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g迈开它的第一步,未来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领域将得到更好的应用,从而推动智能家居迈向全智能时代,这其中,ai+iot是消费物联网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也是实现全智能化的发展路径,因此,搭建ai+iot平台已经成为主流it厂商在消费物联网领域发展的重要举措。
走在今年的awe展会上,小编发现场景化的智能家居演示成为很多主流it厂商的保留戏份,正是ai+iot平台支撑多设备场景互联的集中展示。在这个过程中,it领域新兴消费电子和互联网厂商的“入侵”,成为awe这几年越来越值得关注的趋势。华为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今年,他们以hilink为智能家居基础连接平台,展示了场景化的iot技术和产品阵列。
在awe2019上召开hilink生态大会的华为,宣布自己的iot生态战略全面升级为全场景智慧化战略,而hilink扮演的,是作为平台的基础连接作用,它覆盖云、端、边、芯,提供万物互联的全连接架构标准,能够端对端对整个生态赋能,解决不同品牌厂家智能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相当于为不同平台的不同厂家的设备引入了正常沟通的“普通话”。
小编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方向,因为这切中了智能家居市场当前一个重要痛点——碎片化。不同的厂商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各怀抱负也各自为政,标准、接口、产品布局都不一样,更为消费者带来了困惑。
如此来看,智能家居时代做大做好统一平台的重要性远胜于智能手机时代,华为hilink算是做了正确的事情,但这还远不代表hilink就能成为智能家居市场的收割者,我们不妨再深入思考。
虽然说华为hilink战略是在2015年12月发布,但其实经过了两年左右时间的探索,hilink平台才算真正构建起来。在当前尚未成熟的智能家居领域,构建生态的架构或模式是小编首先想到的问题,在这里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角色,就是小米生态链。
小米对iot时代的布局要比华为早很多,2013年,雷军就定下了iot的发展方向,并且形成了初步的方法体系,由刘德带队,筛选市面上优质的智能硬件初创企业,以投资不控股的形式进入,输出小米的产品论和方法论,形成一批带有鲜明小米印记的智能家居企业矩阵,以期形成小米设想中的“竹林效应”。在此基础上,小米孵化出了“米家”这个品牌。
由此来看,华为hilink智能家居战略起步较晚,真正形成效应就更晚了。不过这个“晚”也是相对的,智能家居市场距离普及和成熟还有很多问题待解,留给华为布局的时间其实还算充足。在战略上,华为采取的是不同于小米生态链的方针,小米生态链核心是做“孵化”,而华为的hilink核心是做“连接”,做平台。平台在架构上包括hilink sdk软件包、生态伙伴所有的产品、hilink智能路由器、家庭云平台、智能家庭的app和hilink联盟认证六个要素,基于此,提供各设备与设备、设备与手机、设备和云、设备和网络之间的标准协议,用于解决各智能终端之间的互联互动。
事实上,目前市面上各个厂商的智能家居战略总体可以分为三种。其一是像华为这样,主做平台,开放连接,为广大智能家居设备提供生态的土壤,这主要是互联网企业在做;还有一种,是传统家电巨头,自身的产品产线即可基本覆盖全屋智能家居设备需求,在此基础上辅以软件系统和平台搭建,这样的企业通常会是一些具有家电制造和it技术双重积淀的巨头,例如三星、lg等;至于小米生态链模式,小编觉得本质上是第二种的变体,都是软件和硬件两手抓,只是出于企业自身体量、经验、效率等各种因素考虑才想出生态链这样的创新模式,可算作第三种。
对于消费电子及互联网厂商来说,华为所采用的模式其实也是比较主流的模式,抛开具体的规则,这一思路其实和苹果的homekit很像,而三星的smartthings平台,其实也在尽可能纳入更多的第三方设备。因此从模式本身来说,hilink也并没有特别创新之处,但也更稳妥。
合作,连接,华为hilink生态的优势
基于上述的三种模式,以及华为iot全场景智慧化战略的特点,我们可以更清楚看到华为以hilink为平台的这一战略的优势以及现存的不足。
首先,在华为的战略中,ai是核心驱动力,中间层是hilink平台支撑的软件、硬件生态,外围是自研和生态产品,自研好理解,生态产品主要包括三种,一是华为智选品牌中的产品,二是work with huawei hilink中的产品,以及通过云云对接、账号互通形式进入的产品,这些产品很多是华为和生态厂商联合研发的。在这整个过程中,对厂商的技术研发功底是个很大的考验,因为这不仅需要有产品,还需要基础连接技术的支持,并且赋能的是不同合作厂商不同标准的产品,这就需要对全连接架构标准和协议标准统一支持。
而华为,在技术研发方面恰好拥有明显的优势。这怎么理解,其实我们不需要列出拥有多少技术研发专利等一系列数据,有一点是需要着重强调的,即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华为几乎是市面上唯一一家拥有端到端研发能力的厂商,从5g基础通信技术、5g芯片、5g基站到智能终端,几乎是智能家居产品和技术的全链路覆盖,这就让华为在5g时代智能家居全场景平台方面有着足够的技术壁垒。
其次,华为hilink生态平台的优势在于“连接”本身,由于华为只是做服务和赋能,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空间更大,他们可以和传统家电各个细分领域的头部玩家合作,打造让消费者更熟悉、更有信任度的优质产品。按照华为的说法,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在业内拥有扎实地位乃至排名前三的家电大厂,其中的大多数品牌都是普通消费者耳熟能详。小编觉得这一策略的优势着重体现在大家电方面,消费者购买大型家电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在产品选择方面自然也会更多倾向于拥有长期品牌和口碑积淀的老牌家电大厂。
另外一点就是,hilink平台采用“华为+合作伙伴”的形式本质上是一种轻资产的模式,从而省去自己一手包办的成本,同时合作伙伴也会有更多利润空间。同时值得注意的是,hilink的开放是从品牌、技术、生态和渠道四个维度的开放和赋能,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合作伙伴联系的紧密程度。
事实上,直到这次hilink生态大会,该平台已经拥有2.6亿个入口连接数,连接4000万家庭,接入华为hilink生态伙伴数超过了200家。
华为hilink平台和目前大部分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一样,主要是以手机或智能音箱作为中枢,而庞大的手机出货量,则为华为iot战略的另一大优势。根据余承东在今年hilink生态大会上透露的消息,2018年华为+荣耀手机销量为2.06亿台,位居全球第三,与苹果差距已经很小,而华为在中国中高端手机市占率34%,年底将达到50%。庞大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是华为以此为中心搭建hilink平台的保证,毕竟当你使用某一品牌的手机时,若想组建智能家居硬件设备,自然也会优先考虑该品牌下的硬件产品。
硬币的两面
开放、连接的合作模式,是华为hilink生态的优势,但it之家小编认为,这一模式本身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正如硬币的两面。最主要的,就是生态中的设备厂商主要依靠合作关系维系,因为hilink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尽管华为愿意从多个维度进行开放赋能,但对于合作伙伴厂商而言,他能够和华为合作,也可以和其他平台合作,这就在客观上分散了平台的竞争力。抛开华为和其他硬件厂商合作打造的产品,如果a厂商的这台冰箱,可以支持hilink智能家居平台,也有可能支持三星的智能家居平台,那这就削弱了平台之间的壁垒,难以形成合力。而小米生态链的模式,以及类似三星这种自身产品线覆盖更广的平台,一旦提升产品研发水准,形成品牌凝聚效应,那么这种完整体系的模式就能够迸发出难以撼动的能量,这一点可以参考在智能手机时代ios系统的优势。而小米生态链上尽管大多为初创企业,但经过5年的积累完善,已经有很多产品形成了爆品效应,这是值得华为警惕的。
另外,比较担忧的是“统一标准”,在任何领域,做“统一标准”都是相当困难的挑战,智能家居尤其困难。小编认为,目前智能家居的核心体验还停留在联网协同,而未来,不同设备之间更深入到具体功能细节的交流是必然趋势,而在开放平台中,很难保证不同厂商之间的壁垒完全消除,特别是涉及敏感用户数据或者影响安全的功能方面,设备之间的彼此自动化合作可能会成为难点,也会增加风险,这需要华为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协调各方的利益。同时it之家小编更相信,未来的智能家居场景应该是去中心化的,而不是靠当前一部手机或者一台智能影响进行指挥调控,相反,智能家居网络中的任何一个节点,都有可能成为中枢,例如当你在冰箱面前时,冰箱就成为中枢,你可以用冰箱控制其他设备,而当年在电视面前时,你也可以用电视来控制其他的设备。这种趋势下,对于hilink的挑战更大,而统一的封闭生态,则更容易实现。
总结
可以预想的是,未来iot在智能家居场景中的应用,必然不是单品的竞争,而是整个生态链条体验的比拼,不仅要单品做得足够好,还需要每个产品、不同产品之间的深入协同体验做得足够好,就此来看,华为hilink的开放式生态和类似小米的封闭式生态各有优劣。而对于华为hilink而言,本身起步已经偏晚,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实也还有很多,但小编对其开放的模式,以及自身和头部合作伙伴背后的技术、研发功底比较看好,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其实主要是开放带来的两面性。至于未来,鹿死谁手,仍未可知。
扭矩传感器在机器人上是怎样应用的
奔驰CLS450将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
荣耀亲选Lebooo变频声波电动牙刷Pro亮相 售价169元
比特币ETF难以通过的原因是什么
双模产品推介|GE211 转接板
华为HiLink,“开放”的硬币两面
禾川手机镜头组装机方案说明
鸿海刘扬伟亲自前往郑州富士康,掌握iPhone 15量产进展
如何帮助设计人员开发面向云计算应用的SoC
用数据说话:四核手机究竟比双核快多少?
给金融机构装上“跑车引擎”:加速计算推动米兰银行向前发展
荣耀Magic和小米Mix对比:二者均无法代表未来手机
什么是低频振荡?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三星10nm工艺性能方面如何? 7nm工艺是极限了吗?
Python常用的几个命令介绍
惠普暗影精灵5性能评测 绝对称得上是一款强大的游戏利器
苹果新环形配件专利曝光 将与未来的混合现实头显配合使用
荣耀Play7T系列5G新品正式发布 6000mAh大电池“续航真的顶”
明星工程师是天生还是后天养成?
wifi无线网卡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