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良知犹存
转自:羽林君
1
cpu的硬件最小原子
计算机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发展到现在有八十多年了,我们现在开发应用以及很少会涉及到底层的部分,硬件设计的电子专业在学校里面会学习模电数电这两门课,今天的第一部分就从这里说起。
一般我们不考虑物理的硬件底层的实现逻辑,但是为了后续的机器码的介绍,这里开始介绍cpu的基本组成部分。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cpu是无数的晶体管组成,一块很小的cpu用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上百万个元器件,那么最早电脑是啥样的呢?感谢crash course computer science的视频,下面有很好照片都是从她的视频中截取。以及感谢《code》,好多资料也是从此书得来。
最早的计算机,它有76万5千个组件,300多万个连接点和大约804公里长的用线,这个是真的大,而且它的核心控制还是用继电器实现控制逻辑的。
此外,它的性能相较于于现在的电脑来说简直微不足道。
好了言归正传,我们直接介绍现在计算机中的cpu组成,之前用继电器、电子管进行控制计算,这些基本的元器件使得计算机体型庞大,后来半导体的出现,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大大减小。没有使用半导体的时候,科学家使用继电器等进行控制电路的开关,控制电路电流的高和低,通过布尔代数组合形成我们现在经常说的逻辑门,继而实现数据的控制。
如上图所以它会出现如下情况
这其实就是一个简单开关的与门(and)电路,所有的变量输入是1的时候,输出才为1。相应的还有非门、或门、异或门等。
那么半导体是如何做到的呢?下面所示是三极管变化而成的与门(and)电路,通过两个三极管连接(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可以百度一哈),实现逻辑。
这是非门(not),输入1输出位0,输入位、为0输出为1.
这是或门(or),只有a、b两个同时输入0的时候,输出才为0,其余都为1.
这是常用的逻辑门的图形表示以及真值表显示,最后一栏为真值表显示,其中a、b为输入,f为输出。
基于这些逻辑的组合我们可以变成最小的11位二进制逻辑的加法器,1bit的数据锁存器,再扩展为8位加法器,256m存储器。
2
cpu的模块组成过程
讲完了cpu组成的最小原子结构,接下来我们抽象出来了逻辑门进行
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下cpu的基本架构
一块完整可以执行程序cpu功能部件,里面有基本的alu算数逻辑单元、控制单元、外部储存器(储存数据和程序)。
1970年发布的时候,它是第一个封装在单个芯片内完整的alu。
alu(算数逻辑单元)有两个单元:一个算数单元(加法器),负责计算机里的所有数字操作,例如加减法、增量运算等;一个逻辑单元,负责一些简单的数值测试,例如检测alu输出是否为零的的电路
加法器:
用单个晶体管一个个去拼,把这个电路做出来,到那时会很复杂很难理解。所以我们更高层面的抽象-逻辑门去实现(and、or、not、xor)。
下面这是一个1位的加法器:
二进制数的“和”可以由异或门得到,而“进位”可以由与门得到,所以可以把异或门和与门结合起来来完成两个二进制数 a和b的加法
ab只能输入0或者1,也就是这个加法器能算0+0,1+0或者1+1。
脱离具体的形状,我们可以把以上的一个加法器,抽象为一个符号用来显示:
然后我们在进行扩展,把八个全加器连接,这样就变成了一个8bit的加法器。每个全加器的进位输出都是下一个全加器的进位输入:
用一个抽象的框图进行表示,其中输入是a和b标识为从a0~a7及b0~b7。输出为和输出,标识为从 s0~s7:
这样我们就构造了一个简单8位的加法器。
逻辑单元:同样and、or、not、xor的执行,如下图一个简单的判断输出是否为0的电路
它用一堆or门检查其中一位是否为1,哪怕只有一个输入的bit(位)为1,但都会被被或门到最后一个not(非)门进行取反,所以只有输入的数字是0,输出才能是为1。
告诉alu执行加减法,下面图片里面的的v代表alu部分。
通过alu的flags进行判断,下面有三个标志一个是overflow(操作超出了总线宽度,设置为true(1))、zero(运算结果是否为零)、negative(运算结果第一位为1,则设置为true(1),表示为负数)
这就是alu中的一些单元,其实也是一大堆逻辑门巧妙连到一起。
此外我们还需要存储器(memory),如果alu计算出来数据丢掉那么数据也没什么用了,所以需要内存把数据保存起来,与alu一起组成cpu
之前的介绍都是单向顺序执行的电路,那有什么可以返回的电路呢,通过输出来控制影响输入。
进行and 、not、or组合,变成一个1位锁存器
输入ste为1,输出为1
输入reste为1,输出为0
如果设置和置位都为0,电路会输出最后放置的状态,所以它就保存住1bit位的数据
其中这样一个1位的锁存器,放入的动作叫做写,拿出数据的动作叫做读
为了好显示,我们使用再高一级别的抽象层,用下面的框图表示:
随着芯片锁存器大小的扩展,正常连接需要的线是非常之多,所以引入了矩阵方式:
为了将地址转化成为行和列 还要用多路复用器,这就是一个基本的sdram的组成结构。
sram dram flash nvram,大家功能上相似,但是用不同的电路储存单个bit的数据,比如使用不同的逻辑门、电容器、、电荷捕获或者忆阻器。但是根本上,这些技术都是矩阵层层嵌套,来储存大量的信息。
3
cpu的代码语言执行以及编程语言的变化过程
通过不同的逻辑门,我们逐渐搭建起了cpu的硬件部分,同时也抽象到了高层次的“微体系架构”,我们开始告诉cpu的模块进行操作,cpu里面都是101二进制数据,那怎么和cpu执行指令挂上钩呢?
最早执行机器使用就是穿孔卡片,通过穿孔卡片的特殊位置有没有穿孔,决定机器执行的不同步骤。
在计算机早期,程序员编程必须用机器码写程序,一般会在会在纸上写一个“高层次”的描述——伪代码,例如:从内存中获取当月销售额,再计算出税费。
这里展示一个简单范例代码,一段机器码 00101110。
首先这个机器码分为前四位和后四位,前四位代表操作码,后四位代表地址。
首先在指令表可以查到 0010 对应着执行指令是load_a 意思为从内存地址取出数据,放到寄存器a中。
cpu看到00101110是怎么执行的呢?
首先cpu有两个执行时候的寄存器:
指令地址寄存器,一个追踪器,负责追踪程序运行到哪里了;
指令寄存器,负责储存当前指令
其次,cpu执行指令有三个阶段: 取指令-》解码-》执行
取指令:负责把指令从ram中复制到指令寄存器中
如下所示:cpu把0010 1110放到指令寄存器中
解码阶段:负责解析复制过来的指令对应到操作码是哪个执行,先解析0010
load_a指令的工作:把ram里面的值放入寄存器a中
再解析后四位1110,为地址14
接下来通过控制单元进行选择确认是否执行load指令
当然控制单元也是由逻辑门连接起来的,这个时候需要一个电路,检查操作码是不是load_a对应的0010
执行阶段:当确认了执行的操作码,我们就开始执行
从地址1110(10进制14)读取出0000 0011的数据,因为是load_a指令,我们把该数据放进寄存器a,不操作其他寄存器
本次执行完成,然后我们就把“指令地址寄存器”+1,执行下一条命令,一直重复到代码结束。
如果我们遇到了例如加减运算时候,就可以用到alu了,数据寄存器把需要进行add的两个数据输入,然后在发送操作码给alu,alu开始执行最后输出到暂存的寄存器,关闭alu,最后再把数据放入正确的寄存器
除了执行动作,现代cpu还有时钟控制。很早的计算机都是用人工插拔来进行每一条指令的计算,但是对于现在的cpu执行频率来说,人工是做不到这样的速度,所以现在cpu里面有专门的时钟进行管理cpu的节奏,来告诉cpu要取指令-解码-执行。类似于练习乐器时候使用的节拍器一样。
前面介绍程序运行时候我们是假设程序已经在内存里面了,但实际上程序储存的位置不在内存,并且需要在执行时候加载到内存里面。只要内存足够,不仅可以储存要运行的程序,还可以存程序需要的数据,以及运行程序时候产生的新数据。
不过早期编程都是专家活,不管是全职还是技术控,都需要非常了解底层硬件,要懂操作码、寄存器等才能写程序,所以编程很麻烦,哪怕是工程师和科学家都无法完全发挥计算机的能力
所以程序员开发出了一种新语言,更高层次,更可读性,每个操作码分配一个简单的名字——助记符。助记符后面紧跟数据,形成完整的指令。这样程序员就不用0和1去写代码,可以用load jump等助记符开始编程,这就是汇编。前面我们讲过这些助记符,应该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是cpu是只能识别二进制的,所以程序员又写了二进制程序来帮忙,它可以读懂文字指令,自动转化成二进制指令,这个程序就叫做——汇编器。
汇编器读取用汇编语言写的程序,然后转成机器码。load_a 14 是一个典型的汇编代码。
发展到现在,就英特尔的cpu 酷睿i7有上千种指令和指令变种,长度从一个字节到15个字节。
fortran,是ibm1957年发布的语言,而主持fortran的项目的总监john backus说,他只是因为懒,所以就开发了新的语言,是的大部分新程序的开发是因为更高效率的开发,把一个月的开发时间编程一周,在变成一天。
就fortran使用效果来说,确实也达到了,平均fortran写的程序要比同等的汇编写的代码少二十倍。然后fortran编译器会把fortran代码转为机器码。
然后陆续新的语言不断产生,60年代有algol、lisp和basic等语言;70年代有pascal、c和smalltalk;80年代有c++、objectivs-c和perl;90年代有python、ruby和java;2000开始出现swift、c#、go。未来语言还会越来越多,新的语言用新的平台和新的技术,让我们可以快速的开发使用。
贸泽荣获Bourns颁发的2018年度最佳电子商务分销商荣誉
可穿戴设备中传感器是依靠什么分类的
海信中央空调携“智慧空气”战略登场AWE2019 三大看点加持智慧家居
在进行PCB原理图设计时需要做好哪些前期工作
iphone8什么时候上市?iphone8最新消息:iPhone 8最新实机爆光,网友:震撼!扔了安卓,就买它!
cpu的程序是如何运行起来的
Gartner发布七大安全与风险管理新兴趋势
温湿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锂电池使用小百科
自激式超声波驱动线路板方案在水槽洗碗机中应用
pcb板设计用啥软件较好
三星Galaxy S III/Note II升级Android 13
5G+VR科技怎样在音乐领域赋能
数据中心可靠性分级及布线冗余问题
区块链交易和支付宝之间存在什么区别
阿里巴巴达摩院自研AI芯片 助推中国芯
周正宇博士就任炬力集成新首席执行官
sip中继是什么意思
fireflyCORE-PX30-JD4编译 Ubuntu 固件简介
什么是屏幕保护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