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mid的理想与现实
2007年4月,intel首次向业界推出了其最新处理器芯片atom,并提出了基于该芯片的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产品概念。在随后至今的一段时间内,intel联合产业链合作伙伴进行mid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显然,intel大力推广mid产品,是为进一步扩大其处理器产品销售。这些年,intel也一直在处理器市场上书写传奇,从180nm、135nm到90nm、65nm、45nm甚至32nm、18nm;从单核到双核、四核乃至多核,intel通过不断创新使得其处理器性能得到提高、工艺得到改善,并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市场回报,同时也不断推动着整个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然而,随着工艺物理极限的接近以及处理器芯片需求的变化,特别是市场对传统pc需求的日渐饱和以及因此带来的处理器芯片市场增长放缓、利润趋薄,intel在处理器产品上面临的挑战开始逐步升级。intel处理器的业务转型、新兴市场挖掘迫在眉睫。
如果说产品性能和工艺的提高是intel处理器业务的纵向提升,那么近几年,intel umpc、desktop、classmate pc以及mid等一系列产品和概念的提出则可以看成是intel在处理器业务上的横向探索:通过不断挖掘细分市场需求,intel正试图从终端产品的具体性形态入手,开发与终端产品匹配的处理器芯片,从而丰富其产品线,进而实现以终端产品销售增长推动其处理器产品市场增长的目标。
作为intel新兴市场挖掘的最新武器,mid自然被寄予厚望。然而面对市场对umpc、classmate pc等已经上市产品的平淡甚至冷淡反应,mid也因此肩负了更加重大的责任和意义:若能取得如期的市场效果,mid将真正成为intel处理器产品横向发展的重要突破,intel处理器业务也将在新的坐标维度上得到真正拓展,产业界亦将继续在intel的引领下向前发展。在这一点上,与其将mid看成是一个新产品,倒不如说它是intel处理器业务转型理想的新尝试。
然而,mid产品的现实状况究竟如何?它是否能真正不负intel所望?
从产品本身来看,mid强调的是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应用,这也因此对无线互联网环境提出较高要求,然而全球特别是我国无线互联网建设的现状却依然不容乐观:截至2007年底我国wifi热点数不足一万个;gprs带宽的限制制约了它的互联网体验;而实现移动互联网体验最佳的网络接入方式wimax在近期内还很难实现规模化应用。此外,mid便携性对atom芯片能耗的挑战还在继续:目前mid样机待机时间不足6小时,与智能手机等便携设备还相距甚远。而软件兼容、网络内容提供等方面的完善仍需时日:出于成本考虑,未来大多数mid将采取linux等开源操作系统,而linux下配套应用软件及网络内容提供的开发还需时间。如此,产品软硬件性能突破及应用环境改善成为mid发展需要跨越的第一道门槛。
intel生态链一直是intel产品推广的重要保障,然而,不容忽略的是,直到mid提出近两年的今天,曾积极表示进行基于intel atom mid开发的联想、三星、华硕、方正等pc厂商和华旗等消费电子厂商中,仅华旗在今年7月进行mid新品发布,且目前尚未进行批量生产和上市销售,之前热情较高的联想却一直没有动静。原因何在?不难理解,对于以华旗为代表消费电子厂商,在mp3/mp4市场日渐衰退、gps尚处混战的今天,任意一种新产品都是机会,mid刚好是任意之一。而作为mid推广主力军,pc阵营的行为也合乎情理——mid与笔记本市场中最近兴起的小尺寸、便携式笔记本等产品在功能、特点和消费者定位上具有较大重合,它的出现将可能分流该类pc产品市场,因此在短期内依靠mid不仅不能扩大市场,反而还将使得相关pc厂商研发和运营成本的增加,得不偿失或许成为pc厂商的重要顾虑,而这样的顾虑直接导致了众多pc厂商对mid产品市场的浓重观望情绪。mid产品推广在产业链上游遭遇困境。
与此同时,威盛、nvidia以及arm阵营厂商等各路力量都已开始对mid进行战略关注,并正积极优化各自芯片产品以更符合mid产品应用和发展需要。在这种形势下,时间是金钱的等式仍然成立,intel阵营mid产品如不能尽快取得突破,intel自身及产业链上合作企业所作的前期推广和付出也将付诸东流。
是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从来都不是平坦大道,在突破现实障碍的途中,不仅需要巨大的投入,更需要敢于追求理想的勇气。可以预见,intel mid的发展还将不断面临新的挑战,产品最终是否成功还有待市场检验,但intel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为之付出的努力值得尊敬。
作者: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中心 方圆
基于80C188微处理器和耦合模式实现ISA卡的ISDN接口的软硬件设计
科创板分立器件第一股,银河微电正式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
常用音乐集成电路
英特尔、鸿海双强联手拼5G
又一SiC车型上市,首发订单破10000辆
英特尔MID的理想与现实
工控机为提升其散热性能都有哪些方法
4月11日新款MateBook X Pro“冲刺来见”,你准备好了吗?
人脸识别系统常见的三大应用领域
新型微管泵可以长距离输送水滴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还宣布鸿蒙OS开源
DiscoArt 如何自动绘制艺术画
台湾运营商都获5G特许牌照,计划2020年完成建设1万个5G基站
锂电池主要有哪几类?
三星抢下英伟达7纳米GPU订单 提出的价格较台积电便宜
龚在研:汽车行业当下正处于车内智能化系统的3.0时代
韩国三星或失半导体第一宝座 索尼重回VR市占率第一
温度变送器的校准测量方法
3D数字孪生编辑器具备哪些优势?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