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面板与铝制边框的完美结合,即使发布近10年,iphone 4依然被大家公认为最美的iphone。借助于iphone 12,苹果实现了一次华丽的文艺复兴,将iphone 4的美感重现于iphone 12。
iphone12一改大家熟悉的圆润风格,回归到了类似iphone4/5时代的直角边框设计,造型硬朗。之前有很多网友猜测,这种设计造型是为了致敬早期作品,或者是专门打造的复古风。iphone12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其超视网膜xdr显示屏,6.1英寸的屏幕采用了定制化的oled面板,分辨率达到2532 x 1170,460 ppi,观感上屏幕显示更加清晰锐利,iphone12支持原声杜比世界和hdr10标准,或许,也兼而有之。
外观最大的改变就是前后面板玻璃由原来的盖在中框上变成了镶进了中框里面,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前后面板的玻璃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当然手感上会有一些牺牲,但这种手感变化并不明显。在前后面板玻璃的耐用度上,新设计配合苹果与康宁合作的新工艺,理论上要比上一代好很多,至于实际情况,需要得到时间的检验。
超瓷晶玻璃是面子,而xdr超视网膜屏幕是里子。iphone 12的发布意味着iphone年度升级产品线终于全系标配oled屏幕,在挖掘了lcd视网膜屏幕全部的潜力之后,更加先进、优秀的oled将在前辈的优良表现之下继续奋力前进,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视觉感受。
iphone 12全系标配了a14仿生芯片,这是苹果的首款5纳米制程芯片,根据苹果官方公布的a14仿生芯片数据来看,芯片内部集成118亿个晶体管比7nm芯片增加了40%,iphone一年一发布,最绕不开的自然是性能表现,虽然苹果官网并没有详细阐述a14仿生芯片的性能提升,而是重点介绍了ai算力。但iphone 12相较前代的性能表现如何,依然让我们关注。
iphone 12的拍照组件表面看来升级不大,仍然使用了后置两枚摄像头的组合,但这次iphone 12使用的cmos面积比上代产品增大了27%。而iphone 12 pro max使用的cmos的面积增大了47%,并增加5倍变焦,像素尺寸增大到了1.7微米。同时增加了激光雷达技术,让对焦速度有了巨大的提升。
这一次iphone 12在相机的硬件上并没有做出明显升级,主要是后置广角镜头改为七镜式镜头、光圈从ƒ/1.8 增加到ƒ/1.6,但就实际的体验来说,还是能够发现有很大不同的,细节上有一定的变化。
总体上说,今年的iphone12还是是带来了很多惊喜,外形轻薄,性能、拍照对于大部分普通用户都是足够的,售价也相对便宜,因此很可能会成为今年iphone12系列的出货主力。从选择到购买,iphone 12终究还是吸引了我。通过两周时间的体验,我发现这款手机有着众多的优点,比如吹爆的直角边框设计,还有相对更好的信号、出色的手感以及更强大的影像系统等,都是果粉们可以选择换代的理由。
取消充电器和耳机,苹果永远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就像当年率先取消耳机孔,苹果再一次遭到全世界网友的批评指责。按照苹果的说法,大多数消费者家里都有闲置的充电器,继续在产品里附带充电头并不会给消费者带来实际意义。但如果苹果因此将充电器与耳机从产品包装里优化掉,就可以每年减少大量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听起来苹果说的头头是道,但仔细分析iphone 12里的配件内容和最近几年苹果在充电技术上的落后,就可以发现消费者需要为此付出的代价要比想象中更多。
日常拍照iphone12的照片对焦准确,双击放大各种细节仍然十分清晰,色彩还原准确,更是体现出苹果在摄像头调校方面的功力。夜拍真的可以称得上惊喜,即使光线很暗的情况下,依然能拍出清晰的照片,弥补了此前产品的弱项。
总体而言,iphone 12是一款优点很明显,缺点也很明显的机型。具体来说,iphone 12具有非常优秀的屏幕素质,处理器性能和系统流畅性一流,5g支持频段广泛,更加轻薄,拍照画质优异,工业制造优秀。
在Zynq SoC上实现裸机(无操作系统)软件应用方案
Fortive以14.5亿美元现金收购 EA
过分了啊, 小米电视关机还得看30秒广告才行?
ICer这5种bug你是不是经常遇到?
2018年物联网巨头们的发展现状如何
iPhone 12相较前代的性能表现如何?
AI+5G+智能边缘三者交织,推动智能应用发展
蜂鸣器的种类_蜂鸣器的电路符号_蜂鸣器的电压
“傲慢与偏见”陷阱:对女性不平等的工程行业
锂电池热失控气体产生原因、分析方法
全球首条5G-A车联网全要素验证示范路线上海开通
Gartner再度调低2011全球半导体营收预测
Python的函数式编程介绍
led电源驱动ic方案:SM7015支持12V/18V输出电压
关于AWS碰撞预警系统技术简介
温度仪表常见故障及其原因分析
源创通信BPI-R1 开源智能路由器介绍
华为与涪陵深度融合发展,云+AI+5G助力工业互联网企业数字化转型
倍捷连接器:打通民航飞机的经脉
如何在自动驾驶汽车研发中权衡可靠性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