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技术自由空间”的概念,并应用了一种mmt坐标系。
当人类实现了空间或时间上的某个宏观或者微观尺度,即称为该尺度下的技术自由。
“技术自由空间”,用来度量人类探索世界的自由度,随着这个空间范围的扩大,人类探索世界的自由度也就越大。
技术自由空间=微观技术自由空间+宏观技术自由空间
1 k m g t p
千 兆 吉 太 拍
1999年,我在写研究生论文,导师给了我一台486电脑,500m硬盘,4m内存,操作系统安装的是windows 95,占用了100多m硬盘空间,剩下的不到400m供其它软件安装和文件存储。而仅仅4m的内存空间则提供了所有软件运行的空间。
今天,主流的笔记本电脑硬盘1t(增大了2000倍)内存16g(增大了4000倍),操作系统安装windows 10,初始需要占用3~4g以上的空间,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最终需要占用40g以上的空间。
从计算机术语上来说,1k是指的1024个单位,为什么用1024呢,因为在2进制中210即1024,称为1k,220 为1m,230 为1g,240 为1t,250 为1p。
kilo byte(千字节)=1024 b
mega byte(兆字节)=1024 kb
giga byte(吉字节)=1024 mb
tera byte(太字节)=1024 gb
peta byte(拍字节)=1024 tb
当kmgtp作为商业单位时(如市面上卖的硬盘标的容量)换算关系则采用了十进制,103-1k(千),106-1m(百万),109-1g(十亿),1012-1t(万亿),1015-1p(千万亿);1 m=1000 k,1 g =1000 m,1 t=1000 g,1 p=1000 t。
2000年之前,g都很少听到,t更无人提及,大家更多用到的是m,在中关村,花1800块钱买了128m内存的朋友也大有人在。现在,同样的价钱买到的内存是当时的容量上千倍,更不用说性能的巨大提升了,这是摩尔定律带给我们的好处。
今天,大的硬盘用t作为计量单位,如今最大的硬盘有上百个t,假以时日,硬盘空间超过1000t,p也会派上用场。
千兆吉太拍,是往大了说。
2 m µ n p f
毫 微 纳 皮 飞
毫微纳皮飞,是往小了说。 mµnpf,和kmgtp不同,一般都是从十进制上进行定义,很少有人用二进制进行描述。
m(毫):代表 千分之一,10-3
µ(微):代表 百万分之一,10-6
n(纳):代表 十亿分之一,10-9
p(皮):代表 万亿分之一,10-12
f(飞):代表 千万亿分之一,10-15
mµnpf 在空间尺度描述上,用的最多的就是在半导体制造领域。
1958年,jack kilby基尔比制造出地球上第一块集成电路,包含电阻、电容、二极管和三极管组成的phase-shift oscillator ,成品的尺寸为:0.12x0.4英寸(3.05x10.2mm),这时候,晶体管的尺度还需要用毫米mm来度量。
1971年,intel 4004 内含2300个晶体管,使用 10 μm 制程;
1989年,intel 486 内含120万个晶体管,使用 1 μm 制程;
2000年,intel pentium 4 内含4200万个晶体管,使用 0.18μm 制程;
2019年,intel i9-9980内含约100亿个晶体管,使用 14 nm 制程;
目前,7nm已经是成熟工艺,5~3nm也已经量产,成功应用到产品中...... 还能更小吗?应该还是可以的,目前芯片制造的头部大厂都在努力推进1nm技术,当然这只是概念上的推进,即从晶体管密度上进行等效描述。 从目前的工艺技术上来讲,晶体管的最小结构还无法做到1nm,因为1nm的宽度上最多只能容纳3个硅原子。
mµnpf在时间尺度描述上,则和kmgtp相对应,互为倒数,频率为1k的时钟,其周期为1m秒;频率为1m的时钟,其周期为1µ秒;频率为1g的时钟,其周期为1n秒;频率为1t的时钟,其周期为1p秒,频率为1p的时钟,其周期为1f秒。 飞秒有多短,一飞秒之于一秒,如同一秒之于 3171 万年。 飞秒虽然极短,依然可以细分,其千分之一为阿秒,一阿秒之于一秒,如同一秒之于 317.1 亿年,约为宇宙年龄的两倍多。 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就和阿秒有关,该诺奖研究成果“展示了一种产生阿秒光脉冲的方法,可用于测量电子移动或改变能量的快速过程。” 该诺奖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其拓展了人类的“技术自由空间”。
3 和日常的关联
千兆吉太拍kmgtp,毫微纳皮飞mµnpf,这些抽象的单位和我们日常生活关联起来又会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例如,g(吉)代表10亿,到底是多大的概念呢?
如果一个人的一生可以用秒来计算,假如他能活到80-100岁,就是2.5g秒-3.2g秒的时间。
3g秒的时间大约是95年,也就是说,我们大多数人是活不过3g秒的。
t( 太)代表 万亿
1g秒大约是32年的时间,1t秒大约是32000年,人类进入“认知革命”也就是2t秒之前,也就是说2t秒之前,人类才和动物真正区分开来,跃升为食物链顶端的物种。
现在,gdp也可以用到t了,2022年已经有17个国家gdp过t,其中美国是25t,中国18t,分别占世界gdp总量的25%和18%。
光速(电磁波)是目前已知最快的速度,真空中30万公里/秒,3*108米/秒,如果用纳秒度量:0.3米/纳秒,用皮秒度量:0.3毫米/皮秒,用飞秒度量:0.3微米/飞秒。
在有机基板上,传播速度则要减半:150毫米/纳秒,150微米/皮秒,150纳米/飞秒。
在陶瓷基板或者硅基上,传播速度则要减为三分之一:100毫米/纳秒,100微米/皮秒,100纳米/飞秒。
在微小的时间尺度里,光也变得很“慢了,1飞秒的时间,信号甚至不能飞越一个晶体管的尺度。(7纳米工艺的单个晶体管宽度大约为100纳米),在这么微小的时间尺度内,信息是无法传播的。
4 技术自由空间
mmt坐标系
这里,我们定义一个坐标系,称之为mmt坐标系。 m-macro代表宏观尺度,m-micro代表微观尺度,t代表实现的时间。 坐标系的横轴代表空间或时间的尺度,左侧代表微观尺度,越往左侧尺度越小:10-1,10-2,10-3... 10-12... 10-15...,右侧代表宏观尺度:101,102,103... 1012... 1015...,原点为100; 坐标系的纵轴t代表人类实现该尺度的时间或年份,t往上为宏观尺度实现的时间,t往下为微观尺度实现的时间。 我们可以从原点到横轴右侧的某一个点为直径画一个圆,圆内的空间,称之为宏观技术自由空间;我们也可以从原点到横轴左侧的某一个点为直径画一个圆,圆内的空间,称之为微观技术自由空间。 纵轴上方为记录宏观自由空间实现的时间点,例如1980年,从宏观圆的顶端做平行于横轴的切线,与纵轴相交点,记录该时间点。 纵轴下方为记录微观自由空间实现的时间点,例如1990年,从微观圆的底端做平行于横轴的切线,与纵轴相交点,记录该时间点。
技术自由空间
什么是技术自由?
实现即为技术自由
当人类实现了空间或时间上的某个宏观或者微观尺度,即称为该尺度下的技术自由。
这里,我提出“技术自由空间”的概念,用来度量人类探索世界的自由度,随着这个空间范围的扩大,人类探索世界的自由度也就越大。
技术自由空间=微观技术自由空间+宏观技术自由空间
按照kmgtp和mµnpf,我们就可以绘制出如下的技术自由空间:
随着技术自由空间的不断增大,两侧的圆都会逐渐切近纵轴,纵轴两侧的剩余的空间我们称之为“x空间”,x空间代表着人类技术尚未实现或达到的空间或时间尺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不断发展,两边的圆的直径越来越大,在临近原点处,圆弧接近直线,人类的技术自由空间也会越来越大,充满了整个空间,x空间似乎被无限压缩了。
确实,从近距离看,随着技术自由空间的不断增大,x空间似乎被压缩的很小很小了。然而,当我们的视点放到更远处,我们就会发现,无论如何增长,技术自由空间始终是有限空间,而x空间始终是无限空间。 人类的认知,如同技术自由空间一样,无论怎么增长,增长的有多快,始终是有限的。 而未知,始终是无限的......
特斯拉 MODEL X为何会自燃爆炸?一封来自车主的信
自制空气净化器 145元DIY效果出奇好
余承东:华为将在MWC2019发布全球首款5G可折叠屏商用手机
电压表量程的选择技巧分享
2019年即将出现的5G手机你期待吗
从KMGTP和mµnpf看技术的发展及局限性
激光焊接技术在医疗器械行业的工艺优势
升级内存是否要有必要考虑容量问题
人工智能防灾 国研院展出地震预警与结构安全监测系统
SiTime AEC-Q100认证 汽车级振荡器为自动驾驶(ADAS)保驾护航
iPhone或重新使用Touch ID,苹果到底是如何打算的?
GPS卫星发射信号能在月球上使用吗
2017 CES抢先看:六大领域“黑科技”引领新趋势
迅为RK3588开发板-基于瑞芯微RK3588摄像头方案
探秘DARPA正在研发的毫米波数字阵列技术是什么
RedCap和现在的5G有什么区别
Samtec技术前沿 | 虎家的第一个224 Gbps PAM4现场产品演示
2017年的两大风口非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莫属
京东方打造智造服务产业园项目,推动智造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AW-UE20MC摄像机保证更舒适的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