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级PI薄膜为国外垄断,国内企业发力中

10月9日消息,据theelec消息,三星显示公司正计划在2024年前为其可折叠oled面板使用透明的聚酰亚胺基材。消息人士称,使用完全透明的聚酰亚胺,而不是现在使用的淡黄色聚酰亚胺,将增加通过面板的光线穿透力,提高面板下摄像头的图片质量。
作为苹果iphone 14 pro屏幕的独家供应商,如果成功开发出透明pi基板,预计三星显示将首先应用于三星电子的可折叠手机oled,然后瞄准苹果的iphone oled。苹果或许也将使用屏下摄像头,令人诟病的刘海或将消失!
其实很多厂商都有屏下摄像头技术储备,但拍照效果不佳一直是痛点,其本质就是由于透光度的问题,因为需要将摄像头区域的像素减少,但又不能太少。
聚酰亚胺(pi)是唯一能够满足柔性显示要求的基板材料,并且它可加工成薄膜、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粘结剂、纤维和泡沫等多种材料形式。
全球高性能 pi 薄膜的研发和制造技术主要由美国杜邦、日本宇部兴产、日本钟渊化学和skckolonpi等厂商占据了全球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国内多数企业的技术实力难以达到制备高性能 pi 薄膜的要求,且规模普遍较小,在高性能 pi薄膜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较低。
金字塔顶端的材料
聚酰亚胺作为一种特种工程材料,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液晶、分离膜、激光等领域。上世纪60年代,各国都在将聚酰亚胺的研究、开发及利用列入21世纪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之一。聚酰亚胺,因其在性能和合成方面的突出特点,不论是作为结构材料或是作为功能性材料,其巨大的应用前景已经得到充分的认识,被称为是“解决问题的能手”(problem solver),并认为“没有聚酰亚胺就不会有今天的微电子技术”。
pi被誉为高分子材料金字塔的顶端材料,是分子结构中含有酰亚胺基链节的芳杂环高分子化合物,也是目前工程塑料中耐热性最好的品种之一。各国都将聚酰亚胺的研究、开发及利用列入化工新材料的发展重点之一。因其在性能和合成方面的突出特点,无论是作为结构材料还是作为功能性材料,聚酰亚胺都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包括工程塑料、纤维、薄膜等领域。
pi是综合性能超强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在航空航天、原子能工业、卫星、核潜艇、电器绝缘、电子信息及精密制造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是世界公认的支撑未来高科技发展的“超级化工新材料”。据了解,目前,国内高端pi产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业内专家呼吁,通过创新与改革,尽快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已是当务之急。
正是由于pi产品可用于军工等领域的特殊性,早先时候,其他国家的技术和产品几乎不对中国出口。
而其纤维,特别是高强高模产品却鲜为人知。据了解,此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以高强高模为目标对聚酰亚胺纺丝进行多年研究,始终没有重大突破,主要是纺丝工艺及相关装备问题不能解决。
随着高新技术领域的不断发展,其对pi制品理化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pi材料在力学、热学及光、电、磁等方面的性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科技领域对材料的特殊要求,pi高性能纤维以其优越的力学性能、耐热稳定性、耐辐照等特性将成为下一代高性能纤维的典型代表。
全球市场及格局
pi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呈寡头垄断局面,技术封锁严密。
目前,全球生产pi的厂家近100家,代表性的品种达30多种,应用领域日益扩大。pi市场主要供货商包括杜邦、通用电气、阿莫科公司、巴斯夫、西巴盖吉、郝斯、东丽杜邦、钟渊化学、三井东亚、宇部兴产、skckolon等公司。相比国外基本都是千吨级的生产装置,国内尽管有众多pi生产企业,但生产装置大多为百吨级,且90%集中在薄膜生产,皆以中低端电工级pi薄膜为主,每条生产线的产能仅为国际水平的十分之几。国内公司只有深圳惠程、丹邦科技和康达新材等几家涉足高端pi领域。
从不同的产品类型看,pi 薄膜发展较好,拥有技术的巨头企业较多,但pi 薄膜仍属于高技术壁垒行业。
电子级pi薄膜为国外垄断,国内企业发力中
根据用途,pi薄膜可分为以绝缘、耐热为目的的电工级pi薄膜和附有高挠性、低膨胀系数等性能要求的电子级pi薄膜。
电子级pi薄膜价格高昂,行业进入难度大,目前仍属于高技术壁垒行业。全球7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目前,电子级pi薄膜主要由美国杜邦、日本东丽、日本钟渊化学、日本宇部兴产、韩国skc等企业垄断,这些企业产能集中度较高,规模多在2000~3000吨/年,合计占据全球约85%的市场份额。
我国pi薄膜行业起步晚,目前国内约有70家pi薄膜生产企业,产能规模多在百吨上下,主要应用于低端市场。随着我国对高端电子级pi薄膜需求的不断增加,国内企业开始向高性能pi薄膜市场进军。目前国内已具有规模以上电子级pi薄膜生产能力的企业有时代新材、丹邦科技、瑞华泰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达迈科技、达胜科技等。
瑞华泰2020年年产能约为720吨,在今年ipo上市时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计划新增1,600吨高性能pi薄膜产能。国风塑业于2016年开始聚酰亚胺薄膜研发,切入新材料领域,现有2条生产线已经实现批量生产,另外2条桂林电科院中标的生产线处于设计和安装阶段,设计规划产能790吨。山东万达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是国内产能领先的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企业,拥有双向拉伸生产线5条。


便携式天然气检漏仪的特点与参数
如何确定射频系统中的功率增益和电压增益?
北斗GPS双模兼容射频接收模组的设计方案
KUKA线路接口KLI连接技术介绍
Microchip推出USB/AC负载均衡锂离子/锂聚合物电
电子级PI薄膜为国外垄断,国内企业发力中
本田冠道、CR-V兄弟车型 UR-V将于18日上市
信通院大会“云治理”成新焦点:阿里云、畅捷通、作业帮树新标杆
防水植保无人机将如何实现IP67级防护标准
京东618总结:苹果依然无故,锤子一黑到底
针对普通照明市场的固态光源产品组合
贞光科技:功率半导体行业研究框架
LED照明驱动芯片技术的创新设计
WiGig和VESA携手推动无线WiGig DisplayPort认证工作
中国移动发布5G发展规划,2020年实现5G终端销售1亿部
华为mate10上市时间确定:华为mate10配置外观彻底曝光,华为mate9价格大跳水,等新还是买旧
再见了ZUK,联想实施最后清理,从此再无ZUK,MOTO绝对的取而代之!
由于手机加入了AI所以能力会更加强悍,AI拍照为何受到厂商青睐?
央行数字货币下的冷思考
硅光电池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