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5g网络创新研讨会”上,中国信科集团大唐移动5g应用业务线总工程师张岩指出,5g的一大特色就是在垂直行业当中的应用,而车联网将是5g技术率先应用的领域。大唐移动在业界最早提出lte-v2x概念和技术框架,近年来不断推出面向5g车联网的业务应用并驱动智能网联车辆产业发展。
5g是当前通信业最热的话题,围绕5g三大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低功耗大连接(mmtc)、低时延高可靠(urllc)三大典型应用场景,衍生出包括赛事 / 大型活动、教学培训、景点导览、视频监控、网联智能汽车、智能制造、智慧电力、无线医疗、智慧城市和产业园区等十个领域。
张岩指出,车联网将是5g技术率先应用的领域,而5g/c-v2x两项技术是助力汽车网联化发展的关键。据悉,车联网所需的大数据传输,需要低时延,高传输速率,以及对网络的控制功能等要求,只有5g才能满足。同时,基于蜂窝技术的c-v2x技术使汽车能与周围的其他车辆及所有相关事物进行通信,增加感知范围、降低感知成本,进而提升交通效率。
据悉,5g将为网联汽车带来四大变化,第一、增加感知范围,5g是车辆网联化发展的关键技术。可提前获取城市范围内的关键道路、路口、车辆、行人、信号灯状态等信息,感知更精准,可有效保障行车安全。
第二、降低感知成本,网络辅助方式,可有效降低单车高精度传感器(高精度雷达等)的部署数量和成本,降低非视距、恶劣环境下的感知成本。
第三、提升交通效率,通过网络让车辆与道路实时联动,可以增强道路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效率。
第四、丰富网联应用,包括远程驾驶,编队行驶,自动泊车。车速引导、路况精准提醒,高清视频实时分享等。
张岩称,当今打造无人驾驶终极目标主要两条路,一是聪明的车,二是聪明的路。聪明的车就是要打造单车智能,通过给单车加装感知器件、摄像头等打造一个聪明的车。但是仅单车不够,第二个阶段就是要打造一个聪明的路,可通过mec+v2x网联打造一个无人驾驶的终极目标。
张岩介绍,在网联方面,主要为三个阶段——互联互通、感知协同、决策控制。“只有把车跟路,车跟车、车跟网联在一起才能打造一个互联互通的网络环境,才能获取网络数据,利用这些网络数据做大规模运算达到车联网的决策控制。”
2018年,大唐移动首次提出面向智能网联车辆的“三网融合5g智能网联解决方案”,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张岩称,三网融合5g智能网联解决方案,是单车智能与网联智能融合的产业趋势与必经路径。“三网”指的是车内网、车际网以及车云网。“三网融合解决方案”是将“云、管、端”三者跨界结合为车云互联网、车际v2x专网以及车内智能网解决方案。
据悉,目前,国内智能网联以c-v2x为主,而车联网c-v2x标准已明确,支持后向演进。据悉,lte-v2x标准由大唐牵头于2013年提出,并推动纳入3gppr14版本。lte-v2x是5g第一个阶段车联网标准,支持后向演进到nr-v2x。r14 lte v2x,支持基本的道路安全业务。r15 lte ev2x,支持更高级的v2x业务,如半自动驾驶等。r17 nr v2x,是lte-v2x的增强和补充,计划2020年完成;支持自动驾驶及未来车联网需求。
“大唐担任了3gpp r14 lte-v2x、r15 lte-ev2x项目负责人,与业界共同推动c-v2x标准化工作。” 张岩透露。
据悉,大唐已在多地共同开展智能网联应用,在上海、重庆、长春等地的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以及v2x测试示范区,都广泛部署了大唐移动c-v2x系列商用产品,包括路侧单元(rsu)、车载单元(obu)等,经过测试均稳定可靠。大唐移动已具备完善的车联网产业链,尤其在车载v2x终端、安全/高效交通管理、智能车辆感知、应用大数据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在演讲最后,张岩表示,大唐移动将不遗余力携手各方合作伙伴探索c-v2x商业模式,并推动运营商、车企、行业业主、交通管理、应用服务商等合作伙伴,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共赢之轮”的产业生态。
汽车悬架底盘部件自动化生产线3d检测蓝光三维测量自动化设
老罗自嘲自己是互联网时代的第一代网红
码垛机器人在流水线生产中的应用,它的特点是什么
万物互联时代,如何筑牢网络安全“基石”?
ABB机器人制造过程大揭秘
大唐移动工程师张岩指出车联网将是5G技术率先应用的领域
国美U9评测 成为安全手机的典范
秒充充电宝哪个牌子好,充电速度超快的充电宝
数字货币能长久性的依据
饱和电抗器稳流系统的应用
直线模组3D打印牙模
蓝牙耳机挂脖式好还是无线好?挂脖式性价比蓝牙耳机排名
怎样判断电阻坏了_电阻器日常使用中的维修保养
纳米机器人,可以通过皮下注射针注射到体内,未来医学新方向!
存储器降价太难 三星联手SK海力士减产
物联网LoRa技术的应用案例和简介
鏖战八大科技巨头 “长坂坡”再现!
OpenUC解决方案旨在提供基于硬件的传统IPPBX系统的所有功能
物联网是大数据的重要来源,大数据助力物联网
AI+自动驾如何成为夜空中最闪亮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