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电容的容量,即储存电荷的容量。容量的基本单位为法拉(f),不过在主板上我们常见的是微法(μf)、皮法(pf)等单位(换算关系为1法拉=1000000微法,1微法=1000纳法=1000000皮法)。容量都是直接标出的,如gsc4700μf,一般来说该指标是越大越好。
耐压值:它是指在额定温度范围内电容能长时间可靠工作的最大直流电压或最大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不同电容有着不同的耐压值,大都6.3v~16v之间。
耐温值:耐温值表示电容所能承受的最高工作温度。一般的电容耐温值为85℃或105℃,而cpu供电电路旁边的电容耐温值多为105℃。
其他指标:有的电容上还有一条金色的带状线,上面印有一个大大的空心i字母,它表示该电容属于lowesr低损耗电容。有的电容还会标出esr(等效电阻)值,esr越低,损耗越小,输出电流就越大,低esr的电容品质都不错。
看电容应该注意的两点
1、看品牌:
主板电容主要分为台系和日系两种,日系品牌有:nichicon,rubicon,rubycon(红宝石)、kzg、sanyo(三洋)、panasonic(松下)、nippon、fujitsu(富士通)等;台系品牌有:taicon、g-luxcon、teapo、capxon、ost、gsc、rls等。
一般说来日系电容性能比较好,在耐压、耐温、使用寿命等方面都比台系电容优秀,早期的电容爆浆事件,也没有发生在日系电容上,因此如果你要选择一块超频性、稳定性兼备的主板,不妨看看主板上的电容。台系电容虽然性能相对稍差,不过如果主板的pcb设计、铜箔走线都较为规范,那么在使用中一般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况且采用台系电容的主板超频性也不一定差。
2、看容量和耐温值:
主板电容的容量一般都是直接标注的,intel要求cpu供电电路的滤波电容单个容量至少在1000μf以上,而现在的电容容量多在2000μf~4000μf之间,部分主板采用了容量为5000μf的电容,内存槽附近的电容容量多在1000μf~1500μf之间,容量较小的电容很难提供给cpu、内存以充足的纯净电流,有些老式主板升级cpu后出现的不兼容问题实际也源于此。
耐温值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电容的品质,主板上的电容耐温值多为105℃,而如果你的主板电容耐温值为85℃,那多半是厂商过于节约材料的结果,低耐压值的电容在使用上没问题,不过当cpu处在超频状态时发生爆浆的几率会比较大。
关于电容的误区:
1、电容容量越大越好:
一般说来电容容量越大越好,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大容量的电容不易过滤出高频干扰信号,而多个小容量电容并联却比单个大容量电容更有效、更稳定。
再者这和主板的走线、电源|稳压器设计也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如果你的主板上到处都是100μf左右的小电容,那主板质量也好不到哪里去。
2、日系电容一定适合超频:
很多朋友以为采用日系电容的主板超频性一定好。其实超频不仅和电容有关,还和主板电路设计、时钟芯片、电源、bios设计等都有关系,不是单靠电容就能决定的,某些采用台系gsc电容的主板超频性同样很好。但是日系电容对主板稳定性还是有所帮助的。
3、用优质电容的主板就一定好:
不一定,正如本文开头所讲的,好主板肯定会采用好电容,但有好电容的主板不一定是好主板。一块好的主板不仅要看电容的优劣,还得看该主板的设计水平,像华硕、微星这样的大厂也不常用rubycon、nichicon这样的电容,但是他们的产品的走线、pcb设计都是一流的,所以这也保证了其产品的稳定性;相反一些小厂为了吸引买家,往往会采用一些不错的电容,但是其走线、供电设计、mosfet的质量却很一般,这样的主板往往看起来不错,但是用久了就不好说了。
总结
从上面这些介绍中,我想大家对主板的电容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了。对于一些由于用料品质较差而对系统的稳定性、兼容性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也已经是略有了解了。如此看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大厂的产品卖的价格会贵一些,而一些使用同样芯片组的小厂产品往往价格很诱人了。以电容为例,高品质的产品同一些劣质产品间的差价就有将近20%~40%之多。一般来说,名牌大厂的产品,会拥有一套完善的严格检验、评审措施,成本因此上升不少,因此在价格上与杂牌产品有明显差距也就不足为奇了。
简单说cpu的选择适当与否,是决定一台电脑的先天素质,而一块好的主板就是发挥cpu先天素质的后天环境。所以大家在选择主板的时候,不仅仅是关注价格,对于稳定、品牌、服务也要仔细关注,这样才能综合考虑选购到一块最适合的主板。
基于SAA7114H和XC95216芯片实现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
浅谈连接器PIN冷压成型对比传统加工工艺的优势
射频电路设计中电感的一些重要参数
群联SSD晶片通过3D NAND Flash BiCS3测试,将可望扩大SSD市占率
浅谈晶闸管伏安特性测试仪
电容的重要指标
哪些工具可以实现基于RTOS的程序bug?
“纳境科技”亮相第23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直流固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解析
千万别更新iOS 16,BUG实在是太多了!
GPRS远程自动抄表系统解决方案
全国首个3.5G SSB 1+X立体覆盖创新方案的规模商用部署完成
红米k30堪称性价比之王,骁龙735搭配索尼IMX 686传感器
扬尘在线监测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华为mate10什么时候上市?iphone8、华为mate10和三星S9纷纷遭曝光,你更中意哪家的外观设计?
小米5G新机具有30W快速充电功能,或是Redmi K30系列的5G版本
请问Saber是如何将MOR电热模型转换为MAST模型的?
利用单片机MSP430作为控制核心实现六自由度自动寻迹机械人的设计
关于TI 汽车级毫米波传感器,你想了解的都在这!
福禄克热像仪Ti50-自动关机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