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物联网重磅产业政策发布,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  
近日,工信部正式发布了《关于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通知》,这一政策文件此前8月份发布了征求意见稿,多家单位对其提出相应建议和意见,综合这些意见,如今最终呈现给业界。在redcap商用前夕,这一政策文件可以说恰逢其时,为5g物联网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1
体现物联网政策的延续性,
不断优化移动物联网连接结构
redcap作为专门面向物联网的技术,对其政策的出台是主管部门对移动物联网支持政策的延续。为了促进移动物联网的发展,过去几年主管部门持续出台了多项专项政策,在移动物联网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振产业界信心、发出长期支持的信号,并通过具体政策引导产业生态繁荣。
2017年6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nb-iot)建设发展的通知》,恰逢nb-iot标准冻结一周年,nb-iot产业链各环节具备了商用条件,而彼时整个市场面临着十余项低功耗广域物联网(lpwan)技术推出,不断宣传各自优势,开展激烈竞争,各行业用户和产业链企业面对这一环境,难以进行选择和重点投入,造成lpwan领域进一步碎片化和互联互通壁垒的风险。这一文件的出台,推动业界在lpwan领域形成合力,使nb-iot成为主流技术,避免了低速率移动物联网碎片化的风险,驱动中国形成全球最大的nb-iot产业生态和最大规模的应用场景。
到2020年5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准确把握全球移动物联网技术标准和产业格局的演进趋势,推动2g/3g物联网业务迁移转网,建立nb-iot、4g(含lte-cat1)和5g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以nb-iot满足大部分低速率场景需求,以cat1满足中等速率物联需求和话音需求,以5g技术满足更高速率、低时延联网需求。
2020年的这一政策发布,为移动物联网描绘了一个包含高中低速率更完善的架构和技术能力支持体系,其中一个亮点是首次从官方文件正式提出了2g/3g退网,在产业界对采用何种制式连接举棋不定的情况下发出明确的信号,推动了移动物联网尤其是cat1的快速发展。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达到21.2亿,而2020年6月底,这一数据为11.06亿,仅仅3年时间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几乎翻一番,可以说2020年《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文件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经历3年,移动物联网产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高中低速率物联网连接产业格局已形成。截至今年8月份,5g基站总数达313.8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7.5%,基于5g的移动物联网应用规模化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已初步形成,过去几年5g商业化发展中,也形成了大量典型的行业应用,为进一步推动物联网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在这一背景下,redcap作为5g的一个原生技术,能够支撑起5g环境下绝大部分中速率物联网的需求,将占据5g连接数的较大比例,加上redcap相关标准已冻结、产业链商用条件已具备,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凝聚产业界共识、形成产业发展合力很有必要。
因此,本次《关于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通知》的出台,充分体现了主管部门站在技术、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针对移动物联网政策的延续性,也是对移动物联网高中低速率连接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随着物联网场景需求的不断扩展,目前针对无源物联网、卫星物联网等形态的移动物联网连接技术不断研发和演进,预计未来在条件成熟时,面向这些领域的政策也会相继出台,覆盖移动物联网所有速率、距离不同需求的场景,优化移动物联网连接结构。
2
抓住商用先机,
推动5g物联网高质量发展
本次发布的redcap政策文件,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redcap产业体系、应用规模、产业生态三方面的目标,并提出了七项重点任务。其中,针对产业体系、应用规模提出了一些量化的目标,例如终端产品超过100款,连接数实现千万级增长,打造5个以上实现百万连接的5g redcap应用领域等。
在笔者看来,这些量化目标重点还是以应用为导向,且考虑到redcap应用的节奏。3gpp在对redcap研究时,定义了工业传感器、可穿戴设备、视频监控三大基础类应用场景,在前期试商用和测试环节,这三类场景之外的多个场景也被验证为具有较好的效果,例如多个试验局验证了redcap可以符合车联网上行的需求,能够扩大到车联网的场景。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在今年8月份发布报告显示,预计到2024年上半年全球多个国家5g redcap实现商用,到2030年,5g redcap的模组的出货量占据蜂窝物联网模组份额将达到18%,表现出强劲的市场潜力。另外,基于3gpp r18阶段标准演进的eredcap将在2024年出台,并于2026年正式商用,给物联网市场注入新的力量,到2030年,5g eredcap模组的出货量占蜂窝物联网模组的比例将达到8%。因此,到2030年,整个redcap系列模组的出货量占整个蜂窝物联网模组市场的份额将超过1/4。
虽然redcap在2030年能够达到比较成熟的体系,但在接下来正式商用的前2年是相对艰难的时期,前期吃螃蟹者不可避免要承担较大压力。一方面,由于还未形成完善的产业生态,相应的成本还比较高;另一方面,各应用场景在正式商用时还会出现大量不可预期的问题,需要持续去优化和解决。因此,在本次发布的文件中,针对产业体系、生态系统高度关注,推动前期商用中相关难题的解决。笔者认为,接下来的政策实施执行过程中,应该出台一些专门聚焦商用初期的难点、痛点的细则,鼓励产业链相关企业先行先试,并通过机制设计,在一些方面能够保证先行者获得直接的收益。
当然,从目前移动物联网产业生态来看,相应机构对于redcap的积极性较高,芯片、模组、终端、系统、网络等已做好了2024年能够商用的准备,而且不论从测试验证、产品规划,还是应用孵化,都投入很多资源推进,期待抢占redcap商用先机。去年年底,市场研究公司tsr对全球主要的蜂窝物联网芯片厂商进行持续调研跟踪,列举了主流的芯片厂商对redcap芯片的时间表如下:
不过,从各企业表现来看,预计比tsr去年调研所显示的产品发布节奏更快。今年2月,高通公司宣布推出全球首款5g redcap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骁龙x35,接下来国内外主流模组厂商迅速跟进,推出redcap模组。根据物联网智库对国内芯片厂商的调研,各家厂商针对redcap产品推出的节奏基本会比预期快一些。此外,今年后半年以来,产业链各环节企业不断发出成功商用验证的新闻,各类试点测试全面开花。
因此,不论从终端款式、连接数,还是应用场景,这些目标大概率会按时实现。届时,国内redcap产业生态初具规模,促进5g场景的进一步扩展,并又一次给全球5g物联网产业做出示范。
3
把握redcap发展节奏,
抓住每阶段重点
目前来说,redcap发展呈现三阶段的特征,即第一阶段5g原生应用场景为主,对4g物联网影响有限;第二阶段加速应用于中速场景,具备了对4g物联网替代的潜力;相对4g物联网优势明显,加速替代并成为蜂窝连接主角。在本次文件的指导下,redcap的发展应该充分认识到阶段性特征,抓住阶段性的重点进行推进。
第一阶段的时间段是从目前开始到2025年底为止,正好和本次政策文件中所涵盖的时间段基本吻合,最终的目标也和本次文件的目标一致。在这一阶段,由于基于4g的物联网是移动物联网的主流,不论从成本、基础设施还是生态丰富程度来看,redcap对lte cat4和cat1为代表的4g物联网影响有限,从市场化角度来看,难以形成替代。因此,redcap在这一阶段需要找到专门的场景来“破局”,那么5g原生应用就是破局的重点,redcap在这一阶段重点是挖掘5g原生应用,满足5g原生应用的需求。也就是说,必须用5g才能实现的应用场景,4g相关技术无法满足需求,这种情况下redcap落地更容易。redcap应用于5g原生应用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对5g原生能力刚需的场景。redcap融合了很多5g新的能力,如网络切片、定位、低时延、大容量甚至urllc等能力,现实中也有一些场景对这些能力有显著需求,在这种情况下redcap就具有了无可比拟的优势,这种5g原生能力优势就能转化为商用的优势。本次发布的文件中提出了“加快redcap与网络切片、高精度定位、5g lan(局域网)等5g增强功能结合,满足不同行业场景应用需求”,可以说是对推进5g原生能力场景的要求。
二是5g专网环境下的场景。在专网环境下,核心设备、资产均要通过5g网络连接,因为客户需要一个安全隔离的专用网络环境,保证数据不出工厂、园区等限定场所,这个专网环境中4g设备无法接入。这种情况下,中高速率的设备可以通过redcap接入。本次发布的文件中提出了“推动行业虚拟专网应用5g redcap技术,完善5g物联能力,更好适配行业特点和满足应用需求”,也是对专网环境场景的探索。
不论是当前的redcap,还是未来的eredcap,多个行业都有以上两类场景的需求,例如园区中有专门的定位需求,电力、工业专网中有传感器设备数据传输需求,这些需求使得redcap可以在工业、能源、物流、汽车等行业落地。因此,要达到5个以上百万连接的redcap应用领域的目标,可以从5g原生应用角度更多进行引导和挖掘。
5g redcap商用渐行渐近,工信部发布这一重磅政策,指导未来2-3年redcap产业发展,期待业界能够总结过去多年来移动物联网发展的经验,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物联网生态的繁荣。

三极管三种工作状态特点分析及判断
智慧农业中的常用术语解析
芯片领域的代表企业
合同金额约105亿元!中国能建联合体中标海上风电EPC项目
目前谁才能与iPhone8对抗!非三星S8莫属!
5G物联网重磅产业政策发布,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河套IT WALK(总第59期):Meta和Magic Leap的合作协议揭开了AR元宇宙的神秘面纱
Socionext新出了一款车载毫米波雷达
CPU Socket连接器供应商得润电子与世强签理代理协议
什么是智能电子配线架?智能电子配线架如何体现它的作用及品质?
到太空去!零重力让克隆器官“自由”地生长
PCB工艺的酸性蚀刻简介
工业互联网的产业总体规模将从31370亿元增至94177亿元
曲面电视阵营扩大 三星、友达和华星光电成推手
5G网络成为河南新基建的重要抓手
5G网络建设大市场的盛宴
5G应用推进光通信技术的演进和产业发展,国内光通信逐渐强劲起来
TTE和TSN业务的保障方式及分析问题
IR2103的H桥驱动电路
通过开放系统架构在战术边缘嵌入数据中心计算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