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运算放大器两个输入端放上相等的阻抗

按照许多年前老师的淳淳教导,通常我们会在运算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放上相等的阻抗。为什么会有这么一条经验法则?我们是否应当遵循这种做法呢?请先思考30秒……
先来看看老师的教导……
如果您是在741运算放大器 横行天下的时代长大的,那么平衡运算放大器输入端电阻的观念必定已扎根在您的脑海中。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不同电路技术和不同ic工艺的出现,这样做可能不再是对的。事实上,它可能引起更大直流误差和更多噪声,使电路更不稳定。我们以前为什么要那样做?什么变化导致我们现在这样做可能是错误的?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第一代运算放大器采用普通双极性工艺制造。为了获得合理的速度,差分对尾电流一般在10 µa到20 µa范围内。
而β值为40到70,故输入偏置电流在1 μa左右。然而,晶体管匹配度并不那么高,所以输入偏置电流不相等,导致输入偏置电流之间有10%到20%的偏差(称为“输入失调电流”)。
在同相接地输入端增加一个与输入电阻r1和反馈电阻r2的并联组 合相等的电阻(图1中的r3),可以让阻抗相等。通过一些计算可 以证明,误差降至ioffset × rfeedback。由于ioffset为ibias的10%到20%,这将有助于降低输出失调误差。
图1. 经典反相放大器
从三个指标来看,上述教导是否完全正确?
1、直流误差
为降低双极性运算放大器的输入偏置电流,许多运算放大器设计集成了输入偏置电流消除功能。op07就是一个例子。输入偏置电流消除功能的增加使偏置电流大大降低,但输入失调电流可能为剩余偏置电流的50%到100%,所以增加电阻的作用非常有限。但在某些情况下,增加电阻反而可能导致输出误差提高。
2、噪声
电阻热噪声的计算公式为√4ktrb,故1 kω电阻会有4 nv/√hz的噪声。增加电阻会增加噪声。图2中,出人意料的是,虽然909 ω补偿电阻是值最低的电阻,但由于从该节点到输出端的噪声增益,它给图2输出端贡献的噪声最多。r1引起的输出噪声为40 nv/√hz,r2为12.6 nv/√hz,r3为42 nv/√hz。因此,请勿使用电阻。另一方面,如果运算放大器采用双电源供电,并且一个电源先于另一个电源上电,那么esd网络可能发生闩锁问题。这种情况下,可能希望增加一定的电阻来保护器件。但若使用的话,应在电阻上放置一个旁路电容以减少电阻的噪声贡献。
图2. 噪声分析
3、稳定性
所有运算放大器都有一定的输入电容,包括差模和共模。如果运算放大器连接为跟随器,并且在反馈路径中放入一个电阻以平衡阻抗,那么系统可能容易发生振荡。原因是:大反馈电阻、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容和pc板上的杂散电容会形成一个rc低通滤波器(lpf)。此滤波器会引起相移,并降低闭环系统的相位裕量。如果降低得太多,运算放大器就会振荡。一位客户在一个1 hz sallen-key低通滤波器电路中使用ad8628 cmos运算放大器。由于转折频率较低,电阻和电容相当大(参见图3)。
图3. 您所见
输入电阻为470 kω,所以客户在反馈路径中放入一个470 kω电阻。此电阻与8 pf的输入电容(参见图4)一起提供一个42 khz的极点。ad8628的增益带宽积为2 mhz,因此它在42 khz仍有大量增益,并发生了轨到轨振荡。把470 kω电阻换成0 ω跳线即解决了问题。因此,反馈路径中应避免使用大电阻。这里,何者为大取决于运算放大器的增益带宽。对于高频运算放大器,例如增益带宽积超过400 mhz的ada4817-1,1 kω反馈电阻就称得上是大电阻。务必阅读数据手册以了解其中的建议。
图4. 电子所见
当然,多年来的实践必定会产生一些有用的经验法则。但在审核设计时,最好仔细检视这些经验法则,判定它们是否仍然适用。关于是否需要增加平衡电阻,如果是带有输入偏置电流消除功能的cmos、jfet或双极型运算放大器,那么可能不需要增加


点焊机引起电流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什么
深入浅出AMetal之接口与实现
鸿海科技宣布正式进军电动车领域
浅谈导热石墨片的包边处理
三星新一代Artik开发平台 新增脸部辨识功能
为什么运算放大器两个输入端放上相等的阻抗
一种经济高效的低功耗液位测量数据采集系统(DAS)案例
全网最实用的Verdi教程1
果粉注意!这几款iPhone、iPad无法升级iOS11
关于霍尼韦尔8670无线指环式扫描器的性能分析和应用
电子设备雷击浪涌抗扰度试验标准及防护解析
STM32 SPI读写W25Q64(二)
光学谐振器的结构和作用
基于单片机的蓝牙控制小车设计
Wild宣布对OculusQuest支持 将提高工作效率
电容在电路板中的作用是什么
7月份中国芯片产量增速放缓
如果 AI 要统治人类,你能做点什么准备?
魅族15和努比亚Z18mini哪个最好
图像变动漫,深兰的这项技术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