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常用电路之晶振电路

1. 单片机常用电路1-晶振电路
早期的单片机(比如经典的51单片机)系统,外接晶振是必须的(当然也可以外接时钟脉冲,但是很少用),因为单片机的运行必须依赖于稳定的时钟脉冲。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多单片机都已经集成了内部时钟,所以在一般的应用场合,可以不用外接晶振电路了。不过由于内部时钟容易受外界干扰,所以在要求严格的场合,晶振电路还是很有必要的。
晶振电路1
图1是典型的单片机外接晶振电路。
图1 单片机晶振电路
该电路不只是有一个晶振,还有两个电容,这两个电容有什么作用呢?
这两个电容一般称为“匹配电容”或者“负载电容”、“谐振电容”。晶振电路中加这两个电容是为了满足谐振条件。一般外接电容,是为了使晶振两端的等效电容等于或接近负载电容。只有连接合适的电容才能满足晶振的起振要求,晶振才能正常工作。
负载电容的值由如下公式计算:
负载电容无法满足的话一般会使晶体频率产生偏差,严重的话晶体无法起振。电路设计中要尽量满足晶体的负载电容需求,从而使晶体工作在最佳状态。负载电容计算公式如下:
cl = c1*c2 / (c1+c2) + cs
cl为晶振的负载电容值,一般通过查询晶振的数据手册获得。cs为电路板的寄生电容,一般取 3~5pf,取c1 = c2,那么公式可以简化成如下:
cl = c1 / 2 + cs
一般情况下,增大负载电容的值会使振荡频率下降,减小负载电容的值,会使振荡频率上升。
晶振电路2
我们有时候还会看到如图2所示的晶振电路。
图2 不带并联电阻和带并联电阻的晶振电路
该电路中晶振上又并了一个电阻,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电阻实际上是反馈电阻,是为了方便晶振起振的。对于coms而言,这个电阻的阻值可以是1m以上,对于ttl则是需要视情况而定。最好的办法是看看芯片的数据手册,确认芯片晶振电路内部是否有电阻,如果没有,电路设计时最好加上。
晶振电路3
图3是有源晶振电路。
图3 有源晶振电路
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有源晶振不需要cpu的内部振荡器,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


MIPI DPHY&CPHY接口描述及FPGA实现要点
一体化核级UPS再下一城,“国内首套”花落科华
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分析
一文看懂什么是Linux操作系统
并不期待iphone8上市,只期待第二代iphone SE
单片机常用电路之晶振电路
微软任性断OEM授权,跟Win7/8.1说再见吧!
跨年度科技:如何去选择共享隔空无线充电品牌
2021第十四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在宁德富力万达嘉华酒店举行
稳定币的作用是什么
不再担心忘带身份证,网证CTID识别终端上线
如何实现公共安全中的无线通信?
小疆智控MODBUS TCP转PROFINET网关产品简介
新款STM32F7微控制器,配备更多内建功能
专家解读空气净化器是如何净化雾霾的
Intel 6系芯片组又出问题?
昆仑医云提供基于深度学习的AI软件
什么是戴骨传导耳机,它会带来怎样的体验
工业物联网如何推动智慧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
8位CMOS单片机HS23P6836/45概述、特征及应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