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IC设计和通用MCU实现同步Boost移动电源

1.引言
随着iphone、ipad带动的全球智能手机、平板的风靡一时,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已经不再是遥远的梦想,手机与平板是人们外出的必备物品,除了兼具通信、拍照、电脑功能之外,这些数码设备同是也是一种时尚体现,对轻巧纤薄的完美外形之极致追求与电池的续航能力成为一对矛盾。为了追求完美,iphone、ipad更是设计出一体化用户不可拆卸机身,电池无法拆卸,于是移动电源成为了数码后备电源的必须品,其市场需求随着智能设备的发展迅速扩大。
2.方案分析
2.1 技术规格与方案比较
当前适用于手机平板的主流移动电源的规格为:
(1)具有锂电池充放电管理功能;
(2)5v/500ma/1a/2a输出。
其中,锂电池充放电管理由“保护ic+asic或mcu” 实现,5v/500ma/1a/2a输出由锂电池boost升压加反馈控制实现。在移动电压的方案中,最关键的指标和技术难点是boost升压输出的效率,因为锂电池充电电源一般来自220v市电充电器,不需要特别强调效率,而boost升压是将电池的电能输出给手机、平板,充电效率特别重要。以 10000ma时的移动电源为例,90%的效率与70%效率的boost充电电路,输出电能相差2000mah,从用户体验来看,效率低的移动电源发热严重,安全隐患也较大。boost电路主要有两种,一种为二极管续流boost,电路相对简单,一种为同步boost,电路相对复杂,对控制时序的精度要求高,过去几年由于需求旺盛,为了快速出货,大量方案均采用二极管续流的boost方案,价格战非常剧烈,因此,高端厂家开始转移到同步boost方案。
2.2 专用mcu的同步boost方案
移动电源专用mcu ht45f4m的方案是当前市场广泛采用的同步boost方案,具有电路简洁,效率高的特点,原厂提供的技术指标为:静态耗电小于10ua,实测放电转换效率最高超过91%(5v/700ma输出时)。锂电池保护机制:过流过压过温保护。其同步boost的原理图与二极管续流boost对比如图1所示。
图1 ht45f4m同步boost与通用mcu二极管续流boost对比
由图1所致可见,ht45f4m与通用mcu相比,主要特点是内置互补式的pwm输出功能,通过outl、outh的pwm互补时序,分别控制nmos、 pmos的通断,从而实现同步boost。我们实测过该方案的成品,效率与厂家提供的指标基本一致,与二极管boost方案相比,1a以上大电流工作时,其功率器件发热量低,效果差别明显,性能良好。
3.互补式pwm的ic设计实例
现由于ht45f4m与通用mcu的主要差异是互补式的pwm输出,如果设计一颗实现互补式pwm输出的asic,适当选择具有pwm输出功能的通用mcu搭配,也可以实现类似ht45f4m的功能。这种ic设计+通用mcu的方案可以广泛利用现有的大量mcu资源,更具灵活性,成本也有竞争力。
3.1 结构框图与时序图
互补式的pwm的结构框图与时序图如图2所示,由通用mcu产生pwm输出,输入asic,经延时时间插入电路,产生互补式的pwm输出,此pwm输出为 pwmp,pwmn两路,pwmp控制p-mos,pwmn控制n-mos。这两个mos管在充电时,用于控制充电电流;在放电时可用于控制放电电压。充电时,pmos导通的时间越长,充电功率越大。放电时,nmos导通的时间越长,放电功率越大。
图2 互补式的pwm的结构框图与时序图
3.2 asic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我们使用candence ide设计仿真了一颗asic,实现图2所示的互补输出,由mcu提供pwm信号,通过延时和组合逻辑实现图2所示的pwm互补输出时序。图3所示为 pwm与pwmn时序的仿真结果,图中电压峰值低者为来自mcu的pwm信号,电压峰值高者为pwmn信号,pwmn下降沿与pwm的上升沿几乎重叠,pwmn上升沿滞后于pwm的下升沿。时序上与图2所示一致。
图3 pwm与pwmn信号的仿真时序
图4所示为pwmn与pwmp时序的仿真结果,也是设计互补pwm输出最终需要的结果。pwmp的低电平信号被“包围在”pwmn的低电平信号中,也实现了图2所示的时序关系。这意味着“pmos仅在nmos关断期间开通”,因为在同步boost的电路结构中,pmos是低电平开通,nmos是低电平关断。
图4 pwmn与pwmp的仿真时序
图 4所示的波形同时表明,asic的设计实现了当nmos关断的时候,pmos滞后dt1时间开通,当pmos关断dt2时间后,nmos开通,这意味着 “nmos仅在pmos关断期间开通”。可见,pmos与nmos都在对方关断后导通,两个管不会同时导通。当nmos导通时,电能转化为电感线圈的磁场能,当nmos关断后,磁场能转化为电能,与电池电压叠加,通过pmos管输出,于是,电路实现了同步boost升压功能。
3.3 开关损耗
当 nmos关断后,在pmos管还未导通的dt1时间内,boost电压通过其pmos管的体二极管输出,因体二极管的压降较大,这会带来功率损耗,但由于 mos管开关时间在几十纳秒以内,因此在整个导通周期内损耗不大。恰当设计asic的延时时间,通过asic的option pin脚使延时时间长度可变,并选择合适的mos管,即可使dt时间略大于pmos管的开关时间,保证两个mos管不会同时导通,并减少开关损耗。
与肖特基二极管相比,由于pmos的导通电阻低,管压降小,从而提高了效率,理论上肖特基的压降约为0.3v,在5v/1a输出时,肖特基上浪费的功率约为 0.3v*1a=0.3w,约为输出功率的6%,这样,若不计mos管的导通电阻与开关损耗,理论上同步boost效率比二极管续流高约6%,常用的低压功率nos管如8205a或p2804nvg在1a电流时导通电阻只有几十毫欧,开关时间只有几十纳秒,所以实测结果显示同步boost方案的效率提高明显,功率器件发热较低,与理论分析相符。
3.4 竞争力与成本
除了肖特基外,电感,导线,电路板走线都会发热,因此输出电流500ma以上时,二极管boost的移动电源很难做到90%以上的效率,而同步boost较容易达到,对于大容量移动电源而言,两种方案因效率产生的电池成本差别非常大,并且同步boost移动电源本身因发热而产生的温度上升幅度很小,因此,容量越高、电流越大的移动电源,在技术指标、成本和用户体验三个方面,非同步boost方案越缺乏竞争力。由于不同mos管的开关导通时间不同,asic的延时时间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延时门的数量来调节。经测算,在0.5um工艺下,不计pad时,layout的面积小于0.4mm^2,成本很低。
4. mcu选型及软件流程说明
使用通用mcu的pwm驱动boost升压,实现移动电源方案,在mcu选型时,其pwm的输出频率最好在100khz以上,否则需要很大的电感和滤波电容,mcu应当有8bit以上的ad能力。我们分析过holtek、海尔、义隆、sonix、芯睿等消费电子常用的mcu资料,均有可以达到这一要求的通用mcu型号。
移动电源软件流程主要包含三部分:主循环,充电管理,放电管理等。我们分别使用过***holtek的ht46r066、海尔的hr6p71、芯睿的mk7a22p三种mcu,实现了由mcu的pwm驱动的移动电源方案,以下流程经实际验证是可行的。
4.1 主循环
外部电源接入时,进行充电管理;外部负载接入时,进行放电管理。按键按下时进行led电量显示,按键长按时打开手电筒功能。在整个充放电过程中进行温度检测保护,在整个充电过程中保持led输出。放电时若超过10秒无按键,则进入到低功耗模式,关闭led。
4.2 充电管理
充电管理主要功能为:当电池电压小于3v时,进行涓流(1/10c)充电;当电池电压在3v-4.2v时进行恒流充电。当电池电压大于4.2v时,进行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电流小于1/10c,此刻认为电池充满,用于电量显示的led全亮。
4.3 放电管理
放电管理主要流程为,产生pwm信号驱动boost升压,由mcu的ad pin检测输出电压,当输出电压低于5v或高于时,改变pwm的占空比,控制boost升压的幅度,实现恒压。通过串联在输出电路上的电阻,检测电阻压降的ad值,改变pwm占空比,实现恒流输出和限流保护。如果mcu的ad位数小于10位,也可采用软件算法限流,实际测试可用,但控制电流的精度较低。
5.结语
相对二极管续流的非同步boost方案,同步boost的移动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突出优点,理论及实测都充分证明这一优点,因此它将会成为消费电子市场中移动电源的主流方案。本文提出了一种ic设计结合通用mcu实现的同步boost方案,并进行ic设计仿真,达到预期结果。与专用ic相比,可充分利有现有 mcu资源,方案选择灵活、成本也具有竞争力,相信这种形式的方案将在市场占有其一席之地。

怎样制作一个pcb板
串口通信调试软件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车联网发展更进一步新一代智能化车联网云平台“哥伦布计划”的介绍
电动摩托车的充电隐患该如何解决
2023云栖大会上全球首个李白数字展带你重温当年意气少年
结合IC设计和通用MCU实现同步Boost移动电源
发电机调节器怎么接线_发电机调节器作用
恩智浦推出全新的灵活数字LED驱动器IC平台
华为“生存战关键一环”,台积电:不会断供华为
英国将推出世界首个修路AI机器人
工业控制中PLC的主要抗干扰措施
PXI硬件和NI LabVIEW设计软件的平台重新定义了传统的测试途径
电弧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什么是示波器的触发模式?示波器如何选择和使用?
区块链隐私交易的三种常见方法介绍
CMOS集成纳米打印高神经元密度近红外推理感知器
新风光G72系列高压变频器应用案例
德国2月新车销量:特斯拉下降了37%,雷克萨斯大幅增长
人工智能领域,成为新的独角兽和准独角兽公司的集中地
ldc1000传感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