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访谈:螳螂慧视ceo陈凌
采访背景:螳螂慧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螳螂慧视,英文名称:mantis vision)由多位来自以色列重点实验室的科学家领衔,致力于3d视觉及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技术研发,是掩膜编码结构光的发明者。螳螂慧视以创新的结构光技术为基础,研发出众多产品形态:嵌入式深度传感器、消费级深度相机、专业手持式3d扫描仪、3d动态演播室等。螳螂慧视一直在探索3d视觉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并期望通过与行业翘楚的合作一起改变未来。
2021年4月9日,螳螂慧视受邀参加由cioe和麦姆斯咨询共同主办的“人脸识别·金融支付”创新峰会。在会议期间,我们专程采访了螳螂慧视ceo陈凌。以下是采访内容的整理。
螳螂慧视ceo陈凌
麦姆斯咨询:感谢您接受麦姆斯咨询的采访。首先,请向大家介绍“螳螂慧视”名称由来,以及公司发展历程。
陈凌:我们英文名称“mantis vision”的中文翻译是“螳螂视觉”,由于我们的愿景是通过3d视觉技术提升各行各业数字化及智能化水平,所以将智慧的“慧”融入我们的中文名称,得名“螳螂慧视”。
麦姆斯咨询:接下来,再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螳螂慧视的核心团队情况,以及以色列和中国两地分工情况。
陈凌:螳螂慧视目前是mantis vision 3d传感的总部,核心团队以研发为主,一半在国内,一半在以色列,还有一个小团队在斯洛伐克。中以团队在各个项目上都是共同研发的,如果一定要说差异的话,以色列团队大多数是mantis vision 3d视觉技术的原创团队,致力于使光学系统的创新力更有延续性,中国团队贴近客户,对产品化的理解更符合市场需求。
麦姆斯咨询:螳螂慧视自主研发的掩膜编码结构光与苹果公司的散斑结构光有哪些差异?你们的优势在哪?
陈凌:同样的光能量,掩膜编码结构光方案比散斑结构光方案隐含了更多的数据信息,这就是我们深度解析度一直是苹果的5~7倍的原因。另外,散斑结构光方案一直没有解决畸变(distortion)和重影阶数(ghost order)的问题,所以我们方案的精度和一致性比苹果方案更好。同时,我们使用的器件更加简单,人眼安全方面也做的更好一些。目前大家拿结构光和间接飞行时间(itof)进行比较,都是基于类苹果的散斑结构光技术分析其劣势,但其实掩膜编码结构光是与散斑结构光大不相同的原理,不能就结构光一概而论。
麦姆斯咨询:螳螂慧视在3d数据捕捉及成像算法方面有哪些技术进展?
陈凌:在光学设计方面,我们新一代3d传感器做到了专业级的成像质量、消费级的成本(单帧16万个高精度的深度信息,苹果在视场角内仅有1.4万个深度信息)。未来配合苹果等消费级智能眼镜的普及,我们的3d传感器会成为ar/vr ugc设备的首选成像组件。当然也可以应用在类似要求高精度、高一致性的场景中,例如3d人脸识别、步态识别等。同时,我们也在针对苹果新款ipad/iphone后置直接飞行时间(dtof)方案推出相应的3d成像器件,工作距离可从30厘米到12米。这些技术创新对3d传感的推展和普及的意义重大!
在系统方面,我们解决了主动成像技术的多镜头干扰问题,目前我们交付给好莱坞制作的3d影棚,可以做到50个以上的3d镜头和彩色镜头同时高帧率拍摄互不干扰。我们可以把体积视频进行实时高比例无损压缩,并已全面应用到全息实时直播、全息实时会议等领域。
麦姆斯咨询:在核心技术方面,螳螂慧视有哪些专利布局?
陈凌:我们所有核心技术都是自有知识产权——全球化核心专利保护共计73项,专利主要集中在3d成像建模系统方面。
麦姆斯咨询:基于掩膜编码结构光技术,螳螂慧视研发了哪些硬件产品?这些产品的目标应用有哪些?
陈凌:我们以生态合作的形式与合作伙伴一起开发产品,涉及到多个行业,例如医美、农业畜牧业、家装、服装零售、物流仓储等。借助3d视觉技术,我们将目标行业的核心业务对象数字化,或者核心业务场景数字化。我们的合作伙伴就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的结果进行智能化分析和处理,从而提升目标行业的智能化水平。
比如通过我们三维空间扫描设备,在20秒内数字化室内空间。数字化的结果可以作为一键式人工智能(ai)装修的底稿,可以为定制化家具提供精准的空间尺寸,可以快速测算家装成本;智能化提升的结果是将一个数月才能达成的测量+设计+预算+效果图流程,浓缩到了20分钟内甚至更短。
麦姆斯咨询:关于智能手机3d传感应用,螳螂慧视取得了哪些成绩?如何看待未来发展?
陈凌:我们一方面参与国内外智能手机厂商的器件研发合作,另一方面我们也参与在苹果、脸书、verizon、ntt docomo等知名厂商邀请讨论ar/vr移动端的生态应用,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和移动设备ar开发库的开发厂商合作,为app开发者社区搭建更好的底层技术支撑。
麦姆斯咨询:在人脸支付领域,您认为主要技术难点在哪?螳螂慧视如何解决的?
陈凌:人脸支付是检验人脸识别技术是否成熟的一道大考题。从应用的角度来说人脸支付既要求安全,又要求便捷,这对3d视觉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单一方法的人脸识别容易遭到黑盒攻击,而融合的方式为安全提供了双保险。螳螂慧视一直主张通过高精度的3d传感器,推动“2d+3d”融合方式的人脸识别。
麦姆斯咨询:ar/vr是3d传感领域重要的应用方向,螳螂慧视为此做了哪些工作?
陈凌:我们很早以前就在布局研发3d视觉在ar/vr领域的应用,我们向verizon提供了全球第一套全息的会议系统,nba和好莱坞大量应用我们的技术于ar/vr明星市场活动及粉丝互动。此外,我们与ntt docomo合作的消费级全息ar影像,是传统照相的升级,通过全息方式记录人生中的一些特殊时刻,未来可以通过vr沉浸式感受重新参与到人生过往的某些瞬间。同时,在服装行业也可以将我们的3d视觉技术应用于ar+ai换装、定制化服装鞋帽等。
麦姆斯咨询:关于汽车3d传感应用,螳螂慧视目前有哪些合作和客户订单?
陈凌:螳螂慧视与合作伙伴也参与在汽车应用领域的研发和尝试。目前落地订单主要是在汽车碰撞实验、安全检测方面。我们的3d视觉技术在欧洲,尤其德国和意大利市场占有率是最高的,目前国内正在全面推广落地。
麦姆斯咨询:人工智能(ai)与3d视觉结合将成为未来新一轮数字化转型,请谈谈您的见解。
陈凌:3d视觉是传统影像技术的补充,可以提供影像数据不具备的信息,比如三维几何特征。3d数据也能带来更贴近我们真实世界的维度数据,通过训练,可以让ai更有效率的认知现实世界。
我们坚信通过3d传感器将各行各业感兴趣的核心业务对象,或者感兴趣的核心业务场景数字化,通过ai对数字化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会成为企业智能化提升的主流技术框架。
麦姆斯咨询:您认为目前中国3d视觉产业链还存在哪些问题和挑战?螳螂慧视如何应对?
陈凌:基于我们国内外的各项合作,螳螂慧视看到借助3d视觉技术在不久的未来会出现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改变行业、改变人们生活的高科技产品。
我们希望国内生态参与者和客户要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待3d视觉技术的发展。请不要因为尝试了一些低规格的、有知识产权问题的3d视觉技术就过早的对这个技术下结论,多做一些横向的比较和纵向的展望。
螳螂慧视一直秉持对生态完全开放的态度,乐意并一直致力于帮助合作伙伴,共同创新、共同推广基于3d视觉技术的产品。希望好的技术能应用在好的产品上,产生改变世界的力量和价值。
麦姆斯咨询:最后,请您展望螳螂慧视未来五年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谢谢!
陈凌:中国是应用创新的热土,随着法律法规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逐步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领先全球的高科技产品在中国诞生。
螳螂慧视的成功一定是因为我们合作伙伴的成功,一定是因为生态发展的成功!未来五年,我们非常有信心,与合作伙伴一起在中国打造全球领先的3d视觉高科技产品。
Heilind荣获2015年度“最佳供货能力分销商”奖
精度为±0.5°C的温度传感器,上电时运行用户设定的配置和温
如何避免PCB板质量检验和测试出现错误
芯片的内部线路图如何设计
华东理工新型导热填料的导热系数可提高500%
螳螂慧视:以3D视觉赋能各行各业,提升智能化水平
许居衍:“摩尔定律已死,AI万岁”
谐波电压or谐波电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这里!
详解ANSYS nCode结构疲劳设计方法
YOLOv8实现旋转对象检测
传两款复制版诺基亚手机已获得入网许可证
PCB的发展简史 多层PCB生产技术发展动向
极海APM32F030系列MCU通过IEC60730软件安全认证
嵌入式LINUX和JVM结合 革新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
led灯是选择变压器还是镇流器?
雷曼不断推进Micro LED新型显示技术的发展
马自达销量不够 只能拿产品来凑
车辆厘米级高精度定位如何去实现
关于未来机器学习研究和前沿问题的思考与展望
云计算领域怎样开启“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