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wc2019的现场简单转了几天,令人感受最深的就是更近一步的5g。主流厂商第一波5g手机的露面,更是将5g这个概念推向了高潮。
参考3g、4g时代的经验,真正的5g热潮其实还没有到来。
但从趋势上看,对于时隔9年出现的新一波通信革命,普通消费者们已经充满了期待,高速上涨的5g搜索热度就是最好的证明。
超高的期待作用在看不懂所有5g技术细节的围观消费者身上,随即分化为了对立的两派:
有的人认为5g绝对就是好的,光这一项技术就能推动一系列应用场景(如vr、自动驾驶)的进展;
有的人则认为4g时代移动通信能力已经很强了,已经满足了人类大多数的需求,5g很可能会变成一次踏空的失败。
简单总结这两种比较过激的意见,前者捧,后者踩,但不管动作的方向是啥,结局总归是差不多的:
过激只会让人对未来产生错误的预期,而且还会带来多余的情绪。
重新认识5g
想要完整了解5g技术自然不易,但最基础和核心的通信技术发展逻辑,是所有关心5g的人都有必要的了解的。
先说5g中的g,很多人都知道是generation的意思,例如4g,翻译过来就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但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g前面其实不一定只有整数。
以3g为例,早期的wcdma系统后期实际上在部分地区已经被性能指标更高的hsdpa、hsupa网络所取代。后两者被业内称为3.5g、3.75g。他们在手机状态栏信号旁边对应的标志分别为h和h+(你肯定有看过)。这种小数点后面的升级现在也还在继续,例如即将将人们从4g引入5g的lte-advancedpro(简称lte-ap)系统,它实际就是4.5g。
这些看起来这么复杂的通信系统和g,其实主要说明了一件事——通信技术的升级是在持续不断进行的,并不完全像是阶梯一样在前进。
持续不断进行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么多代通信技术说白了干的是同一件事——挖掘无线电波这种通信手段的潜力。这本来就是一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
换言之,从技术迭代的角度来看,5g实际上是通信技术持续升级的下一个小里程碑和目标,不能说是跨越式发展,更不能说是顶到天花板。
更何况像通信这样前沿的技术,本身就存在相当多的不确定性,这种状态下仍能产生带有情绪的判断,大概率是因为无知。
5g战场不再只有手机
从1g到4g时代,手机的功能与日俱增,从打电话,到发短信、彩信,到收发email和浏览互联网,再到成为办公、娱乐全能的移动终端,靠的正是移动网络的存在,这也难怪有许多人会把手机和移动网络划上等号。
在前几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也尝试了许多不同的使用场景和应用,但因为通信行业更偏向于优先满足手机的需求,导致其他应用场景中假如移动通信网络的成本居高不下,这也反过来导致消费者不愿意为这些新的场景和应用买账。
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物联网,从2010年出现至今,连接成本的问题一直没能够让其蓬勃发展起来。
而这一点,恰好是5g的一大野心所在——通过要真正解决连接成本的问题,把移动网络的服务目标从手机扩展到一切对网络连接有需求的设备。
就在前天,华为的轮值董事长郭平在mwc2019发表主题演讲的时候,也提到了这一点:
根据华为目前自己统计,单个基站每比特数据的成本在5g时代可以足足下降10倍。巨大的成本改变,已经开始催生出全新的移动通讯应用场景。一个典型的例子:华为早在去年就发布了基于其最新的5g基带芯片巴龙5000的cpe终端,在今年的mwc2019上,华为又正式发布了全新的cpepro。
cpe的全名是客户服务设备,它所扮演的角色实际上是将高速移动网络,直接转换为wi-fi信号,直接让具备wi-fi能力的设备连接上互联网。
即便是4g时代,因为成本高昂,这样的应用也是不可想象的。因为移动通信网络的速度远远没有达到家庭乃至办公场景中多用户、多设备同时上网的带宽需求。
而华为5gcpepro就不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仅凭其一罐薯片大小相仿的尺寸,就能够在5g网络下实现高达3.2gbps的联网速度,表现已经超越了目前有线宽带的能力。
同时,在wi-fi本地局域网端,华为还用上了最新的wi-fi6标准。假如你用cpepro来下电影,一部1gb的超清电影3秒钟就可以下载完毕。
华为在mwc2019的现场还对cpepro进行的应用的展示:
在距离演示地点2公里以外的地方,华为放置了一个8k的摄像头,摄像头通过wi-fi连接到一台cpepro,cpepro通过5gnr标准连接到移动网络基站,基站通过光纤传输数据到另外一个基站,然后再利用另外一台cpepro,最终将数据传输到一台8k显示器上。从现场的效果看,8k直播足足占用了130多mbps(比一般家庭宽带接入都多)的带宽,同时延迟也只维持在15毫秒左右,整体画面十分稳定。有华为cpepro这样的先行产品做展示,再贸然把手机和移动网络直接划上等号,明显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当然,除了网速和延迟之外,5g还大幅提高区域内的设备连网数量,通过使用海量机器类通信技术(mmtc),5g把每平方公里的连接数量提升到了百万级别,已经超越了4g至少十倍以上。
网速、延迟、连接能力,这三大5g提升方向,显然不再只是为了手机服务,它们实际上引出的是5g时代移动通信的终极目标:
代替有线宽带成为大部分互联网连接的主要入口,为无数的商业带来可能性。
5g之战已经开场
广阔的使用场景、将一切设备连入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才是各方如此重视5g的最根本原因。
在本次mwc上参观华为展位时,一位技术顾问也给一众媒体简单解释了下为什么5g会比大家想象中来的快:
目前全球已经有20多个国家发放了5g的牌照和频谱,按照华为预计,今年大概可能还有30个国家也将发放拍照和频谱,这里合计60个国家左右,总计200多个运营商都希望抢得先机,纷纷加大了5g的资金投入。
整个通信产业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发展趋势中商业价值,跟进是必然的结果。
而华为在整个通信行业中的角色,实际上就是服务这些运营商,帮助他们打造更加强大的移动网络和商业服务。
但正如我们在上文中说到的那样,5g时代的发展目标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自然这对于运营商、包括华为这样的通信设备制造商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具体一点说,就是特别强调整个通信系统的建设能力。
从最基础的基站天线、处理模块、电源,再到数据的远距离光纤传输、光信号交换处理,再到云端数据的处理,这些在前几代通信技术中相互独立的业务部分,在5g全新的高性能要求结合在了一起。实际上,华为在这些业务中基本都做到了全球领先,哪怕不是第一,也处在第一梯队之中。
这也是为什么华为在这届mwc上展位巨大(其中最大的主展位在hall展馆中就占了八分之一以上的面积),实在是因为要展示的东西太多了。
例如之前1月在mwc沟通发布会上首次露面的全新极简5g基站和天罡系列5g基站核心芯片。
要知道,业内外向来对5g采用更高频段有所诟病,认为5g基站覆盖有所下降,会大幅加大产业的基础投入。
而在本次mwc上,华为直接拿出了最先进的5g基站技术,如高性能massivemimoaau,上下行解耦等,直接做到和4glte同密度覆盖,把先前业界流行的关于5g更高密度覆盖的问题完美解决。
华为直接将传统移动通讯基站设备的功能进行了整合,原先用3个天线、外加若干室外设备、还有控制间才能组成的基站,直接全部被压缩到了一根杆上。大大降低了安装、维护的工作量。
华为还将人工智能引入了基站,专门用于让机器学习如何解决系统故障。在系统大规模故障,大量报障信息涌入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为工程人员给出解决指引。这一系列措施,都让运营商的5g建设成本大幅下降。
华为将人工智能引入5g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是加快部署,让站点勘测及仿真做到更好,降低更多的基站开通参数,减少达90%以上,让基站开通更快;
二来提高性能和效率,比如引入智能对massivemmpattern的选择配置,提升效率;智能地把站点周边配套,如供电电压和空调等,和基站联动,做到显著节能。
而在基站之间、基站到主网的连接上,华为拿出了一整套全新的光纤连接方案,通过编码和重复利用单根光纤,光纤中数据的传输成本一下子就下降了30%,还能一口气省下50%的光纤铺设成本。
最后是云端,华为目前已经打造出了一系列拥有极强数据处理能力的高性能服务器组件,例如全新的全闪存存储服务器,领先业内的专业级高速闪存存储服务器,以及基于自研arm架构鲲鹏920cpu、ai处理器的服务器处理单元。
通过自研的芯片、主板、以及其他服务器组件,华为打造了一系列极高密度的运算处理单元。相应占用的空间缩小近40倍。
如此多个业务成分的创新与科研实力,分别填补了5g时代的各种需求,最终让华为在现阶段的5g前期建设竞赛中,拥有了强大的优势。
正如去年11月,英国电信首席架构师neilmcrae在伦敦举行的全球移动宽带论坛上说的那样:
现在只有一家真正的5g供应商,那就是华为。
通信技术远远还没到头
作为一种前沿技术,人们对于通信技术已经饱和的言论其实一直都有。
但从历史的经验中看,这些担忧都是没有必要的。前几代通信技术每一次都能给人类社会带来新事物,但人们反倒一次比一次更依赖,最典型的就是我们现在已经完全不可能抛弃的智能手机。
但纵观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史,2个大的趋势其实从未改变:信息通过网络进行快速传播之后,总能够找到全新的价值;通信技术作为网络的延伸,从始至终都在让更多的人、更多的设备接入到互联网当中。
究竟5g最终会发展成什么样?未来的6g、7g、8g又会实现怎么样的连接能力?这些问题其实都不存在正确答案。
因为商业逻辑和时间给出的,就是唯一的答案,更不会有对错,捧杀和抹杀其实本来就不存在意义,即便最终对了顶多也就是侥幸而已。
本文来源:虎嗅app
深度解析全新帕萨特底盘
华为已在生产不含美国部件的5G基站,其表现并不比用美国零部件的差
使用ADV7612接收机的四通道HDMI输入、快速开关多路复用器
16nm UltraScale全可编程器件内部是什么?
UI自动化常用设计模式深度解析
冷静看 5G:不应捧杀,更别抹杀
3D打印材料实测!清锋弹性、韧性材料表现超出常规
3D打印GPS全向天线
苹果今天发布Safari 5.1.4正式版
Lumileds推出了一款具有正方形发光面的LUXEON 3030 2D
VR市场风云不定,移动VR游戏有望崛起
数控车床基本操作
SI9000阻抗计算教程 SI9000阻抗计算步骤
面向未来通信网络的下一代多核 SoC 架构
随着加密货币使用量的增长它的投资者将获得越来越多的Saga
can数据帧的标准格式
新唐科技M481 Base 系列简介
变频器上为什么要外接制动电阻呢
全球电动汽车发展迅猛,未来市场前景可期
几种不同类型的A/D转换器的转换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