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b超电源的设计
便携式b超系统内部使用的电源比较复杂,外部适配器和电池的电源必须经过dc/dc转换,以转换成系统需要的电压。为了降低电源上的无用消耗,提高电池使用效率,系统主板、b超控制板、液晶显示器以及键盘的电源采用开关电源供电。
便携b超电源的整体设计
图1为便携b超电源的整体设计方框图。便携b超电源输入电压有两种:一是电源适配器输入,电压为18v,二是电池输入,电压为14.4v。要求实现两种电压之间的热切换,并在切换电压时不影响系统工作,即提供外电和电池供电无延时热切换功能。需要输出±12v、5v、3.3v、±48v等几种电压,具体指标为12v/2.5a、-12v/0.5a、5v/4a、3.3v/3a、+48v/80ma、-48v/80ma。具有单键开关机功能,即无电时,按电源键打开电源;在有电时,按电源键向控制面板发送关机信号,上位机还可以通过软件关机(即支持atx关机指令)。电源输出接口采用标准计算机atx接口。
图1 便携b超电源整体设计方框图
电源切换电路的设计
便携b超电源切换电路如图2所示,在外接电源适配器时,电压输入交流18v,经vd100、vd101二极管后,再经r100、r107分压加到n100a(lm193)电压比较器的3脚(同相端)。电池输入电压是14.4v,经r101、r108分压后加到n100a(lm193)电压比较器2脚(反相端)。由于3脚电压高于2脚,因此n100a(lm193)1脚输出高电平,使三极管v100导通,v101截至,场效应管v105截至,power_in+端得到的是外接电源适配器的18v电压。当没有外接电源适配器时,或便携b超机在使用过程中,外部交流电突然停电造成无法使用外接电源适配器时, n100a(lm193)的3脚电压低于2脚,n100a(lm193)1脚输出低电平,使三极管v100截至,v101导通,场效应管v105导通。电池电压经过导通的场效应管v105的源、漏极,power_in+端得到的是电池的14.4v电压,实现了两种电压之间的热切换。vd102、vd103在电路中起隔离作用,隔离外接电源适配器和电池供电。
图2 电源切换电路
单键触摸开关机电路的设计
便携b超单键触摸开关机电路如图3所示,由外接适配器或电池来的power_in+电压,一路送到场效应管q100,准备开机,另一路经r104、vd104送到轻触按钮power-key2的一端。轻触按钮power-key2的另一端是接地的,当按下轻触按钮power-key2时,三极管n106的基极被钳位在低电平,n106导通,进而n102也导通,场效应管q100导通,由外接适配器或电池来的power_in+电压经过导通的q100的源、漏极,获得power+电压,给高、低压电路供电,机器开机。在开机的同时,power+电压经过6v的稳压二极管使三极管n104导通,n104集电极为低电平,维持n106导通,保持开机状态。
图3 单键触摸开关机电路
当便携b超机在开机状态中,再一次按下按钮power-key2时,光耦b101导通,光耦次级导通,反向器d101的4脚输出低电平到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发出低电平关机指令power-off1,使光耦b100导通,进而使三极管n103导通,n104截至,n104集电极的高电平使n106截至,导致场效应管q100截至,实现了关机。
当上位机发出高电平的关机指令power-off时,也将使光耦b100导通,余下的过程和控制面板关机过程一样。
低压电源电路的设计
便携b超低压电源电路如图4所示,主要有6个ti公司的tps5430和1个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lm2576组成。6个tps5430提供2组+12v、+5v、+3.3v的电压,其中一组给便携b超机的主控板供电,另外一组用于给便携b超中的电脑供电。这两组是完全一样的,因此,我们只给出了其中一组的供电原理图。lm2576负责产生-12v电压给便携b超中的电脑。
图4 低压电源电路
tps5430有5.5~36v的宽电压输入范围,连续的3a的电流输出能力(峰值达4a),转换效率达95%。8引脚小型贴片封装,芯片背部是金属散热片,使用的时候一定要焊接到地,做pcb封装的时候将散热片当成第9脚。不需要再接散热装置,利用电路板本身散热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特别适合便携产品的设计使用。tps5430的1脚是boot端,需要在boot和8脚ph间接0.01μf的低esr电容。2、3脚是空端,4脚vsense是调整器的反馈电压端,接输出电压的分压电阻端,来取得输出电压的反馈。5脚ena是电源on/off控制端,当此脚电压低于0.5v以下时,本芯片将关闭电源转换,供电电流减少到18μa,悬空的时候使能,芯片正常工作,我们没有对此脚控制,因此悬空没接。6脚接地,7脚vin是电源供电端,接power+。在电源供电和地间接一个高质量、低esr的陶瓷电容。8脚ph是内部功率场效应管的源极,外部连接续流二极管和电感。第9脚powerpad端是芯片背部散热金属片,必须连接到地(gnd)上。
tps5430的输出电压值是由其4脚的分压电压值决定的,输出电压vout=(1.221+(r1×1.221)/r2)v。其中,r1是分压上电阻,r2是分压下电阻。对于tps5430的设计,r1可以取10kω,r2则能根据要获得的输出电压来计算。根据图4给出的r206(1.11k)、r208(3.07k)、r210(5.36k),我们可以计算出输出电压分别是12.2v、5.2v、3.5v,比设计值略高0.2v,负载比较重,带载的时候电压正好合适。
n208(lm2576-12)是美国国家半导体的产品,1脚是电源供电端,接power+;2脚是输出端,外接续流二极管和电感;3脚是接地端,5脚是电源on/off控制端,由于要输出负电压,因此3、5脚没有接地而是接-12v电源上了;4脚是电压反馈端,我们使用固定12v输出的lm2576-12,故4脚接地,不需要接反馈电阻分压。
高压电源电路的设计
便携b超高压电源电路如图5所示,使用dc/dc变换器。ua3843是专门用于dc/dc变换器应用的高性能、固定频率、电流模式控制器,为设计者提供使用最少外部元件的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其分pwm控制、周波电流限制、电压控制等几部分。
图5 ±48v电源电路
1 pwm控制
power+经过电阻r34为n1(ua3843)的7脚提供电压,n1的4脚外接r36、c33与内部电路形成的锯齿波振荡器开始工作。pwm脉冲由n1的6脚输出,控制mosfet v9的导通时间,决定输出电压的高低。r37用于抑制寄生振荡,通常串联在靠近mosfet栅极处。栅极电阻r37不能太大,它直接影响pwm驱动信号对mosfet输入电容的充放电,即影响mosfet的开关速度。开关变压器的次级第9、10脚输出的感应电动势经vd14整流,c35、l7、c36滤波,形成+48v直流输出电压为b超探头供电。开关变压器的次级第7、6脚输出的感应电动势经vd13整流、c39、l8、c37滤波,形成-48v直流输出电压为b超探头供电。vd12、c34、r38组成尖峰脉冲吸收电路,用于在开关管从导通转为截止的瞬间抑制v9的漏极所产生的幅值极高的尖峰脉冲。其原理是:在v9截止的瞬间,其漏极产生的尖峰脉冲经vd12、c34构成充电回路,充电电流将尖峰脉冲抑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了v9被尖峰脉冲击穿。当c34充电结束后,c34通过r38放电,为下个周期再次吸收尖峰脉冲作准备
2 周波电流限制
2脚feed back是反馈电压输入端,此脚与内部误差放大器同相输入端的基准电压(一般为+2.5v)进行比较,产生控制电压,控制脉冲的宽度,本电路将其接地,由内部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1脚进行控制。3脚的周波电流限制信号决定了pwm脉冲的宽度,即决定了输出电压的高低。n1(ua3843)3脚外接的r47、r48、r14、c32组成周波电流限制电路,在每一个振荡周期中,当开关电源脉冲变压器l6初级的3~5绕组电感电流峰值达到设定值时就关闭pwm脉冲,设定值由n1(ua3843)的1脚comp端电压决定(1脚comp是内部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通常此脚与2脚之间接有反馈网络,以确定误差放大器的增益和频响。周波电流限制控制过程如下:开关管导通,电感电流上升,取样电压v3上升,当3脚电压大于1v时,内部电流检测比较器翻转,内部pwm锁存器复位,关闭pwm脉冲,准备进入下周期。为消除电流限制电路尖波脉冲干扰,由r14、c32组成尖波滤波电路,以确保周波电流限制功能在每一个振荡周期中都有效。r47、r48为限流取样电阻,决定了整个开关变换器的最大输出电流值,改变其阻值可以调整最大输出电流。
3 电压控制
n1(ua3843)是电流型脉宽调制器,有两个闭环控制。电流取样信号送到电流检测比较器同相输入端3脚,构成电流闭环控制,误差电压送到内部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1脚,其输出送到电流检测比较器反相输入端作为比较基准,构成电压闭环控制。由此看出,电压闭环与电流闭环是相互作用的,两者最后都通过电流检测比较器来控制pwm锁存器,即控制pwm脉冲的宽度。电压闭环控制电路由电压基准n2(tl431a)、光电耦合器b4(tlp521)及电阻r31、vr7、r12、r32等元件组成。光电耦合器b4(tlp521)输出的电流信号转化成电压信号,送到内部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1脚。n2(tl431a)误差放大器内部比较基准为2.5v。电压闭环稳压控制过程是:输出电压上升,tl431a基准端vr上升,tl431导通上升,光电耦合器b4(tlp521)导通上升,1脚电压下降,内部电流检测比较器翻转提前,内部pwm锁存器复位提前,pwm脉冲变窄,输出电压变低,从而稳定了输出电压。高压输出电压值vout=(1+r31/(r12+vr7))vref,通过调节电位器vr7的值,可以使输出调整在±48v,调节范围是31×2.5=77.5v~(1+15)×2.5=32v。
结语
本文介绍了便携式b超电源的设计,包括电源切换电路的设计、单键触摸开关机电路的设计、低压电源电路的设计及高压电源电路的设计。在我们的便携设备中很好的完成了设计指标的要求,可以应用到其他便携设备中。
如何从其ADC通道读取模拟输入信号
Ansys宣布通过GlobalFoundries面向GF 22FDX®平台的半导体工具认证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是否会导致人们失去创新精神
苹果iOS10.3 Beta 6发布:苹果目前最稳定流畅的系统
各行业防雷工程和防雷接地的应用方案
便携式B超电源的设计
经典又实用的超低电容小尺寸的ESD保护方案
鸿利智汇Mini LED背光荣获行家极光奖之十大供应链之星
嵌入式系统架构发展趋势及比较分析
戴森V11无线手持吸尘器上手体验 通过不同的吸头还能满足更多场景环境的清洁
光电式液位传感器的常见问题解答
Wishbone片上总线技术的特点及如何提高PCI系统的负载能力
Redis键的生存时间、生存策略和毁灭策略
澳大利亚构建虚拟发电厂提供电量
DCDC电源纹波的正确测试方法
谷歌重组人工智能团队
IU5987T同步降压型单节多类型锂电池充电管理IC
工业物联网的黄金时代已来临
2线串行接口,32点阵VK1Q60 LED数显驱动芯片适用于大小家电LED驱动
比特币的交易输入和输出数量走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