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汽车电子身份证的RFID它是什么

rfid的普及符合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趋势,rfid本就是基于物联网对智慧交通的延伸;道理类似于如今的人脸识别,人们不用掏出身份证,扫描一下人脸就能甄别出个人的身份信息。但是兵哥发现有不少人将etc与rfid混为一谈,虽然最近各地都在大力开展提升etc安装率的工作,但两者有着许多本质上的区别;为便于大家理解,兵哥将借着时下etc的热度,通过etc与rfid的一些不同的地方,为大家介绍汽车电子身份证——rfid。
rfid其实并不是一件特别新生的事物,早在2017年全运会期间,为了保证服务用车的快速通行,就已经借助安装rfid,即汽车电子标识系统实现服务用车的快速通行。rfid是一张含有射频芯片的无源电子卡片,可安装在汽车挡风玻璃上,用于汽车身份的识别,相当于汽车的电子身份证。
rfid与etc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由公安部牵头,以车辆管控为目的的标准规范;后者是交通部为了实现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为主要目的一种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有着本质的区别。目前,国内不少地区已经在试点汽车电子标识系统,汽车电子识别系统的普及,如今可谓万事俱备,只欠政策的东风。
etc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并不陌生,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高速公路可以实现不停车收费;随着互联网企业的接入,如今etc也具备了停车、洗车、加油等支付功能,但其最核心的功能依然是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而rfid汽车电子识别系统的应用场景相比etc而言如同手机相机与专业单反在应用场景的区别。
rfid汽车电子识别系统除了实现车辆管控外,还能充当城市交通管理、环保限行、小额支付等应用场景,诸如车险、交强险的电子化就是其中最基础的部分。其实从上也能看出,rfid其实也能覆盖etc的功能,只是由于制定标准的部门不同,目前是独立的两套标准系统,日后极有可能将会进行整合。
所谓能者多劳,功能相对单一的etc普遍采用的加密算法为des算法,des是ibm公司开发的一套密码算法,研发背景是在美国nsa的资助下开发的政府非机密的敏感信息安全保密算法;而rfid目前普遍采用自主研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sm7加密算法,安全协议采用了专用安全机制来保护数据交换的安全,能实现“一次一密”的防复制机制和双向认证机制。就像车牌需要防套牌、货币需要防伪的道理一样,当rfid具备的功能越多、传输的数据信息越重要时,其理所应当采用安全级别更高的加密算法。
此外,由于etc与rfid在适用场景的不同,导致了两者在数据传输速率与识别率上有着较大的区别。目前etc的空中传输速率普遍在一次200ms,当车辆以60km/h以下的车速通行时方可实现数据采集,这也是为什么etc通道存在限速的原因。而rfid的空中传输速率在一次20ms左右,按照这样的传输速率,即便是车辆以240km/h的速度前进,同样能够实现精准数据传输。
目前国内已经多个城市开始rfid汽车电子识别系统的试点项目,并且目前大部分的etc厂商已有涉足rfid电子识别系统技术。细心的读者或许也已经意识到,近年来汽车管理正大范围地覆盖先进的视频、ai设备,传统人工执法的方式正在逐渐减少,而随着新设备的全面铺设,也就意味着rfid汽车电子识别系统真正到来的时候;因为与大数据最亲近的始终是电子化执法,而不是人工执法、人工上传数据。或许有人会问etc能否取代rfid?从硬件层面,其实兵哥更寄希望于rfid取代etc,尽管etc的覆盖率更高;当然前提依然是两部门达成共识。

[组图]小型调频立体声发射机 (BA1404)
曲面OLED电视的优点与挑战
5G热潮下的新风口或将是视频产业
高端手机市场的格局,让人疑惑的华为
华为高通抢攻LTE V2X LTE抢得到车联网商机吗?
被称为汽车电子身份证的RFID它是什么
基于CAN总线的数字伺服通讯协议对电磁兼容性能进行分析与设计
探析STM32上UART丢失的那一字节数据
凯立德新能源汽车导航系统,绿色出行智能体验
中国移动发布了2019年上半年财报营运收入为3894亿元同比下降0.6%
国产EDA迎新突破,部分工具支持5nm工艺
车载及工业用以太网的新标准:瑞萨将演示四大功能
OpenCV两种不同方法实现粘连大米分割计数
Arm携手MediaTek和vivo将TCS23运用于新一代旗舰智能手机
三星和台积电在5nm先进制程上将进行没有硝烟的战争
宏集应用丨宏集七轴机械臂,以精准力控实现柔性抛光打磨!
跨域融合——联合电子首款区域控制器顺利下线
佳能SX620 HS相机拥有2000万像素并搭载了一枚25倍光学变焦镜头
华为升级鸿蒙系统后怎么截图
动力电池驱动纯电动汽车已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