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FDT3.0标准如何实现工业物联网和控制系统集成

fdt组织在2020年推出了独立于平台的fdt 3.0--fdt iiot server(fits)标准,以支持面向工业自动化新时代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业务模型。新标准旨在帮助过程、混合和离散行业的自动化供应商和最终用户,实现工业网络和控制系统集成。
增强的可扩展性和远程访问
除了完整描述fits平台的fdt 3.0标准之外,fdt组织还发布了fdt 3.0开发人员工具包,这样供应商和用户就可以使用集成开发环境(ide)开展工作,从而可以轻松创建和定制下一代跨平台的fdt 3.0解决方案。
fdt组织董事总经理glenn schulz表示:“新的fits架构非常强大,具有可扩展性,并可以远程访问业务解决方案和服务,这正是现在所需要的,因为它可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通过同时提供fdt fits规范和独立于平台的工具包,我们正在实现这项新技术的即时部署。”
fits架构可与任何网络浏览器一起使用,可在plc和dcs环境中使用,并且通过设计安全性为那些不允许访问控制系统的人提供隔离。图片来源:fdt组织
为了满足下一代智能工厂和工厂数字化转型的需求,fits架构可从套件扩展到云,它与控制系统处于同等级别,并集成了所有工业控制网络。利用这种方法,可在整个企业范围内远程安全的访问现场设备和网络数据,而无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主机干预。尽管fits标准完全基于浏览器,但新架构还是内置了完整的opc ua服务器,为it和ot信息集成提供行业标准渠道。
fdt 3.0标准将帮助过程、混合和离散行业的自动化供应商和最终用户,实现控制系统集成。
工业自动化系统和设备的供应商希望抓住工业物联网(iiot)解决方案的新兴机会。他们正在寻求通过自动化新时代基于标准、独立于平台、由信息驱动的业务模型来强化产品线。fdt 3.0标准将使基于fdt解决方案的生态系统,能够满足iiot和工业4.0应用的需求,从而加快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演进。
控制系统集成:fdt 3.0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期间,由一些自动化制造商创建的fdt组织开发了fdt技术,将其作为基于标准的开放式集成解决方案,以解决控制系统、设备和最终用户的互操作性问题。该标准应用广泛,已经成为事实上的集成标准,使最终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最适合其应用的系统/设备,并独立于所选供应商或网络进行无缝连接和通信。
fdt标准已经从单用户桌面环境(fdt 1.x),发展到分布式、多用户客户/服务器模式(fdt 2.x),与opc统一架构(opc ua)兼容,用于企业范围内的集成和资产管理。
新发布的fdt 3.0标准,在先前版本的基础上嵌入了opc ua和网络服务器,从而强化了fdt服务器的功能。该服务器提供了通用的设备集成和以数据为中心的平台,可以通过现代和多样化的部署选项(包括云、企业、边缘、内部部署和单用户桌面环境)来激活工业劳动力的潜能。
fdt公共组件支持开发人员为独立于平台的工具集创建支持iiot的解决方案。
2016年,fdt开启了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转型之旅,以支持fdt iiot解决方案生态系统。fdt 3.0是基于行业驱动反馈开发的,并由行业专家协作团队推出。
“fits旨在转变制造实践,它提供了基于云的资产管理解决方案,它具有内置的安全性、可扩展的部署、it/ot集成、通用和向后兼容性以及用于fdt设备类型管理器的单个fdthub存储库。” schulz说。
fdt iiot生态系统
桌面fdt iiot生态系统由fdt服务器、fdt桌面和fdt dtm组件组成,这些组件可以使用ide工具进行开箱即用的部署。现在,系统和设备供应商可以利用他们熟悉的成熟标准,轻松创建和定制基于标准的、以数据为中心的、跨平台的fdt iiot解决方案,扩大他们的产品组合,以满足下一代工业控制应用的要求。
每个解决方案都自动启用opc ua集成,并允许开发团队专注于使其产品与众不同的增值功能,包括web界面和应用程序支持。fdt桌面应用程序完全向后兼容,支持现有的安装基础。


K-micro、安立公司合作开发测试方案,为10G EPON
数字资产智能量化交易软件出售自动交易软件开发
为什么智能电视现在这么便宜
图神经网络逆势而上,7日学懂入门图
三星与苹果死磕,怎能放过触控技术
浅谈FDT3.0标准如何实现工业物联网和控制系统集成
伺服电机无法绕过的九大问题问题
小米6什么时候上市:小米6确认使用骁龙835,放弃双曲面屏
高质量PCB设计中PCB图布线的部分要求
国内首条芯片原子钟生产线投产
科技,助力“智慧法治” :华为亮相2023政法装备展
ivvi手机终放弃手机市场,投入3D行业?
微雪电子OV5648高清USB摄像头简介
网约车合法后,你必须了解的...
python中间模块重载介绍
小米MIUI8体验评测:小功能360度全面解析
“物联网平台+”战略实现物联网全国覆盖
浅谈汽车的影像技术的未来发展
Vivado DDR4仿真操作
「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受到大量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