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厂的流水线,到削面的机器人,再到小朋友的虚拟伙伴,人工智能(ai)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了。被认为是人类智力活动顶峰的艺术创造领域,也出现了人工智能的影踪。人工智能在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担忧,比如人工智能这么发展下去,还有需要我们人类的地方吗?
不久前的一些最新动向,加深了这一担忧。据媒体报道,几个月前,首幅ai绘制画作《edmond de belamy》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以43.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00万元)的高价拍出。而此画之前的估价仅为7000至1万美元。这幅画,按照拍卖行的描述,是“一位发福的绅士,可能是法国人,从他那件黑色礼服和白领结的形象来判断,可能是位来自教堂的牧师”。该画作由巴黎艺术组合“obvious”利用算法,基于14世纪至20世纪的1.5万幅经典肖像作品完成。
有人认为,这是继人工智能打败人类象棋大师、围棋大师以来,在智力活动领域取得的又一大突破。将来,艺术家的形象可能不再是头发蓬松、不修边幅、趿拉着鞋、叼着烟了,而是安坐电脑前编程如飞的工程师、程序员形象了。
可惜,一切对未来的畅想,很难是全面的,都是围绕着一种可能性做逻辑推演。现实社会是复杂多变的,没有什么算法能把未来所有的可能性都算出来,想象不到的蝴蝶效应比比皆是。未来社会不是单兵突进,在人工智能的周边,在周边的周边,比如在伦理原则上,在技术规范上,在人类自身发展上,都将发生飞速的变化。如此一来,人工智能的进步不会超过整个社会的预期,抢艺术家饭碗的担忧更是杞人忧天。
以《edmond de belamy》为例,其产生是人工智能运用大数据算法,飞速学习了1.5万幅作品后,掌握了肖像作品过去数百年的发展脉络、技法特征,从而创造出的一款“高仿品”。但绘画界早有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人工智能学得再快再全面,模仿得再逼真,却不能开辟前沿,不能创造新技法、新流派,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超级聪明的学徒罢了。
艺术是人类精神生产的产品。艺术家是需要投入感觉、意识、思维、情感、创意的一种职业。人工智能或许可以取代人类的一些工业设计,人工智能艺术家或许将会出现,但是艺术家的存在仍然不可取代。正如诗歌软件早在几年前就研发出来了,但是我们仍然被诗人感动。正如人工智能早就可以弹钢琴了,但我们仍在音乐厅门口抢着买郎朗的钢琴演奏会门票。
健身房新推出的智能硬件,智能镜子已强势来袭
翼联EDUP 1080P全高清CMOS自动感光摄像头好用吗
未来几年间全面屏iPhone的发展趋势
芯启源首次公布“SmartNICs第四代架构”
2018年全球前25大半导体厂商的总营收增加16.3%
AI会将艺术家代替掉吗
5G对定位技术有何影响?
一文告诉你如何驱动MOS管
示波器DSO9104A的安全操作有哪些
配电柜的断路器不能合闸?电容柜的可控硅不能投切?
米粉欢呼!小米6大曝光:最想要的来了!
QorIQ Layerscape技术
IC市场销售额增长报告:DRAM销售增长39%位于榜首
小米MIUI9最新消息:MIUI9三个新功能泄漏或在7月发布,小米6plus、小米Note3、小米MIX2一起现身?
丰田奔跑者,外形霸气十足,性价比高的诱人,性比价可以和丰田的汉兰达相争了
物联网技术在工业园区可以如何应用
什么是直流电源连接器
自动驾驶到底是什么?市面上自动驾驶现在处于何种阶段?
动态路由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 BGP Path Attributes与路由选择
自主机器人的分布式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