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使用的u盘、tf卡、sd卡,还有电脑上使用的ddr内存、ssd硬盘,都属于我们称之为“半导体存储”的技术。
今天,小编就重点给大家讲讲这方面的知识。
█ 半导体存储的分类
现代存储技术,概括来看,就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磁性存储、光学存储以及半导体存储。
半导体存储器,简而言之,就是以“半导体集成电路”作为存储媒介的存储器。
大家如果拆开自己的u盘或ssd硬盘,就会发现里面都是pcb电路板,以及各自各样的芯片及元器件。其中有一类芯片,就是专门存储数据的,有时候也称“存储芯片”。
ssd硬盘的构造
相比传统磁盘(例如hdd硬盘),半导体存储器的重量更轻,体积更小,读写速度更快。当然了,价格也更贵。
这些年,整个社会对芯片半导体行业的关注度很高。但是,大家主要关注的其实是cpu、gpu、手机soc等计算类芯片。
殊不知,半导体存储器也是整个半导体产业的核心支柱之一。2021年,全球半导体存储器的市场规模为1538亿美元,占整个集成电路市场规模的33%,也就是三分之一。
2022年全球半导体主要品类占比情况
存储器有所下降,但仍有26%
半导体存储器也是一个大类,它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主要分为:易失性(vm)存储器与非易失性(nvm)存储器。
顾名思义,电路断电后,易失性存储器无法保留数据,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保留数据。
这个其实比较好理解。学过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童鞋应该还记得,存储分为内存和外存。
内存以前也叫运行内存(运存),计算机通电后,配合cpu等进行工作。断电后,数据就没有了,属于易失性(vm)存储器。
而外存呢,也就是硬盘,存放了大量的数据文件。当计算机关机后,只要你执行了保存(写入)操作,数据就会继续存在,属于非易失性(nvm)存储器。
请大家注意:现在很多资料也将半导体存储器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大家应该很耳熟吧?
rom只读存储器:很好理解,可以读取,不可以写入。
ram随机存取存储器:指的是它可以“随机地从存储器的任意存储单元读取或写入数据”,这是相对传统磁存储必须“顺序存取(sequential access)”而言的。
有些人认为,易失性存储器就是ram,非易失性存储器就是rom。其实,这是不严谨的,原因待会会讲。
█ 易失性存储器(vm)
在过去几十年内,易失性存储器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主要分为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和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
dram
dram由许多重复的位元格(bit cell)组成,每一个基本单元由一个电容和一个晶体管构成(又称1t1c结构)。电容中存储电荷量的多寡,用于表示“0”和“1”。而晶体管,则用来控制电容的充放电。
图片来源:lam research
由于电容会存在漏电现象。所以,必须在数据改变或断电前,进行周期性“动态”充电,保持电势。否则,就会丢失数据。
因此,dram才被称为“动态”随机存储器。
dram一直是计算机、手机内存的主流方案。计算机的内存条(ddr)、显卡的显存(gddr)、手机的运行内存(lpddr),都是dram的一种。(ddr基本是指ddr sdram,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
值得一提的是,显存这边,除了gddr之外,还有一种新型显存,叫做hbm(high bandwidth memory)。它是将很多ddr芯片堆叠后,与gpu封装在一起构成的(外观上看不到显存颗粒了)。
sram
sram大家可能比较陌生。其实,它就是我们cpu缓存所使用的技术。
sram的架构,比dram复杂很多。
sram的基本单元,则最少由6管晶体管组成:4个场效应管(m1, m2, m3, m4)构成两个交叉耦合的反相器,2个场效应管(m5, m6)用于读写的位线(bit line)的控制开关,通过这些场效应管构成一个锁存器(触发器),并在通电时锁住二进制数0和1。
因此,sram被称为“静态随机存储器”。
sram存储单元
sram不需要定期刷新,响应速度快,但功耗大、集成度低、价格昂贵。
所以,它主要用于cpu的主缓存以及辅助缓存。此外,还会用在fpga内。它的市场占比一直都比较低,存在感比较弱。
█ 非易失性存储器(nvm)
接下来,再看看非易失性存储器产品。
非易失性存储器产品的技术路线,就比较多了。最早期的,就是前面所说的rom。
最老式的rom,那是“真正”的rom——完全只读,出厂的时候,存储内容就已经写死了,无法做任何修改。
这种rom,灵活性很差,万一有内容写错了,也没办法纠正,只能废弃。
掩模型只读存储器(mask rom),就是上面这种rom的代表。说白了,就是直接用掩膜工艺,把信息“刻”进存储器里面,让用户无法更改,适合早期的批量生产。
后来,专家们发明了prom(programmable rom,可编程rom)。这种rom一般只可以编程一次。出厂时,所有存储单元皆为1。通过专用的设备,以电流或光照(紫外线)的方式,熔断熔丝,可以达到改写数据的效果。
prom的灵活性,比rom更高一些,但还是不够。最好是能够对数据进行修改,于是,就有专家发明了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可擦除可编程rom)。
擦除的方式,可以是光,也可以是电。电更方便一点,采用电进行擦除的,就叫做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eeprom)。
eeprom是以byte为最小修改单位的。也就是说,可以往每个bit中写0或者1,就是按“bit”读写,不必将内容全部擦除后再写。它的擦除操作,也是以“bit”为单位,速度还是太慢了。
上世纪80年代,日本东芝的技术专家——舛冈富士雄,发明了一种全新的、能够快速进行擦除操作的存储器,也就是——flash(闪存)。
flash在英文里,就是“快速地”的意思。flash存储是以“块”为单位进行擦除的。
常见的块大小为128kb和256kb。1kb是1024个bit,比起eeprom按bit擦除,快了几个数量级。
目前,flash的主流代表产品也只有两个,即:nor flash和nand flash。
nor flash
nor flash属于代码型闪存芯片,其主要特点是芯片内执行(xip,execute in place),即应用程序不必再把代码读到系统ram中,而是可以直接在flash闪存内运行。
所以,nor flash适合用来存储代码及部分数据,可靠性高、读取速度快,在中低容量应用时具备性能和成本上的优势。
但是,nor flash的写入和擦除速度很慢,而且体积是nand flash的两倍,所以用途受到了很多限制,市场占比比较低。
早期的时候,nor flash还会用在高端手机上,但是后来,智能机开始引入emmc后,连这块市场也被排挤了。
近年来,nor flash的应用有所回升,市场回暖。低功耗蓝牙模块、tws耳机、手机触控和指纹、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等领域,使用nor flash比较多。
nand flash
相比之下,nand flash的市场占比就大了很多。
nand flash属于数据型闪存芯片,可以实现大容量存储。
它以页为单位读写数据,以块为单位擦除数据,故其写入和擦除速度虽比dram大约慢3-4个数量级,却也比传统的机械硬盘快3个数量级,被广泛用于emmc/emcp、u盘、ssd等市场。
前面提到了emmc。前几年,这个词还是挺火的。
emmc
emmc即嵌入式多媒体卡(embedded multi media card),它把mmc(多媒体卡)接口、nand及主控制器都封装在一个小型的bga芯片中,主要是为了解决nand品牌差异兼容性等问题,方便厂商快速简化地推出新产品。
而emcp,是把emmc与lpddr封装为一体,进一步减小模块体积,简化电路连接设计。
2011年,ufs(universal flash storage,通用闪存存储)1.0标准诞生。后来,ufs逐渐取代了emmc,成为智能手机的主流存储方案。当然了,ufs也是基于nand flash的。
这些年主流手机的标配
ssd,大家应该很熟悉了。它基本上都是采用nand芯片的,目前发展非常迅猛。
ssd内部构造
根据内部电子单元密度的差异,nand又可以分为slc(单层存储单元)、mlc(双层存储单元)、tlc(三层存储单元、qlc(四层存储单元),依次代表每个存储单元存储的数据分别为1位、2位、3位、4位。
由slc到qlc,存储密度逐步提升,单位比特成本也会随之降低。但相对的,性能、功耗、可靠性与p/e循环(擦写循环次数,即寿命)会下降。
这几年,diy装机圈围绕slc/mlc/tlc/qlc的争议比较大。一开始,网友们觉得ssd硬盘的寿命会缩水。后来发现,好像缩水也没那么严重,寿命仍然够用。所以,也就慢慢接受了。
早期的nand,都是2d nand。工艺制程进入16nm后,2d nand的成本急剧上升,平面微缩工艺的难度和成本难以承受。于是,3d nand出现了。
图片来源:electronics-lab
简单来说,就是从平房到楼房,利用立体堆叠,提升存储器容量,减小2d nand的工艺压力。
2012 年,三星推出了第一代3d nand闪存芯片。后来,3d nand技术不断发展,堆叠层数不断提升,容量也越来越大。
█ 新型存储器(非易失性)
2021年,美国ibm提出“存储级内存〞(scm, storage-class memory)的概念。ibm认为,scm能够取代传统硬盘,并对dram起到补充作用。
scm的背后,其实是行业对新型存储器(介质)的探索。
按行业的共识,新型存储器可以结合了dram内存的高速存取,以及nand闪存在关闭电源之后保留数据的特性,打破内存和闪存的界限,使其合二为一,实现更低的功耗,更长的寿命,更快的速度。
目前,新型存储器主要有这么几种:相变存储器(pcm),阻变存储器(reram/rram),铁电存储器(feram/fram),磁性存储器(mram,第二代为stt-ram),碳纳米管存储器。
限于篇幅,今天就不逐一介绍了。
█ 结语
汇总一下,小编画了一个完整的半导体存储分类图:
上面这个图里,存储器类型很多。但我前面也说了,大家重点看dram、nand flash和nor flash就可以了。因为,在现在的市场上,这三种存储器占了96%以上的市场份额。
其实,所有的存储器,都会基于自己的特性,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价值。
一般来说,性能越强的存储器,价格就越贵,会越离计算芯片(cpu/gpu等)越近。性能弱的存储器,可以承担一些对存储时延要求低,写入速度不敏感的需求,降低成本。
计算机系统中的典型存储器层次结构
图片来源:果壳硬科技
半导体存储技术演进的过程,其实一直都受益于摩尔定律,在不断提升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今后,随着摩尔定律逐渐失效,半导体存储技术将会走向何方,新型存储介质能够崛起?让我们拭目以待。
IC性能对医疗诊断精度影响分析
固态或将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未来
赛灵思参加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展现全面赋能数字创新事业
特斯拉因Model 3的磷酸铁锂电池而遭到质疑
关于带你见证人机交互新革命的介绍
全面解析“半导体存储”的技术
典型指示器电路图分享
除了你所知道的巡检和装配,AR在工业还有更多的应用
光纤收发器tx rx反接
利用变容二极管自动调谐的汽车收音机电路(ULN2242),ULN2242 AM/FM RADIO2
重磅消息,小米6的RAM不是4GB起步,而是6GB起步
高压差分探头的操作和维护-PINTECH品致
变压器铭牌上的额定容量
区块链提取支付协议PumaPay介绍
中兴通讯将在非洲地区推出“一个数字化的非洲将全速实现”
黑莓KEY2红色版国行开启预约 售价4499元
三基色多色温LED人工智能路灯亮相重庆市 将助推重庆都市游发展
AI换脸技术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场景范围
无线数据采集系统正在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
将IAR EWARM的一个函数拷贝到Keil里后编译出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