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发展人工智能领域有哪些优势?

作为相继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的几大院校之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获得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奖项。作为领头人,现任西电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焦李成教授畅谈了西电发展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些优势。
本文转自 高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推进联盟
他们,是影响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程的100人。
他们,是中国成千上万ai产业从业者的一个缩影。
他们,是推动中国人工智能改革的科技领导者。
他们,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获得广泛尊重的人。
近期,由全国高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推进联盟发起的“人工智能创新人物top100”大型人物推介活动正式启动,它是业界第一个、也是第一次全面、系统、公开推介人工智能产业领军人物的创新观点和创新思想库,涉及范围广,涉及人物多,从第三方观点的视角,对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进行重新梳理,分享他们的经验,传播他们的理念,为研究者提供借鉴,为从业者树立榜样,为产业发展赋能。(注:欢迎推荐ai人物,请在文章结尾扫码加微信)
2018年ai研究热潮将全面展开并向纵深发展。美国、中国、加拿大、日本等陆续将ai研发列入政府战略规划并已投入巨大资金与力量开展ai领域的研究和实施人才战略。麦肯锡的一份研究显示,在人工智能学术研究领域中国全球领先,仅在2015年就发表了近1万篇论文。同时,有报道称西方国家可能对andrew ng,sebastian thrun,geoffrey hinton等人物比较熟知,却很少了解中国引领ai创新的关键人物。实际上这些高管、企业家、教授和研究人员位处最重要的中国科技公司与研究实验室,并因其技术专长与成就获得业界广泛尊重!
西电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焦李成
观点
西电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焦李成谈到西电发展人工智能领域一些优势。他认为,陕西是科技大省、教育大省,今年陕西省获得了3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可见陕西的实力不容小觑,但从大到强,还有一定的距离。王永康书记提出要用硬科技带动西安工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转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靠什么硬科技带动呢?就是要靠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三大法宝。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有基础实力、也有学术敏感性。西电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是部属高校首个致力于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培养、创新成果研发和高层次团队培育的实体性学院,在国内迈出了人工智能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一步,产生了一定的带动作用。我们学校的基础研究做得非常好,在人工智能领域处于国内前列,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在国际上领先的、颠覆性的、不可替代的成果,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实力拓展提升计划都做出了贡献。近五年来,西电在人工智能领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这在企业、高校、研究院所都是绝无仅有的。总之,西电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有历史、有基础、有成果、有影响,更有巨大潜力。永康书记提出着力把西安打造成硬科技之都,而人工智能是未来最重要的技术,是创新的原始驱动力,是生产力中的核心生产力,必然是发展硬科技的重点对象。依靠雄厚的科教实力和扎实的研究基础,系统规划全面布局,陕西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怎样把人工智能的潜力发挥出来,把智能创新能力转变为生产力和发展力是我们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立足陕西,对于学校来说,发展硬科技就是要走好军民融合这条路。我们要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军民融合潜力的最大提升,让硬科技落到实处,把学校的积极性变为社会的生产力。要立足我们已有的学科基础和优势,做大做强;要有“敢为天下先”这种责任感,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开放包容、放眼全球,做时代浪潮的弄潮儿。
简介
焦李成,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电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教育部科技委国际学部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iet fellow、首批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ccf杰出会员。1991年被批准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1996年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陕西省首批“三五人才”第一层次。当选为全国模范教师、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和陕西省师德标兵。近日,以其在人工智能领域人工神经网络及进化计算方向做出的杰出贡献获得国际同行顶尖专家的认可,被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选为ieee fellow,并连续第四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人工智能写入十九大报告,ai时代已经到来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人工智能作为科技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技术,在中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被写进十九大报告中。
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人工智能”列为其中11项重点行动之一;2016年3月,“人工智能”一词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中央网信办4部委联合发布《“互联网+”人工智能3年行动实施方案》;2017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第一次正式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同时,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战略目标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有力支撑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初步建成人工智能技术标准、服务体系和产业生态链,培育若干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第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慧城市、智能农业、国防建设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
第三步,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基础。人工智能在生产生活、社会治理、国防建设各方面应用的广度深度极大拓展,形成涵盖核心技术、关键系统、支撑平台和智能应用的完备产业链和高端产业群,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
规划提出,建立财政引导、市场主导的资金支持机制。利用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基金及资本市场融资等多种渠道,引导社会资本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积极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实施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全国高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推进联盟
全国高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推进联盟(英文名称: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large data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成立全国高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推进联盟,从国家战略需要出发、主动应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的重要部署。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这一跨领域的综合性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将引发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产学研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不仅可以大力推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而且还将有力推动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联盟邀请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北京大学、北京信息产业协会、海豚大数据等大数据、人工智能产、学、研机构和部分高校共同发起,ai从业者自愿加盟。

三星S8还未出世,三星W2017再次来袭!
非线性光学及超分辨荧光显微成像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Find My资讯|AirTag 2或推迟上市,Find My功能十分强大
五分钟看完野马T70 C-NCAP碰撞测试全过程
OPPO向海外推送基于安卓11的ColorOS11更新
西电发展人工智能领域有哪些优势?
AMD收购Xilinx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WP7038 一拖二智能分配数据线方案
LSI推出可加速数据中心性能的DataBolt技术
英国梅奥公司与Medicalchain将共同研究区块链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
深入浅出AMetal之接口与实现
鸿海科技宣布正式进军电动车领域
浅谈导热石墨片的包边处理
三星新一代Artik开发平台 新增脸部辨识功能
为什么运算放大器两个输入端放上相等的阻抗
一种经济高效的低功耗液位测量数据采集系统(DAS)案例
全网最实用的Verdi教程1
果粉注意!这几款iPhone、iPad无法升级iOS11
关于霍尼韦尔8670无线指环式扫描器的性能分析和应用
木蚁机器人宣布完成近亿元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