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氢电池的电极反应式_镍氢电池有记忆效应吗

镍氢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镍氢电池是以金属氢化物为负极,氢氧化镍电极为正极,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的电极反应如下:
正极:
充电:ni(oh)2+oh—nooh+h2o+e
过充电:40h—2h2o+o2+4e
放电:niooh+h20+e—n(oh)2+oh
过放电:2h20+2e—h2+2oh
负极:
充电:m+h2o+e—mh+oh
过充电:2h20+o2+4e—40h
放电:mh+oh—m+h2o+e
过放电:h2+2oh—2h20+2e
总电池反应:mh+nooh=m+ni(oh)2
充电时,正极上的ni(oh)2转变为niooh,水分子在贮氢合金负极m上放电,分解出氢原子吸附在电极表面上形成吸附态的mhad,再扩散到贮氢合内部而被吸收形成氢化物mhab。氢在合金中的扩散较慢,扩散系数一般都在107~108cm·s1。扩散成为充电过程的控制步骤。
这个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m+h20+e—mh2d+ oh
mhad—amhab
amhb—β-mh
mhad+ mha-—2m+h2
mhad+h2o+e—m+h2+oh
在电极充电初期,电极表面的水分子在金属镍的催化作用下被还原成氢原子,氢原子吸附在合金的表面上,
形成吸附态氢原子mh2d。吸附在合金表面上的氢原子扩散进入合金相中,与合金相形成固溶体a-mhab。
当溶解于合金相中的氢原子越来越多,氢原子将与合金发生反应,形成金属氢化物βmh。当氢原子浓度进一步提高时,将发生氢原子的复合脱附或电化学脱附。
过充电时,由于阳极上可以氧化的ni(oh)2都变成了niooh(除了活性物质内部被隔离的n(oh)2之外),这时oh失去电子形成o2,o2扩散到负极,在贮氢合金的催化作用下得到电子形成oh,也可能与负极产生的氢气复合成水,放出热量,使电池温度升高,同时也降低了电池的内压。负极上由于贮氢合金已吸饱了氢不能再吸氢,这时,水分子在负极上放电形成h2,h2再在贮氢合金的催化作用下与正极渗透过来的氧气复合成水。
放电时,niooh得到电子转变为ni(oh)2,金属氢,化物(qmh)内部的氢原子扩散到表面而形成吸附态的氢原子,再发生电化学反应生成贮氢合金和水。氢原子的扩散步骤仍然成为负极放电过程的控制步骤。
过放电时,正极上可被还原的niooh已经消耗完了(镍氢电池一般设计为负极容量过量),这时h2o便在镍电极上还原
正极(镍电极):2h20+2e》hz+2oht
负极(贮氢合金电极):h2+2oh》2h20+2e
这样氢气在镍电极上生成,又在贮氢合金电极上消耗掉。这时电池的电压变成“负”的,即镍电极电位反而比氢电极电位更负,所以也称为反极。
在电池反应中,贮氢合金担负着贮氢和电化学反应的双重任务。
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过充和过放过程中,由于贮氢合金的催化作用,可以消除产生的o2和h2从而使电池具有耐过充过放电能力。但随着充放电循环的进行,储氢合金逐渐失去催化能力,电池内压便升高了。为了保证氧的复合反应,消除氧气压力,设计电池时,负极容量过量,电池容量由正极限制。实现电池密封时,才能保证电池的安全。
电池的记忆效应概念 记忆效应是电池因为使用而使电池内容物产生结晶的一种效应。一般只会发生在镍镉电池,镍氢电池较少,锂电池则无此现象。发生的原因是由于电池重复的部分充电与放电不完全所致。会使电池暂时性的容量减小,导致使用时间缩短。
电池好像记忆用户日常的充、放电幅度和模式,日久就很难改变这种模式,不能再做大幅度充电或放电。锂离子电池不存在这种效应。
电池记忆效应是指电池的可逆失效,即电池失效后可重新回复的性能。电池长时间经受特定的工作循环后,自动保持这一特定的倾向。这个最早定义在镍镉电池,镍镉的袋式电池不存在记忆效应,烧结式电池有记忆效应。
镍氢电池有记忆效应吗 低压镍氢电池没有记忆效应,高压镍氢电池和镍镉电池相同,都有“记忆效应”,锂离子电池不存在记忆效应。记忆效应是电池因为使用而使电池内容物产生结晶的一种效应。一般只会发生在镍镉电池,镍氢电池较少,锂电池则无此现象。发生的原因是由于电池重复的部分充电与放电不完全所致。会使电池暂时性的容量减小,导致使用时间缩短。
防止镍镉电池记忆效应产生应将电池使用到没电再充电,或在有放电功能的充电器上先行放电。切勿将还有电的电池重复充电,以避免记忆效应的产生。
要将电池完全放电必须将电池待机放置约24小时,完全放电后,再充饱电,如此多次循环,即可恢复电池容量,除非电池已损坏。然而要避免此一现象产生,还是建议消费者选择镍氢电池或锂电池。
与锂电池一样,镍氢电池也需要电池管理系统,不过其更注重电池的充放电管理。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区别,主要是源于镍氢电池具有“记忆效应”,即电池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容量会出现衰减,而过度充电或放电,都可能加剧电池的容量损耗。因此对于厂商来说,镍氢电池控制系统在设定上都会主动避免过度充放电,如将电池的充放电区间人为控制在总容量的一定百分比范围内,以降低容量衰减速度。
精彩阅读推荐: 镍氢电池由什么组成_镍氢电池有毒吗 镍氢电池的应用_镍氢电池的寿命 镍氢电池容量范围_影响镍氢电池容量的因素有哪些
珠海市的国资向法拉第投资20亿元
LTE空中接口物理层过程浅析
上海合晶硅材料将申请科创板公开上市 将取得更多元的资金来源及筹资管道
东山精密如何获得2.67亿元的政府补助?
传AMD下一款中阶主流显卡欲在明年推出
镍氢电池的电极反应式_镍氢电池有记忆效应吗
台积电联手博世、英飞凌、恩智浦投资欧洲半导体厂;Nvidia推出新AI芯片GH200,降低大型语言模型成本
用 LabVIEW软件和CompactRIO硬件 解决生物流体灌注系统方案详解
中微BAT32G137 ARM-Cortex M0+超低功耗系列MCU
Eureka!NVIDIA 研究突破为机器人学习注入新动力
激光增强接触优化(LECO)工艺:光伏电池效率提升的关键
贵州布局云计算,推优惠性云服务技术产品
三星暗示 Galaxy S21 系列将在明年 1 月发布:支持手写笔
M12连接器5芯的设计优点表现在哪里?
什么才是主流标准,无线充电迎来A4WP时代
上能电气与ACWA Power举行高层会晤 深化推进绿色能源领域合作
小帅iBoxPlus投影机评测 性价比方面还是蛮高的
CAN FD,汽车电子下一个“风口”
宁德时代碳酸锂项目签约!
2016年ARM有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