变成只有一步操作。效率自然得到了空前的加强。
最后的结论(有点谜语人):
实现循环的最快方式—— —— ——就是不用循环
对于 python 而言,则尽可能地使用内置函数,将循环中的纯 python 代码降到最低。


一文看懂汽车半导体芯片的发展概况
如何训练机器人学习新技能
SV-2401VP/SV-2403VP系列网络音频模块
3D打印技术重新定义光学领域的未来
劲霸458系列电磁炉故障与维修
Python哪种方式循环最快呢?
三极管的检测方法和判断口诀
AI前沿技术,Waymo为什么会突然对宣传其AI实力感兴趣?
强强联合!加速科技“牵手”清华大学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红米K40系列即将发布 搭载高通骁龙888处理器
基于DLTAP713SC的智能宠物项圈:433遥控与RGB灯光的融合
示波器触发是什么_示波器触发的作用
51单片机教程(从原理开始基于汇编)
EN系列:保持低导通电阻与开关速度,改善噪声性能
小米8评测 整体表现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哪款蓝牙耳机降噪效果好?降噪效果好的蓝牙耳机排行榜
浅析电磁兼容原理和抑制技术
分析19个行业的400+用例,盘点人工智能万亿美元级价值潜力
美国国防部监督机构:微软获得100亿美元云计算合同合法
发烧级功率放大器的制作要点及性能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