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内核启动参数
linux的内核参数是以空格分开的一个字符串列表,通常具有如下形式:
name[=value_1][,value_2]。。。[,value_10]
比如你在启动时设置参数name=a,b,c,d,内核搜索bootsetups数组,如果发现“name”已注册,则调用“name”的设置函数如name_setup(),并把a,b,c,d传递给name_setup()执行。
所有型如“name=value”参数,如果没有被上面所述的设置函数接收,将被解释为系统启动后的环境变量,比如“term=vt100”就会被作为一个启动时参数。
所有没有被内核设置函数接收也没又被设置成环境变量的参数都将留给init进程处理,比如“single”。
1、init=。。。
设置内核执行的初始化进程名,如果该项没有设置,内核会按顺序尝试/etc/init,
/bin/init,/sbin/init, /bin/sh,如果所有的都没找到,内核会抛出 kernel panic:的错误。
2、nfsaddrs=。。。
设置从网络启动时nfs的启动地址,已字符串的形式给出。
3、nfsroot=。。。
设置网络启动时的nfs根名字,如果该字符串不是以 “/”、“,”、“。”开始,默认指向“/tftp-boot”。
以上2、3在无盘站中很有用处。
4、no-hlt
该选项仅当定义了config_bugi386时才能用,一些早期的i486dx-100芯片在处理“hlt”指令时会有问题,执行该指令后不能可靠的返回操作系统,使用该选项,可以让linux系统在cpu空闲的时候不要挂起cpu。
5、root=。。。
该参数告诉内核启动时使用哪个设备作为根文件系统。比如可以指定根文件为hda8:root=/dev/hda8。
6、ro和rw
ro参数告诉内核以只读方式加载根文件系统,以便进行文件系统完整性检查,比如运行fsck;rw参数告诉内核以读写方式加载根文件系统,这是默认值。
7、reserve=。。。
保留端口号。格式:reserve=iobase,extent[,iobase,extent]。。。,用来保护一定区域的i/o端口不被设备驱动程序自动探测。在某些机器上,自动探测会失败,或者设备探测错误或者不想让内核初始化设备时会用到该参数;比如: reserve=0x300,32 device=0x300,除device=0x300外所有设备驱动不探测 0x300-0x31f范围的i/o端口。
8、mem=。。。
限制内核使用的内存数量。早期bios设计为只能识别64m以下的内存,如果你的内存数量大于64m,你可以指明,如果你指明的数量超过了实际安装的内存数量,系统崩溃是迟早的事情。如:mem=0x1000000意味着有16m内存,如果是 mem=0x6000000,就是96m内存了。
9、panic=n
默认情况,内核崩溃--kernel panic 后会宕机而不会重启,你可以设置宕机多少秒之后重启机器;也可以在/proc/sys/kernel/panic文件里设置。
10、reboot=[warm|cold][,[bios|hard]]
该选项仅当定义了config_bugi386时才能用。2.0.22的内核重启默认为cool reboot,warm reboot 更快,使用“reboot=bios”可以继承bios的设置。
11、debug
linux的日志级别比较多(详细信息可以参看linux/kernel.h),一般地,日志的守护进程klogd只把比debug级别高的日志写进磁盘;如果使用该选项,klogd也把内核的debug信息写进日志。
12、profile=n
在做内核开发的时候,如果想清楚的知道内核在什么地方耗用了多少cpu的时钟周期,可以使用核心的分析函数设置变量prof_shift为非0值,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一种是在编译时指定,另一种就是通过“profile=”来指定; 他给出了一个相当于最小单位--即时钟周期;系统在执行内核代码的时候, profile[address 》;》; prof_shift]的值就会累加,你也可以从 /proc/profile得到关于它的一些信息。
13、swap=n1,n2,n3,n4,n5,n6,n7,n8
设置内核交换算法的八个参数:max_page_age, page_advance, page_decline,page_initial_age, age_cluster_fract, age_cluster_min, pageout_weight,bufferout_weight。
14、buff=n1,n2,n3,n4,n5,n6
设置内核缓冲内存管理的六个参数:max_buff_age, buff_advance, buff_decline,buff_initial_age, bufferout_weight, buffermem_grace。
在linux中,给kernel传递参数以控制其行为总共有三种方法:
1.build kernel之时的各个configuration选项。
2.当kernel启动之时,可以参数在kernel被grub或lilo等启动程序调用之时传递给kernel。
3.在kernel运行时,修改/proc或/sys目录下的文件。
这里我简单讲的就是第二种方式了,kernel在grub中配置的启动参数。
首先,kernel有哪些参数呢? 在linux的源代码中,有这样的一个文档documentation/kernel-parameters.txt,它介绍了kernel的各个参数及其意义。
其次,kernel启动参数以空格分隔,而且是严格区分大小写的(如:mem和mem是不一样的)。
再次,对于module特有的kernel参数写法是这样的,[module name]。[parameter=xx],例如,igb.max_vfs=7这个kernel启动参数的效果就是相当于这样来动态加载module: modprobe igb max_vfs=7
另外,kernel是怎样处理这些启动参数的呢? 启动参数通常是这样的形式: name[=value_1][,value_2]。。。[,value_10]
“name”是关键字,内核用它来识别应该把“关键字”后面的值传递给谁,也就是如何处理这个值,是传递给处理进程还是作为环境变量或者抛给“init”。值的个数限制为10,你可以通过再次使用该关键字使用超过10个的参数。 首先,kernel检查关键字是不是 ‘root=’, ‘nfsroot=’, ‘nfsaddrs=’, ‘ro’, ‘rw’, ‘debug’或‘init’,然后内核在bootsetups数组里搜索于该关键字相关联的已注册的处理函数,如果找到相关的已注册的处理函数,则调用这些函数并把关键字后面的值作为参数传递给这些函数。比如,你在启动时设置参数name=a,b,c,d,内核搜索bootsetups数组,如果发现“name”已注册,则调用“name”的设置函数如name_setup(),并把a,b,c,d传递给name_setup()执行。 所有型如“name=value”参数,如果没有被上面所述的设置函数接收,将被解释为系统启动后的环境变量,比如“term=vt100”启动参数就会被作为一个启动后的环境变量。所有没有被内核设置函数接收也没又被设置成环境变量的参数都将留给init进程处理,比如“single”。
软件子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层次与关联,怎样相互识别、配置与加载?
一、系统启动流程
bootloader(uboot) ————》 linux kernel(uimage) ————》 rootfs(init) ————》 applications1
二、启动环境配置
uboot环境变量: printenv setenv saveenv tftpboot nand read/write …等等
baudrate 115200
bootdelay
bootcmd :在uboot命令行中输入boot或bootd运行bootcmd变量指定的命令进行启动
ipaddr, serverip, ethaddr,gatewayip
bootargs
bootargs内核启动参数:
root, rootfstype, nfsroot
root=/dev/nfs nfsroot=nfsserver:path
root=/dev/mtdblock2
mtdparts: mtdparts=mtd-id:@(),@()
mtdparts=s5pv210-nand:1m(boot),5m(kernel),80m(rootfs),426m(usrfs)
要想这个参数起作用,内核中的mtd驱动必须要支持,即内核配置时需要选上
`device drivers ---》 memory technology device (mtd) support ---》 command line partition table parsing`
rootfstype=jffs2/yaffs2/squashfs/ubifs/…
ip:使用nfs时必须进行设置
ip=ip addr
ip=ip addr:server ip addr:gateway:netmask::which netcard:off
init, console
mem 限制linux内核的使用内存 mem=128m
三、启动参数设置:在uboot命令行中输入以下内容:
系统起来以后,可以敲 cat /proc/cmdline 来查看内核启动参数
总结:
1. 收集信息:flash类型与分区(nand/nor/spi.etc), 内存大小, 根文件系统类型,网络参数等(参考sdk开发手册)
2. 配置参数:setenv bootargs ‘…’;saveenv;
3. 测试参数:确保内核镜像可以成功加载,必不可少的步骤
中材科技发布业绩快报 锂电隔膜产能接近10亿平米到2021年上半年产能将达15亿平米
Omniverse 资讯速递 | SIGGRAPH 亮点抢先看、相关赛事、应用案例与创作者故事、教程视频等你来解锁!
聚合物锂电池的制造的过程和主要步骤
丰田皇冠没有停产,摇身变SUV?
曝京东方OLED屏出现漏光问题 计划延误
linux内核启动参数设置
树莓派的六种HAT组件介绍
玻利维亚与印度签署贸易协议 扩大锂电池业务
人工智能系统有巨大的潜力有和益方面
5g测试的五个要点有哪些
魅族商城上架iPhone12 Pro/Max 联发科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出炉
软性心脏辅助机器人 单侧心脏衰竭病患福音
UWB矿用定位系统方案配套硬件设备煤安保障
压敏电阻工作原理
促进汽车行业生长内生动力,优化供应商管理模式
智能镜面显示屏让我们的生活迎来了新的变化
华硕ROG玩家国度与NVIDIA联合打造专业竞赛屏
自动化支持IoT的HVAC系统测试的最佳方法
香港移动实现远程医疗或智慧工厂等工业级应用
盛群半导体开发出HT82V46高速CCD/CIS模拟信号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