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内LCD在大尺寸上仍是主流技术

“tcl华星的总体思路是稳定电视、手机等面板产品利基,做强核心;在交互白板、拼接屏、电子标牌、车载显示等细分市场实现领先,平衡结构;同时重点发展显示器、笔电、平板等it业务,提升获利。”10月22日,tcl科技董事长李东生在tcl华星全球显示生态大会上的发言中这样说。
自2009年成立,到今年8月以约76.22亿元人民币并购三星苏州8.5代线,tcl华星在面板领域已投资约2000亿元,拥有7座面板工厂,今年上半年在全球tv面板和手机面板市场的出货量都位居第二。
但当天首度对外亮相的142英寸mini-led拼接屏、oled云卷屏等新产品,也让tcl华星在未来显示技术领域的多元化布局更为清晰。
未来新技术路线
“oled发展期开始多样化,tcl华星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迎接oled时代,而且同步做mini-led和micro-led,这就是最基本的技术战略。”tcl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tcl华星ceo金盱植对《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说。
oled领域是公认的下一代显示技术。其中,在大尺寸方面,打印式oled是tcl华星的技术方向。tcl科技集团副总裁、tcl华星光电高级副总裁赵军告诉《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第一阶段把重点放在印刷打印oled,因为它可以实现更多的产品形态,这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未来我们会加入量子技术,最终实现印刷量子点的柔性制造。”
tcl科技此前已经以300亿日元(约20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日本显示面板公司joled。它的目的之一就在于加速推动印刷oled实现工业化量产。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joled在小尺寸打印领域已经实现量产出货。而在2022年-2023年之间,tcl华星将投建全球首条8.5代线的印刷oled工厂。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tcl从2015年就开始布局柔性印刷oled产品,tcl科技旗下的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是业内唯一“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tcl华星副总裁、显示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张鑫还透露,tcl华星已经做出来量子点印刷oled,还作出了蓝色oled。
在小尺寸oled领域,折叠屏技术是tcl华星开发的重点。张鑫告诉《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内折屏主要是解决裂痕的问题,外折屏主要解决表面硬度的问题。据记者了解,tcl华星是国内第一个量产内折屏的企业。而在外折屏方面,tcl华星已经可以把厚度做到8mm。
但金旴植也表示,做为高端产品,折叠屏的产品份额不会超过5%。他告诉《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目前智能手机的市场规模超过10亿台,但折叠手机今年的规模只有200万-300万台,明年也很难超过1000万台。
相对oled寿命较短与亮度较低,未来显示技术的另一条路则是包括mini-led和micro-led在内的mled技术,这也是tcl华星自2019年起未来三到五年的一个技术路线。
其中可以自由拼接尺寸的mini-led背光技术依然需要与液晶相结合。张鑫告诉《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mini-led背光技术主要针对大尺寸和中尺寸布局,今年会将这一技术从去年的75英寸tv面板推广到it产品。在成本和技术门槛更高的micro-led技术方面,今年tcl已经与三安光电共同投资成立联合实验室,合作研究micro-led量产的工艺流程解决方案。
“10年内lcd在大尺寸上仍是主流技术”
但液晶才是以tcl华星为代表的中国面板厂商的主战场。
对于液晶价格近期的持续上涨,赵军对《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表示,此前价格上涨源于疫情影响面板供应较紧以及打乱以往供货节奏。他认为未来1-2个月,随着中国和海外备货逐渐进入尾声,市场供需关系会进入比较均衡的关系,液晶面板价格会从快速上涨到相对平稳的时期。“我们认为明年整体还是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无论是对于面板厂商还是上下游都是相对均衡的。”
需要提及的是,随着面对液晶面板价格持续上涨,此前已经宣布在今年关闭液晶面板业务的lgd已经决定将生产计划延长一年。中国面板厂商的产能扩张则一直在持续。其中tcl在今年8月收购了三星苏州的8.5代线前端工厂60%的股份以及模组工厂100%的股份。
赵军对《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表示,明年会把三星苏州厂以tcl华星的编号来命名。他表示,将三星苏州厂纳入华星后,tcl华星的大尺寸面板产线就有5条线,可以重新优化产品组合,发挥单条产线的效益优势。此外,他表示tcl华星明年还是会聚焦头部客户,加大新业务的布局和增长。据他介绍,2020年tcl华星在商显和电竞的同步增长超过4倍以上。
液晶面板行业的整合仍在继续。当天在谈到富士康广州8.5代线时,金盱植还对《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表示,富士康广州8.5代线的位置很好,但对于tcl华星有什么帮助,目前尚在研讨中没有结论。
对于lcd和未来新型显示技术之间的关系,赵军当天表示,在下一代技术布局不是削弱lcd,“如果固定沉迷lcd现有业务,就会失去未来的新技术,可能会失去未来。如果在新的产业还不够成熟,包括商业化的前景不确定下,我们快速地把现有的产业转换到新兴产业,这样现有业务会遭受较大影响。”他认为10年内lcd在大尺寸上仍是主流技术,但是以mini-led和micro-led为代表的新型产业为补充,“在做好现有的产业上做好下一步,这是比较好的方式。”


日美或将垄断5G高频PCB树脂材料
流媒体Spotify欲进入加密支付领域
特斯拉目前仍缺乏解决自主驾驶问题的关键技术
研华科技即将亮相2017第九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
无恒定偏置下实现晶体管的非挥发性和可重构性
10年内LCD在大尺寸上仍是主流技术
装置电力电缆接头是什么,它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在微机自动交换系统中51单片机怎样才能稳定运行?
SMG宣布完成700万美元融资
十张图让你知道汽车传感器的检测与诊断方法
ST针对DTV市场发布新一代高性能FHD系统单芯片
从您的ADAS摄像头系统获得更好的性能
苹果推送iOS 13.3更新,德国iPhone设备具有AML定位功能
MAX15500, MAX15501 Industry
华为英国12亿美元研发基地规划获准
无人机的控制算法 可模仿自行车和汽车前行模式
大容量、稳定写入、更耐用,佰维C1008系列SSD助力车载监控应用
AI医疗掀起市场浪潮,强生进军医疗机器人
兆科教您7招提高LED显示屏的散热效率
电源解决方案FAN6920MR的性能特点及应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