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凭4000万像素1/1.7英寸的大底,华为p20 pro就已经是现在相机硬件最强的旗舰手机,而华为还“送”了个带光学防抖的1/4.4英寸3倍光变副摄。虽然它没有悬念地dxomark屠榜,但华为p20 pro实际有多强,能否完虐iphone x、三星galaxy s9+、pixel 2 xl这几台声望最高的拍照手机呢?
总结
按照惯例,结论前置,详细的分析在后方。
因为华为p20 pro的模式太多,最后4台手机的测试样张超过1500张,最后本文以6-7张一组的形式,选出19个场景47组样张进行拼接展示:
作为参照系的对手当中,iphone x最稳的是白平衡和拍照体验(同时也是弱光成片率最高的手机),综合最强的s9+有最强降噪和副摄(p20 pro之外的最强),pixel 2 xl有最强的宽容度/hdr(但降噪吃力且没有副摄)。
华为p20 pro出彩的是辨析力、弱光降噪和超级夜景模式的夜视仪效果,其余的白平衡、宽容度等基础项目,并没能打破先辈的记录,属于顶级旗舰的正常水平,但没有什么特殊的。
它确实是现在最强、可玩性最高的拍照手机,而其最大的遗憾是,虽然不同模式组合起来的综合表现封皇,但无法单凭任何一个摄像头或模式碾压现有旗舰。或许,不会根据光度自动在1000w和4000w像素之间切换,才是华为p20 pro的最大遗憾。
其相机功能模式很多,包括了下面5个,上手成本有点高:
默认模式(1000w像素),白天很弱,弱光很强:这里有我们遇到过的最强力的锐化和涂抹,大量的画面细节被算法处理掉了。细节经不起放大,油画感明显,不自然,有非常明显的人为“味精味”。但即便如此,辨析力还是要输给iphone x和s9+的主摄。像素不够的感觉,好久没有这么强烈过了。它的优势在弱光场景,虽辨析力优势轻微,但弱光下的画面纯净度、宽容度、对比度,比s9+还要高一个身位;
4000w像素模式,来自像素数目的碾压:白天场景下,辨析力比iphone x和s9+的两倍光变还强;灯光场景下,辨析力也能打赢iphone x和s9+的主摄,但输给了iphone x和s9+的副摄,且光线越弱输得越多;弱光和极弱光场景,远不如另外几台旗舰,同样是光线越弱,差距越大;
3倍/5倍长焦副摄,辨析力凶残但应用场景有限:和小米mix 2s那样,这副摄在弱光也能用。这两个不同变焦等级的模式,都是800万像素副摄完成的,两个模式理论上只有算法差异(5倍下,涂抹和锐化更明显),但却表现出了一定的辨析力差距。
这是现役手机最强副摄,没有之一。即便是在比较弱的灯光场景,它也能大败其它对手和自己的其他模式,简直强到震惊。其他手机是用来拍对面桌、对面马路的人,而华为p20 pro这颗长焦副摄,可以拍到对面楼,甚至对面湖的人脸。自带了望远镜效果,不要问我它能干什么……
比常规的2倍光变还大的变焦,其副作用也是很明显的。3倍和5倍变焦的视野实在是太小了,很多使用场景中都无法把被摄物体完全收到取景框里。且最近对焦距离在半米以上,微距就不用想了,其超长焦的景深太浅(倒是适合用来拍人像,自带一定的虚化),是其在白天对焦都会偶尔拉风箱的原因之一,不适合抓拍中短距离的移动物体(等效125mm的5倍长焦下,居然敢1/17秒,而且成片率还可以,但对焦拉风箱导致灯光场景成片率偏低)
ai场景模式,可用度不高:可以理解为是自带了后期修图的模式,虽然适合发朋友圈,但并不适合用来记录生活。虽然第一观感很新鲜,但hdr、涂抹和锐化过度,味精味很浓;
凶残的超级夜景合成过程,而且还是手持的……
超级夜景模式,效果震惊:最牛逼的是它做到了4、5秒的手持长曝光。史无前例的极弱光画面亮度(应该是取了开始的其中一帧作为基础,用后面几秒的长曝光来提升画面亮度),伸手不见五指的场景(光线有多弱呢?就是连支持全像素双核对焦的pixel 2 xl都在拉风箱),也能拍出可用度完全ok的画面,叫它“超级夜视仪”模式会更接贴切一点,连闪光灯都省下了。不过毕竟是手持,无法完全规避手抖,画面细节和对比度也会因此略有下降,适合极限黑,但又不方便开闪光灯的场景(拍星星、暗夜建筑等闪光灯无法照到的景物)。
最后,笔者要哔哔一下个人对夜景降噪的意见:虽然国内主流觉得降噪涂得越干净越好,但笔者认为,降噪能做到像iphone x和pixel这样就足够了。把噪点大小控制好,连同噪点把画面信息保留下来,这比“强力降噪涂抹”方案的后期空间更大一些(喜欢涂抹的话,后期软件批量涂抹一波,也是完全ok的);
而s9+和华为p20 pro这样强力的夜景降噪涂抹(在后者上导致了油画般的画面观感),涂抹掉的画面细节,是以后的算法怎样都修复不回来的。有噪点可以用后期处理涂抹,但直出就已经涂抹完了,画面信息就用久丢失了。照片是某些特殊瞬间的定格,尽力保留每一个子像素的画面信息,这才是相机的本职。
不是所有的照片都是为了朋友圈而生的。对于珍贵的瞬间,有多少像素,有多大的宽容度都嫌不够。如果你还觉得这些不重要,那你是幸福的。因为人老了,才会念旧,才会像我们数毛党这样,希望保留住过去瞬间的每一个细节。
热点问答4000万像素会卡吗?
取景有点掉帧,但速度没问题
上一台在手机上搭载4000w像素相机的,是诺基亚lumia 1020(传感器总像素4100w,实际最大输出3820万,7136*5360)。当年的镜头素质和isp性能不行,无法应对这么高的像素,导致用过1020的人,都留下了“成像奇慢无比和极限放大迷之模糊”(像素密度接近,甚至超过了镜头的极限辨析力,稍有油污或者用久了就容易极限细节模糊)的印象;
华为p20 pro默认出片1000w像素,4000w像素模式需要手动开启,且后者不支持数码变焦,甚至还会有一定的取景掉帧的问题。但4000w像素模式的快门响应和成片速度,和1000w模式分别不大,还是像机关枪一样,体验上完全ok。
另外一个体验槽点,是长焦副摄对焦有点拉风箱,其他体验都属上乘。
3种常见像素样张的大小对比
4种常见像素样张的大小对比
1000w像素够不够用?
真不太够
对比常见的1200w,1000w像素其实并没有小太多。这个缩水幅度只有25%,比当年从1600w掉到1200w的33%缩水幅度要小了。
但尴尬的是,1000w像素被卡在了4k分辨率的门槛上,3648*2736的样张,长边甚至盖不住4k屏(3840*2160)。就是说在2018年的p20 pro的照片,在3、4年后可能普及的4k显示器和现在已经普及的4k电视上,连点对点显示都做不到。
4机5摄像头,边缘成像对比
4机5摄像头,边缘成像对比
4000w像素是怎么一种体验?
白天震撼,灯光也ok,弱光平庸
华为p20 pro的7296*5472的4000w像素样张,实际长宽是1000w像素样张的2倍,4倍的总像素数目,反应在样张大小上差距巨大。即便拍照体验已经不成问题,但依旧有镜头素质追不上像素密度的问题,彩噪和紫边还是少不了的,但整体没有当年那么尖锐。
有光学防抖机构的话,控制边缘劣化的难度更高,所以不带光学防抖的机器,边缘劣化上天然有优势,但华为p20 pro的1/1.7英寸传感器实在太大,而且也没变成1020那样的奥利奥,在镜头素质还是做出了取舍。华为p20 pro在4000w像素模式下,其边缘劣化范围,和带光学防抖的s9+接近,但其极限边缘的劣化程度要更高一些。
因为其像素数目更高,确实会给人一种角落糊掉一大片的错觉。糊掉的虽然真的是一片,但其边缘劣化的面积比例,只是比其他旗舰要严重一些。这幺小的镜头能做到这样,已经完全可以接受了。而输出成1000w像素的时候,超采样+锐化,让其边缘劣化看起来非常小,是个比较讨巧的设定。
样张说明
全局对比中,其他3台手机都是主摄出镜,放大部分都由副摄出镜,直至光线弱到副摄无法触发为止(灯光场景的最后两张,iphone和s9+都无法触发副摄了)。白天样张中,华为p20 pro的1000w、4000w、3倍和5倍光变同时出镜,统一关闭自动场景识别功能。弱光样张中,华为p20 pro改用1000w、4000w和超级夜景模式出镜。
全局对比中,可以看测光/白平衡/广角/视野的差距。放大样张,用于对比细节处的辨析力/锐化/涂抹/对比度/饱和度等内容。场景比例最高的,是大家平时室内用得最多的灯光场景,其次是考验传感器和算法的弱光/极弱光场景。
样张由近及远、由光线强到光线弱编排。所有样张都是自动模式,对焦点都是正中央。若在爱搞机pc官网浏览,可以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智能模式
华为p20 pro的ai相机会自动触发“蓝天、美食、夕阳”等多种场景模式,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会增加画面对比度、饱和度、锐化和涂抹力度,白平衡也会根据不同场景需求往不同颜色偏移。
虽然大部分特殊模式的第一眼观感很新鲜,但在夕阳等场景,还会有用力到有点假的hdr效果,过度涂抹和锐化会丢失大量细节,导致有油画感。这些等于是自带了后期修图,虽然适合发朋友圈,但并不适合用来记录生活,而且无法代表华为p20 pro的实际表现,所以下方所有样张都关闭ai场景功能。
虚化功能,华为p20 pro虚化模式是用主摄拍的,而且不像pixel那样有裁切,基础焦距上先天优劣势。但华为p20 pro的抠图效果略微落后于s9+,略好于pixel 2 xl(用全像素双核对焦的单摄完成虚化)和iphone x,表现还ok。
白平衡与测光
在近一两年,除了部分不太重视相机的国产大牌之外,大部分旗舰的测光和白平衡,都已经很少会翻车了:
华为p20 pro的白平衡稳定,有偏红偏暖倾向。4000w像素的主副和3倍光变的副摄,白平衡上调得很接近,但因为取景视野的巨大差异,它们的测光上经常会有较大出入。而1000w像素的默认模式中,会有非常重手的锐化、涂抹和特意推高的对比度,观感上和4000w像素模式有一定分别;
4台测试机中,pixel 2 xl偏蓝偏冷的白平衡总会显得格格不入,测光也经常性偏暗;
iphone x是熟悉的偏黄偏暖,白平衡准度和稳定性难有敌手,非常接近肉眼所见;
s9+测光略高于肉眼所见,饱和度也更高,更讨喜。
白天场景
白天场景1
白天场景2
白天场景2中央放大(该场景s9+副摄翻车,没有触发)
白天场景3
白天场景3中央放大
白天场景4
白天场景4中央放大
白天场景4中央上方放大
灯光场景
灯光场景1
灯光场景1中央放大
灯光场景2
灯光场景2中央放大
灯光场景3
灯光场景3中央放大
灯光场景3
灯光场景3中央放大
灯光场景4
灯光场景4中央放大(iphone和s9+都已无法触发副摄)
灯光场景5
灯光场景5中央放大(iphone和s9+都已无法触发副摄)
灯光场景5中央右侧放大(iphone和s9+都已无法触发副摄)
弱光/极弱光场景
弱光场景1
弱光场景1中央放大
弱光场景1中央下方暗部放大
弱光场景2中央放大
弱光场景3
弱光场景3中央放大
弱光场景4
弱光场景4中央放大
弱光场景4中央右方放大
弱光场景5
弱光场景5中央放大
极极极弱光,纯试验性质,日常使用极少会在这等光度下拍照(所有都是手持拍摄,实际肉眼光度和iphone x样张接近)
极极极弱光放大(所有都是手持拍摄)
pixel的hdr+在这等光度下还有不错的饱和度,比“12张合1”多帧合成的s9+还要高,不过,细节保留上还是s9+更胜一筹。华为p20 pro的默认模式表现略好于iphone,但4000w像素表现不佳。而前面这些,都在华为p20 pro的4秒长曝光面前,都被轰成了渣渣。
基于扫频RCS系统实现吸波涂料测量仪的设计
电磁阀损坏有什么表现
爱立信推出智能自动化平台和rApp套件助力移动网络实现网络智能自动化
可被多种方式干扰的无人机到底该如何避免呢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发可以操控的机器人
华为P20 Pro详细评测:能否完虐iPhone X、三星Galaxy S9+?
骨传导耳机的原理是什么,什么人群适合用骨传导耳机
旋转花键磨损后如何修复?
u盘usb2.0和usb3.0
单对以太网 (SPE) DZ17 系列 连接器
文科生如何抓住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红利
日产2019 Q2财报公布,未来的混动、纯电会给它带来什么样的支撑
REP038: MAX2648在5GHz WLAN中的应用
MEMS是什么,MEMS的技术简介
惠普推出搭载锐龙移动处理器的星14青春版,开售价3099元
高通发布参考设计生态系统计划 推两款双核芯片
通信业面临四大技术问题
太阳能光伏设备的无线解决方案
利用离子散射引发的彩虹效应观测石墨烯中的缺陷特征及种类
浮球液位计的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