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打响龙头地位争夺战,OLED不同路线角逐战将起

“半导体显示行业大者恒大,行业整合会集中在几个巨头身上,未来全球这个行业剩3家,基本上也差不多了。”京东方集团董事长陈炎顺曾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棵树长不到天上”。这是tcl科技董事长李东生的判断。一个产业不可能一家企业鹤立鸡群,而是需要不断地结盟协同发展。
正值显示产业整合之际,竞争格局正在重塑,行业的集中度将逐步提升。在大尺寸领域,无论是lcd、oled,还是新型显示技术赛道,京东方、tcl华星、三星显示和lgd都是综合实力较强的面板巨头。omida显示研究高级总监david hsieh向记者表示,在大尺寸领域,上述四集团之间将同时产生复杂的合作与竞争。
液晶打响龙头地位争夺战
在液晶领域,中国大陆面板厂的实力正在不断增强。群智咨询数据显示,从液晶tv面板产能格局来看,2020年开始,中国大陆厂商占比超过50%, 未来将占近70%份额,产能高度聚集;而韩国厂商占比快速收缩至20%以内,甚至将进一步收缩至5%以内;我国台湾地区及日本厂商的份额则稳定在30%左右的水平。
2017年12月,京东方合肥g10.5 tft-lcd产线产品下线并交付客户;2019年第一季度,tcl华星g10.5产线也实现量产。至此,中国已有两家面板企业运营g10.5产线,开始与海外企业在大尺寸面板领域的正面竞争。技术及良率的提升,也提高了大尺寸面板,特别是65英寸及75英寸面板供应量。
omdia数据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京东方继续保持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量的领先地位。京东方以28%的出货量和21%的出货面积份额领先,群创光电以15%、tcl华星以13%的出货面积份额紧随其后。tcl华星在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量排名中占据第五位,但在2020年第二季度的出货面积中占据第二位。由于tcl华星t6的10.5代产线增加了液晶电视面板的产量,加之今年年底还将有一座t7的10.5代产线开始量产爬坡,在不久的将来,华星光电将成为与京东方规模相近的竞争对手。
韩国厂商计划退出液晶产能,大尺寸出货规模已经呈现收缩态势,跌出前五位。如今,三星电子和lg电子的液晶面板供应更加依赖中国面板制造商,特别是京东方和tcl华星。为此,三星显示投资了tcl华星的10.5代线面板厂,tcl华星也投资了三星显示的苏州8.5 代线工厂。
8月28日,tcl科技发布公告称,tcl华星拟以10.8亿美元(约76.22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60%的股权及苏州三星显示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同时,三星显示将以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60%股权的对价款7.39亿美元(约52.13亿人民币)对tcl华星进行增资,增资后三星显示对tcl华星的占股比例由5.02%增至12.33%,成为tcl华星第二大股东。david hsieh表示,tcl华星在tcl科技集团的资金支持下,正逐步挑战京东方在液晶电视面板产能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京东方也考虑与中电熊猫的液晶厂合并,此结盟将防止tcl华星拿下中电熊猫的液晶厂,并扩大产能份额。
oled不同路线角逐战将起
大尺寸oled技术路线主要分为相对成熟并已量产的woled、目前处于产业化前期的印刷oled技术和还处于技术研发阶段的qd-oled三大路线。trendband数据显示,lgd拥有4条产线,均为蒸镀oled;三星显示拥有2条产线,一条为蒸镀技术、一条为印刷技术;京东方拥有一条蒸镀产线;tcl华星目前已规划三条印刷oled产线。
三星显示和lgd正全面转向oled面板。三星显示重点布局量子点qd-oled技术路线,保持领先地位。有消息称,三星显示将在2021年第一季度开始试生产qd-oled面板,并计划在第二季度进行正式生产,规划产能为每月3万片。
而lgd广州8.5代woled面板工厂已经实现量产,月产能约6万片,加上韩国坡州工厂的7万片玻璃基板月产能,总体月产能将达13万片。
三星电子、lg电子和tcl电视在电视终端市场也展开了竞争。david hsieh表示,从数量上看,三星每年的qled电视出货量为500万台;lg display的目标也是每年500万片的woled电视面板。三星qled电视在各显示器厂商的open-cell面板支持下表现良好,而lgd则有意扩大woled电视面板的客户群,以便长期持续发展。再加上tcl是全球排名前三的液晶电视制造商。受液晶电视价格较低影响,2020年上半年woled电视零售表现不佳,影响了lgd woled电视面板产能的长期扩充性。
因此,从电视终端市场回溯到面板市场,几家巨头之间的竞争虽然激烈,但也孕育着合作机遇。比如,京东方也在研发woled蒸镀技术。omdia估计,lgd可能会与京东方结盟以生产大尺寸oled面板,双方通过交换技术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
在印刷oled领域,tcl华星和京东方都在投资大尺寸印刷rgb oled。tcl华星与日本joled公司在印刷oled领域已经展开深度技术合作。有消息称,tcl华星将投资460亿元,建全球首条8.5代喷墨打印oled生产线。
从未来潜在竞争合作关系来看,tcl华星和京东方希望凭借喷墨打印oled的加速和发力,在与韩系企业抢占oled创新高地的竞争中,尤其在大尺寸oled面板领域获得优势地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表示,印刷oled在未来2到3年有望投入量产,我国与韩国处于并跑关系。
因此,在大尺寸oled领域,未来woled、qd-oled与印刷oled的竞争态势将逐渐明显。
扩大效益比较优势是竞合焦点
下一代显示技术布局也是众厂商竞争的焦点,mini led、micro led、可卷绕印刷oled(ijp-oled)、透明显示等均是未来显示的重点发展方向。
以mini led为例,最近动作频频,热度直线蹿升。今年8月上旬,tcl发布了mini led背光电视。tcl华星及京东方均表示,其玻璃基mini led预计今年下半年量产。三星预计明年推出mini led电视产品,并计划在明年生产200万台。明年内,mini led将引起新一轮竞争。
然而,无论技术路线选择如何,市场竞合关系如何,效益竞争都将成为显示行业的重点。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秘书长胡春明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应该保持战略定力,清醒地认识到,今后一段时间竞争的重点应该是效益而非规模,尤其是在液晶领域,大陆面板厂在lcd显示技术上已经初步形成比较优势,但主要表现在产能、出货量和产值上,在产品附加值上还处于劣势。因此,行业企业要以扩大比较优势尤其是效益比较优势为首要目标。
群智咨询tv面板研究资深分析师也表示。液晶“双巨头”格局的形成将使产能聚集,面板供应端的调控灵活性更强,幅度也将更大,但是lcd tv面临的持续盈利性问题逐渐凸显,预计面板厂商的产能将向盈利性强的产品倾斜。
未来,中国面板厂应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一方面可提升lcd画质表现,缩小与oled的产品差距;另一方面,可加大在大尺寸领域oled技术的研究和储备。
从竞争关系来看,david hsieh表示,三星显示可能不希望lgd和京东方合作紧密,而京东方可能不乐见三星显示和tcl华星联盟过于牢固。任何一方的策略调整都将对面板产业生态与面板供应链产生重大影响。


Analog Switches Operate With 3
Amazfit智能手表评测 万物互联的入口
华硕灵耀X2Pro开启预售 售价高达29999元人民币
态路小课堂丨浅谈IDC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第二篇——结构化布线
18键触摸触控芯片VK3618I内部采用特殊的集成电路,具有高电源电压抑制比
液晶打响龙头地位争夺战,OLED不同路线角逐战将起
半导体和集成电路 16k RAM在起跑线上排队
当DisplayPort技术搭上USB Type会发什么?
小米5c曝光:售价1499元,3月3日零点开售
请问多个路由器如何组网呢?
MG216蓝牙芯片适用于低功耗蓝牙信标
太过强悍!搭载A10X Fusion处理器的10.5寸iPad Pro跑分曝光
一种通用型集成运算放大器知识浅析
勤哲Excel服务器无代码实现数字化共享管理平台
谷歌Pixel3或添加薄荷绿色配色
黑科技智能魔镜显示器助力实现一键智能家居
5G,继往开来 行胜于言
华为新机入网 有望成为畅享系列
4000元内今年最值得入手的手机推荐2
5G产业链及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