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池行业第十个五年计划 内容是什么?
信息科学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环保科学技术等是公认的二十一世纪的高新技术产业。电池工业以新材料科技为基础,与环保科技相关联,与电子、电力、交通、信息产业想配套,与休闲、娱乐、保健和提高自身素质的消费观念的转变相适应,它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电池工业是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热点。新的用电器具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已经成为推动电池工业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
一、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坚持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不断进行着从数量型向质量、品种、出口、效益型的转变。全国电池工业出现了更加全面、持续的增长。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符合环保要求的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新材料、新结构、免维护铅酸电池等新型电池的研制、开发和生产,为下世纪中国电池工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1982年开始,我国各类小型民用电池产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电池生产大国,一直保持到现在。“九五”期间产品产量和出口都有了较大的增长。95年生产105亿只,出口73亿只,99年生产156亿只,出口115亿只。产品结构也有了明显的变化;95年生产的碱性锌锰电池只有3亿多只,99年生产17亿只,预计2000年将达到21亿只,占年产量的比重从3%上升到15%;小型二次电池95年只有2亿多只,占2.4%,几乎全是镉镍电池。99年为5.5亿只,占3.5%,其中镉镍电池4.5亿只。氢镍电池0.8亿只,锂离子电池0.2亿只。铅酸蓄电池95年产量为2300万kvah,其中全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从95年的2%增加到99年的8%。1999年的电池销售收入为165亿人民币,其中一次电池78亿元,52.7%;出口创汇9.9亿美元,其中一次电池4.9亿美元,二次电池5.0亿元。“九五”期间,我国电池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0%;产值的增长率为14%;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9%。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行业现状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电池行业当前的特点是,产量大、产值小,出口多、创汇少。主要问题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档电池多、高档电池少,一次电池多、二次电池少。
三、国内外电池市场预测和分析
(一)市场、产量:1999年世界电池销售收入约为360亿美元。其中一次电池占30.6%,约为110亿美元,小型二次电池占14.4%,约为52亿美元,铅酸蓄电池占55%,约为198亿美元。一次电池的产量约为370亿只,小型二次电池的产量约为29亿只。
(二)市场分布:最大的电池市场在美、日、欧,约占全球电池市场的70%。亚洲,特别是中国是电池的潜在大市场。
(三)增长率:近几年来,全球电池产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5%,我国约为10%。一次电池中,碱性锌锰电池增速最快;二次电池中,普通铅酸电池和镉镍电池的增速趋缓,密封铅酸蓄电池、特别是氢镍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增速最快。我国一、二次电池的发展与国际上总的发展是一致的。
(四)年人均消费:全球年人均消费电池约为6只,美国已达25只/人・年,日本已达20只/人・年。
我国年人均消费电池为6.6只。北京市98年已达到15只/人・年。
表一 1999年国内外电池工业主要参数对比表
类别名称 产量(亿只) 销售收入(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年均 人均消费只/人
一次 小型二次 一次 小型二次 铅酸 合计
370 29 110 52 198 360 5 6.0*
我国 150 6 9.5 10.5 20 10 6.6**
*美国为25、日本为20, **中国北京为15。
随着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寻呼机、移动电话以及笔记本电脑.小型摄像机等的需求猛增;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随身听、学习机、电子按摩器、助听器、美容器、温度计、血压计等的需求升温;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减少交通工具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电动助力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的面市,对为其配套的电池工业向小型、轻便、高能、无污染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我国六十年代以前电池主要用于手电筒,七十年代用于半导体收音机,八十年代用于小家电,九十年代用于通讯和电脑,下个世纪将扩展到电力、交通等新能源领域,成为高科技产业之一,前景十分看好。
预计全球的一次电池将会以年均3%的速度继续增长。其走向主要是发展高性能、无汞化的碱性锌锰电池。我国一次电池的现状是产量大、产值小、高档的无汞碱性电池比例低。99年一次电池的产量为150亿只,占全球一次电池的41%,而产值只有9.5亿美元,只占8.6%。因此,发展的余地比较大,应继续增大碱性锌锰电池的比例,逐步降低糊式电池的产量。由于糊式电池还有两个市场,内有广大的农村市场,外有传统的非洲、东南亚市场,因此,近期内降幅不会太快。预计“十五”期间,我国一次电池的发展是控制总量、适度增加产量,继续加大调整产品结构力度,重点发展无汞碱性锌锰电池,到2005年碱性锌锰电池将占30%。
全球二次电池市场中铅酸蓄电池由于有强大的汽车工业的支撑,仍将占有较大的份额,会以5%左右的速度增长。小型二次电池中,镉镍电池仍占有较大份额,但由于有记忆效应和镉污染,其产量将逐步减少。锂离子电池,由于性能优良,在移动通讯和笔记本电脑中得到广泛应用,氢镍电池在电动助力车、电动摩托车和电动汽车中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将会以大于5%的速度继续增长。
表二 国内外电池工业“十五”期间增速预测表
类别年均增速(%/年均) 一次 二次
铅酸 小型二次
全球 3 5 >5*
我国 2亿只/年均适度增长 5 >40**
*锂离子电池为15,**其中氢镍为45,锂离子为108,镉镍为负增长(-5)
99年全球小型二次电池的市场29亿只,镉镍电池为14亿只,占48.4%,氢镍电池为11亿只,占37.8%,锂离子电池为4亿只,占13.8%,发展趋势是氢镍电池将逐步取代镉镍电池在电动工具、电动助力车、电话子母机的市场;锂离子电池将逐步挤占氢镍电池在移动通讯和笔记本电脑的市场.
99年我国小型二次电池的产量共5.5亿只,而市场需求的增幅很快,特别是移动通讯。87年11月才开通移动通讯业务,2000年7月底其用户就达到6100万户。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移动电话市场.笔记本电脑的增速也很快,95年为13万台,98年就达到87万台。电动助力车、电动摩托车和电动汽车也已面世.因此,为起配套的二次电池,在强劲需求推动下,预计在2005年之内将会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为交通工具配套的动力电池将在二次电池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另外,随着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大,新型燃料电池和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发展也已崭露头角,应大力支持其发展。
表三 1999年国内外电池工业产品结构对比表
类别 名称 销售收入(%) 小型二次(%) 一次电池(%)
一次 小型二次 铅酸 合计 镉镍 氢镍 锂离子 合计 碱锰 普通锌锰 合计
全球 30.6 14.4 55 100 48.4 37.8 13.8 100 30* 70 100
我国 47.3 52.7 100 81.8 14.6 3.6 100 12.0 88.0 100
* 美国>80, 欧洲>60, 日本>50
(五)加入wto对电池工业的影响
总的来说是有利有弊,利大于弊。对我国一次电池的扩大出口,调整出口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十分有利,对进口影响不大。而二次电池正处于产业化的发展阶段,还缺乏与发达国家的竞争能力。因此,需要考虑一些保护应对措施,以便度过难关,顺利发展。
四、行业发展趋势
(一)一次电池:主要有糊式电池(s型)、纸板电池[包括铵型高容量纸板电池(c型)、锌型高功率纸板电池(p型)]和碱性锌锰电池等三代产品,其中碱性锌锰电池是当今世界一次电池的主导产品。s型和c型电池的产量将不断减少,碱性锌锰电池的产量将不断增长。
技术上是两大发展趋势:①进一步提高电池性能。主要从增加活性物质、改进和提高活性材料、添加剂的性能以及减少内阻等方面入手。②实现无汞化。分两步走,2001年实现低汞,2005年实现无汞。无汞锌粉和高质量电解二氧化锰是实现无汞化的技术关键。
(二)小型二次电池:
小型二次电池的主要产品是镉镍电池、氢镍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镉镍电池的产量将逐步减少,氢镍电池的产量将逐步减少,氢镍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将快速增长。
发展趋势:①进一步提高电池性能。提高容量、提高均匀性和稳定性、增加充放次数、增大充放电倍率、提高安全性。②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拓宽应用范围,增强竞争能力。
1. 氢镍电池在技术上的主要走向是:①充分利用我国稀土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合理、适度和有效的掺杂以提高储氢合金负极材料的电化学能性能。②通过超细化、高密度和掺杂、涂膜等工艺技术的开发以提高氢氧化镍正极材料的性能。
2.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趋势是:①由液态锂离子电池向固态(聚合物凝胶电解液)锂离子电池发展。②在锂钴氧化物、锂镍氧化物和锂锰氧化物这三种现有的锂离子电池中,锂锰氧化物是研究的热点,关键问题是解决循环性能差和高温容量衰减;锂镍氧化物也是关注的焦点,通过掺钴或其它元素可制出容量和循环性能好的材料;两者的前景均看好。③非碳负极材料、金属锂或锂合金作负极材料的研发也很有前景。④由于移动电话向小型、轻便方向发展的需要,方型锂离子电池将取代圆柱型锂离子电池。
(三)铅酸电池:
“十五”期间会以年均5%左右的速度增长,发展趋势为:全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将逐步取代传统的开口铅酸蓄电池。②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将使目前的铅酸蓄电池更新换代。如:曲板新技术、新工艺可使目前的密封铅酸蓄电池容量提高20~30%;复合板栅新材料可大大提高铅酸蓄电池的比能量等等。
(四)动力电池:在上述小型二次电池的基础上,向大容量动力电池发展,“十五”期间可望起步,预计2005年之后到2015年之间会有快速的发展。作为电动汽车过渡品,混合动力汽车将促使氢镍电池快速发展。
(五)燃料电池:
其发展趋势是: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为主(pemfc),兼顾熔融碳酸盐(mcfc)及固体氧化物(sofc)两种燃料电池的研究开发。随着地球上化石类一次性能源的枯竭,不少专家、学者预言21世纪将进入氢能时代。燃料电池作为把氢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特别是pemfc),它以高效、洁净、高比功率、可室温快速启动等特点,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经多年研究开发,已从基础研究、试制而逐步转入批量生产和产业化阶段,应用前景是作为汽车动力和发电站。
燃料电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燃料处理系统、电池堆系统和控制系统。因此,应加大投资力度,组织协调攻关,争取在“十五”期间在关键技术方面有所突破,为产业化创造条件。
(六)太阳能电池―地面光伏发电
当今世界由于常规能源的短缺和环境的严重污染,温室效应的增加,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因此世界各国从七十年 始,都积极开发新能源,其中光伏发电引人瞩目,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96年全世界组件销售量为90.6兆瓦。预计2010年将增加到800~1000兆瓦,销售收入预计为80~100亿美元。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是主要产品。
我国光伏发电以硅太阳能电池为主,年产量只有1.2兆瓦,应用以电站(通讯、邮电)和户用电源为主,主要用来解决无电地区生活用电问题,在西藏建立了20kw电站,研制成2.5~5kw光电水泵系统,户用独立电源从8瓦至500瓦等用户系统和示范站。
主要问题是:硅材严重不足,价格高,系统配套差。
发展方向是:高密度、长寿命、低价格。开发砷化镓系列单结和多结的单体太阳能电池;加强系统设计,提高组件效率,降低成本。
(七)其它新型电池:
近年来,新型高能电池发展很快,例如锌镍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就有很出色的表现。
五、规划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技术创新为依托,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为重点,总量适度发展,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重点研究、开发、生产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小型、轻量、高能、无污染的一、二次电池。
(二)发展的主要目标
1.一次电池:以150亿只为基数,产量略有增加。年均增长2亿只;重点调整产品结构,加大碱性锌锰电池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15%发展到2005年的30%。
2.小型二次电池:
①镉镍电池:以4.5亿只为基数,以年均-5%的速度逐步降低产量,2005年产量降到3.38亿只。
②氢镍电池:以0.8亿只为基数,年均45%增长。预计2005年将部分取代镉镍电池,并在电动工具和电动车用电池领域占有较大比重,产量达到3亿只。
③锂离子电池:以2亿只为基数,年均108%高速增长。预计2005年在笔记本电脑和通讯领域将占较大比重,产量达到1.5亿只。
3.铅酸蓄电池:以2625万kvah为基数,年均5%适度增长。2005年产量达到3500万kvah,预计2015年全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将占有绝对优势,比例达50%以上。
4.其它电池
①燃料电池:在关键技术上有所创新,为逐步实现产业化创造条件。
②太阳能电池:逐步实现产业化。
③锌镍电池:在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并拓宽应用领域。
④圆柱形锌空电池:在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并拓宽应用领域。
5.总产值:以165亿元为基数,将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将达到270亿元。
6.出口创汇:以9.9亿美元为基数,年均增速为20%左右,到2005年达到22.84亿美元。其中一次电池由1999年的4.9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7.84亿美元;二次电池(含铅酸)由1999年的5.0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5亿美元。
表四 “十五”发展的主要目标
目 时间 标名称 1999 2005 年均增长率(%/年均)
一次电池(亿只) 150 162 2亿只/年均
碱锰比例(%) 12 30 25
小型二次电池(亿只) 镉镍 4.50 3.38 -5
氢镍 0.80 3.00 45
锂离子 0.2 1.50 108
铅酸蓄电池(千万伏安时) 2625 3500 5
出口创汇(亿美元) 一次 4.90 7.84 10
二次及铅酸 5.00 15.00 33
合计 9.90 22.84 20
(三)调整和发展重点
1.发展重点是
(1)无汞碱锰电池 (2)氢镍动力电池
(3)锂离子电池 (4)全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
(5)车用动力电池 (6)燃料电池
(7)太阳能电池 (8)其它新型高能电池
2.调整重点
一次电池
(1)严禁生产锌汞电池;
(2)不再增加新的糊式电池生产线,逐步减少糊式电池产量;
(3)鼓励对碱锰电池进一步提高性能和无汞化生产;
(4)鼓励无汞碱锰电池用电解二氧化锰和无汞锌粉的产业化生产和进一步提高质量的研究、开发;
(5)鼓励lr6、lr03碱性电池自动化生产线的消化、吸收、创新和批量生产,除国内还没有的lr20和lr14碱性电池生产线可以各引进1―2条供消化吸收外,不再引进lr6和lr03碱性电池生产线。
二次电池
(1)逐步减少镉镍电池的产量;
(2)鼓励发展氢镍动力电池和提高其性能的研究开发、产业化生产;
(3)鼓励发展锂离子电池,重点开发聚合物固态锂离子电池;
(4)鼓励研究、开发生产适合电动助力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用的动力二次电池;
(5)鼓励研究、开发、生产用于氢镍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活性材料、隔膜、电解液以及自动化生产、检测设备;
(6)高度重视、积极鼓励、推动燃料电池在关键技术方面的创新;
(7)鼓励和支持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发展。
六、主要政策和措施
(一)主要政策建议
(1) 实施政策引导;
(2) 争取优先贷款并给予减息或贴息优惠;
(3) 争取适当降低税率;
(4) 为鼓励出口产品的结构调整,适当增加出口退税率;
(5) 推动多渠道投资的运作,尽力吸收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参与,使企业成为投资主体;
(6) 促进创新技术参与产权分配;
(7) 国家风险投资向新型能源项目倾斜;
(8)按照wto多边规则和我国的承诺,清除和修改与其相抵触的贸易制度和政策;
(9)建立和完善与国内市场开放以及贸易活动市场化进程相适应的外经贸宏观调控体系;
(10)充分利用多边框架下能享有的制度与政策自主安排空间,构筑有效的产业保护和经济安全体系;
(11)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可使用条款的作用,有效运用灵活关税制或差别关税加以保护;
96年我国已对进口电池的关税作了大幅度的减让。一次电池中的锌锰电池已从原来的30%降到20%;其它一次电池从18%降到15%;二次电池中的铅酸蓄电池已从40%降到25%;其它二次电池仍维持18%不变。因此,不宜再大幅度降低关税。锁定关税减让后,要充分运用分阶段的数量限制手段,以部分抵消由于减让带来的对市场的冲击。
在实施关税减让,取消外资企业内销比例限制的过程中,应认真清理现有的各项优惠政策,缩小实际关税率与实际关税率的差距,清除国外投资者高于国内居民的“超国民待遇”,以提高关税保护的有效性,维护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
(12)运用“对幼稚工业保护”条例加以保护。例如可适当对进口的二次电池提高关税或实行许可证办法加以保护。
(13)他非关税手段加以保护。加快有关安全、环保、卫生方面的立法速度,不断完善“专利法”、“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等法律、法规,以便运用法律武器,对正在发展中的我国二次电池加以保护。
(14)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方向的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包括相关的原材料和生产设备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从立项、信贷、税收等诸多方面给予优惠支持。
(15)国家经贸委、技术监督、工商管理、商业商检、海关等部门应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执法力度,净化市场环境,整顿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二)主要措施:
1.引导企业加大产品技术含量,进一步提高性能,多方面降低成本、改善服务,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1)实施政策引导,推动多渠道投融资运作,坚持产学研的紧密合作,坚持引进技术、装备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
(2)纵、横向的合作、联合与兼并,实现优势互补,以提高质量、扩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共创销售渠道、开拓国际市场,实现销售资源共享,以降低销售成本。
(3)鼓励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
(4)重视环保,改善包装。
(5)提高品牌的国际知名度,争创国际名牌。
2.高度重视并抓紧学习和研究多边“游戏规则”.
3.为防止商标在国外被抢注,应在出口国进行注册,并在我国海关备案,以便应用知识产权保护品牌(商标),并有力打击假冒产品。
4.抓紧时间,尽快学会“反倾销”和对付“反倾销”。
2001年开始限制含汞电池
1997年12月31日,中国轻工总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内贸易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环境保护局、海关总署、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等9部委局联合发出《关于限制电池产品汞含量的通知》。通知要求,凡是有关电池产品生产、进口、销售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加强对电池产品汞污染的防治工作,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并从即日起实施该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电池产品汞污染的防治工作,保护和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一切电池产品生产、进口、销售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 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对电池生产、进口、销售及设备引进实施检验和监督管理。
第四条 1、根据我国电池行业的实际情况,限制电池产品汞含量的工作拟分步实施,首先实现低汞,最终达到无汞。低汞的含义为电池中的汞含量小于电池重量的0.025%;无汞的含义的电池中的汞含量小于电池重量的0.0001%。
2、限制电池产品汞含量的规定,纳入相应的电池国家标准中。
第五条 自2001年1月1日起,禁止在国内生产各类汞含量大于电池重量0.025%的电池;从2001年1月1日起,凡进入国内市场销售的国内外电池产品(含与用电器具配套的电池),在单体电池上均需标注汞含量(例如:用“低汞”或“无汞”注明),未标注汞含量的电池不准进入市场销售;自2002年1月1日起,禁止在国内市场经销汞含量大于电池重量0.025%的电池。
第六条 自2005年1月1日起,禁止在国内生产汞含量大于电池重量0.0001%的碱性锌锰电池;自2006年1月1日起,禁止在国内经销汞含量大于电池重量0.0001%的碱性锌锰电池。
第七条 对于在我国境内新建电池厂(含中外合资、合作及外商独资企业)和新引进的电池生产线,按有关规定审批。
第八条 进口电池涉及安全卫生、环境保护,从2001年1月1日起,由商检部门实施强制检验。
第九条 对废弃电池的收集、处理,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式,如废弃物的分类、收集、销售时的以旧换新,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境意识。为鼓励废弃电池处理加工单位,国家应从政策、资金上给予倾斜和支持,并享受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
第十条 防治废弃含汞电池对环境的污染适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 本规定由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监督执行。
第十二条 本规定由中国轻工总会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贴片电解电容区区分反极
电刷滑环在选材时的注意事项
又一批新的“罚单”被中国移动公示
Trias网络中的DAG数据结构介绍
新技术可望重振美国制造业?
中国电池行业第十个五年计划 内容是什么?
四家存储器制造商的最新一代3D NAND闪存的技术和成本分析
Sqlmap简介与使用
芯盾时代再度荣获中国网络安全联盟两大奖项
移远通信首批推出基于Qualcomm 9205芯片组的多模LPWA模组
关于英特尔物联网瞄准四大领域的相关分享和介绍
NI收购BEEcube,加强全球5G无线领先地位
国产“机器人护士”已在多家医院和养老院上岗
无线充电技术为什么始终无法突破
谷歌机器人验证只是点个勾,为什么机器人就是做不到?
Opera正准备给安卓用户开发一个内置的加密货币钱包
中国电子展助力西部——中国电子展6月亮相成都 全面展示工业和军工电子技术解决方案
为什么笔记本内存越大反而越慢?
TVS管在手机ESD保护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多家传统汽车经销商与厂商矛盾激化,传统车市转型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