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下AMD CPU的信息

和amd的确无缘,在拿到day1 的大礼包之后,我就上交了笔记本,只是在amd connection中看了一些内网的信息,但是因为实在对amd的cpu不熟悉,也没搞明白啥。
            近来在amd的平台上需要搞搞性能提升,因此看了看amd的cpu的相关信息,之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自己总结了一下amd cpu的信息,这个权当没有机会参加的amd的new hire 培训了。
         本篇从amd的cpu的崛起开始,以amd的zen架构为主线,先看一下amd的整体情况。
架构从zen开始,到zen+/zen2/zen3/zen3+/zen4/zen4c(d)/zen5/zen6 基本已经很整齐了。很多xilinx的同学如果转amd cpu,基本可以做到退休了。
从gf14开始,现在全面转向tsmc,基本上基于core die 和io die的整合模式。在zen2/3的时候,需要使用gf的io die,这个还说得过去。在zen4 的时代,全面转向tsmc,core die是5nm,而io die是6nm。感觉这个io die之后越来越大的话,可能和core die 一样,放多个。反正amd的cpu 自己就可以做numa 分割,从1到2到4, 在12 core die的时代还是nps4。说不定后面出现nps6/8.
从core的架构上,zen从gf转到tsmc之后,微架构上变化不大了,主要的变化就在玩弄io die的ddr 控制器和ll cache,已经加上了 gpu的apu, 还有就是最近比较热的3d vcache,milian-x 可以支持8x (32m (core die)+ 64m(vcache) )=784m 的l3 cache,这个估计intel要哭死了。当然还有上个星期传出来的xilinx 的aie 引擎, 我对于xilinx在ai方面的投入一直是持否定态度的,对于这个aie+iodie +core die 我谨慎乐观。
从zen2 开始,io die也分client 和 server 两类,这个估计以后会一直分下去,两种io die的主要不同应该在ddr 控制器和pcie 接口上,以后会有更大的不同?.
从die size上看,毫无疑问io die是整个封装中最大的了, 实在有点惊诧zen的core 的size居然如此之小,core die里面的2/3应该都是cache 了。
zen+和zen3+都类似于intel的tock,架构不改,改工艺。但是zen3+其实更像一个鸡肋,只有6000系列。
后面就是另一个比较复杂的信息了,codename,和intel的lake不同,amd对于意大利是比较执着的。
这个里面基本上涵盖了amd的主要cpu的产线。
embedded的cpu 的命运比较搓了,好像转了tsmc之后就没有了。在zen的时候感觉有好多。
zen3 有一个hpc定制款,据说是加了ai的功能,应该是avx-512和bf16之类的支持,如果以后把aie加进去,我先呵呵了。
从产品的排布来看,zen 和zen2的差别要比zen2 和zen3的差别大,对于zen3和zen4的差别,这个后面等着更多的产品信息泄露吧。
对于amd的产品,初看还是比较乱的,但是如果把握市场,还是很清晰的。
desktop
这个可以看到entry-level主要是给笔记本这类的,往往会包含gpu,core die的数量只有1个,甚至有一些都是单die的。
而high-end的cpu的core数量和server基本上可以相等,但是后面的threadripper真的会到96core 吗?
server
最早的热那亚传说是128core,现在基本上应该是96 core,估计是看intel落后太多,也要挤挤牙膏了。
pcie5.0+ddr5应该是标配了,虽然ddr5的高价给了intel ice lake的机会,但是该来还会来的。后面amd的server cpu会增加啥功能,估计应该像intel一样增加ethernet接口了。否则,在pcie5 待上3代,有点无聊。
这个图基本上把ryzen和epyc的都放进来了,整个图就说明一件事,都是tsmc,而且目前chiplets的路应该是定局了。
今天的总结到此,目前对于amd的产品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后面需要从cpu的微架构,cache/memory 以及data flow 来细细琢磨amd的一路走来。


LoRaWAN的5个应用|建设智慧生活
苹果都因为缺货消减iPhone 13产量,大缺货环境下谁还能独善其身?
dfrobot模拟氢气气体传感器 (MQ8)简介
欧司朗宣布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穆兰德先生上任
电感的单位——亨利
总结一下AMD CPU的信息
Apple与CMU研究人员展示了让传统设备更智能的解决方案
IT如何使人们更容易地使用人工智能?
LED显示屏为医疗显示增添无限可能
上海赛昉科技推出CPU 在线生成平台——StarFive Core Designer
分享关于汽车雷达防水透气膜的气密性测试案例
虹科干货 | 码住!虹科工业树莓派应用小tips!
腾讯云推出基于CIM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产业数字化的全面升级
集成电路与集成电路产业,积体电路与积体电路座业
赛普拉斯EZ-USB FX3控制器应用于图像记录器
电源ac和dc有什么区别_dc ac分别代表什么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设计应用指南
mongodb和redis的区别
LTM4675 具数字电源系统管理功能的双通道 9A 或单通道 18A μModule 稳压器
京东“京鸿”大型货运无人机在西安正式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