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烧写的三种方式解析

为什么叫烧写呢?
早期一般是将调试好的单片机程序写入到rom、 eprom中,这种操作就像刻制光盘一样,实在高电压方式下写入,prom是一次性写入,存储内部发生变化,有些线路或元件就被烧断,不可再恢复,所以叫做烧写,eprom可以使用紫外线将原来写入的内容擦除,重新烧写,目前大量采用eeprom,是可以电擦写的存储器。
单片机启动时会直接运行这些芯片中的程序,完成既定的功能。
所谓烧写,其实就是对单片机中的rom进行擦写。现代工艺下,rom已经可以进行多次擦写,但在早期,rom只能一次性设计好,例如早期的plc,把二极管上的丝烧了后就永久编码出1。而我们知道,单片机程序经编译连接后传给机器便是机器语言,简而言之就是一大堆1和0。在少些过程中,我们将烧不烧一大堆mos管和bjt的丝或连不连上通道来表示这些1和0。
烧写的三种方式:
1.把单片机当做一个rom芯片,早期的单片机都是如此。将单片机放在通用编程上编程时,就像给28c256这样的rom中写程序的过程一样。只是不同的单片机使用的端口,编程用的时序不一样。
2.像at89s52或avr单片机一样,在单片机上有spi接口,这时用专用的下载线将程序烧写到单片机中。这时不同的是,单片机的cpu除了执行单片机本身的指令之外,还能执行对rom进行操作的特殊指令,如rom擦除、烧写和校验指令。在编程rom时,下载线先通过传输这些指令给cpu执行 (擦除rom、读入数据、烧写rom、和校验rom),这样完成对单片机的rom的烧写。此外,现在普遍使用的jtag仿真器也是这样,单片机的cpu能执行jtag的特殊指令,完成对rom的烧写操作。
3.引导程序,即单片机中已经存在了一个烧写程序。启动单片机时首先运行这程序,程序判断端口状态,如果符合“要烧写rom”的状态存在,就从某个端口(串口、spi等等)读取数据,然后写入到单片机的rom中。如果没有“要烧写rom”的状态,就转到用户的程序开始执行。像avr单片机的 bootloader方式、stc的串口下载方式,还有其他单片机的串口编程等等都是这样。


G-MRCO-016磁传感器非接触测量技术
三星要用S8,来证明哥还是哥!
整个PCBA制造的环节中波峰焊的工艺流程较为重要
智能楼宇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优势及特点分析
基于离轴成像光学系统的设计
单片机烧写的三种方式解析
苹果AirPods Pro 2将在秋季发布会亮相
【科普】注射器密合性正压测试仪原理
360儿童手表8X体验 到底怎么样
豪威科技发布首款搭载Nyxel技术的汽车图像传感器
STM32速成笔记(9)—RTC
高压隔离探头具体怎么使用?
人机交互的内容有哪些_人机交互主要研究什么
NEC推新款手机芯片 支持1080p视频拍摄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功能和应用
面向汽车应用的AUTOSAR设计技巧
海辰储能将为Perfect Power供应1GWh的先进储能产品
大数据企业中昌数据发布2022第一季度报告
Forrester: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市场,移动营销却慢人一拍
是否真的可信霍金,再言人工智能机器人继续持续发展下去或将取代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