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捷今天宣布推出银河exos 2x14企业级硬盘,容量14tb,这是全球首款集成希捷mach.2多磁臂技术的硬盘。目前已有多家客户在对其进行测试,未来将在数据中心大规模部署。
mach.2在传统机械硬盘中设置了两个磁臂,可以在同一硬盘中独立工作,而且io操作是并行的。
其中,上半部分的读写磁头由一个磁臂驱动,而下半部分由另一个磁臂来主导,每个磁臂负责硬盘总容量的一半,因此实现了一块硬盘、双倍iops,解决了iops/tb(单位容量随机性能)的挑战。
希捷称相较于单磁臂它已在许多应用中展现了其优势,包括内容分发网络(cdn)、视频流、邮件服务器、备份/传输服务、大数据分析(hadoop)、云应用等等。
希捷双磁臂技术概念图
据介绍,微软已经完成了希捷银河exos 2x14硬盘的第一轮功能部署测试,包括完整的基础架构测试,以验证其与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产品耐用性、可靠性、与微软奥林巴斯计划(下一代超大规模云计算硬件模型)系统架构的集成性,以及性能测试,包括顺序吞吐量测试(模拟备份操作或串流)、随机读取iops测试(模拟超大规模和cdn工作负载),等等。
微软对mach.2双磁臂技术期待极高,希望藉此维持azure、exchange等微软云服务所需的iops输入输出随机读写性能,增加数据中心的可用存储容量,而随着早期测试的顺利完成,mach.2在高iops工作负载下达到了预期,吞吐量和iops性能是传统单磁臂硬盘的接近两倍。
事实上,在mach.2多磁臂技术的整个研发、推出过程中,微软一直都是希捷的紧密合作伙伴。
希捷双磁臂硬盘
希捷还特别强调,mach.2将杜绝“搁置容量”问题——如果机械硬盘的iops/tb低于根据工作负载而设定的阙值,就无法在目标工作负载下充分使用硬盘所有的容量。
比如为了保持预期服务质量,一块16tb硬盘所需吞吐量是一块8tb硬盘的两倍,但是当应用超出存储设备的最大iops,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存储更少的数据,造成容量搁置,一个“权宜之计”是将要求性能的数据存储在硬盘外圈,次要的数据存储在内圈,这样避免了硬盘容量只用到三分之二,但是会让数据管理变得更为复杂。
现在有了mach.2技术,数据中心可以为每个插槽配备一块14tb双磁臂硬盘,和两块7tb硬盘的高吞吐量非常相似,而且可以充分利用所有容量。
希捷双磁臂硬盘
耕升GTX1650炫光OC高清拆解图赏
人工气候室的使用说明和使用效果的介绍
高端布局 传感器产业冀望集群化发展
浅谈关于STM32软硬件兼容性相关的知识
嵌入式设计中每一分钱都很重要
希捷全球首款MACH.2多磁臂银河2X14推出,微软提供支持
传统服装制造产业能与人工智能产生怎样的交织
13亿美元!汽车大厂在印尼投建整车厂
葡萄牙航空将于10月底停飞伦敦城市航线
redis分布式锁如何实现锁等待
六维力传感器赛道崛起的背后:细分赛道、技术赋能...国产厂商各显神通
启扬方案:RK3568在金融自助终端解决方案
沉浸式体验高交会IT展上的各类智能终端设备
无线话筒电路的实现
如何排除网络二层环路
纳米孔技术的应用远远超出DNA测序范畴
如何通俗易懂地解释卷积?
RedmiBook 13全面屏笔记本亮相,比A4纸还小
TE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PIE-Engine Server通过OGC国际权威测试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