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技术取得长足进步 未来出行将成8大趋势

麦肯锡和彭博新能源经济资讯日前联合发布报告称,2030年高级别无人驾驶汽车将达到整体销量的50%,电动汽车将占到2/3。出于人们对道路安全的担忧、潜在的成本节约,以及一系列技术创新,无人驾驶技术近期取得了长足发展。
麦肯锡报告预测,全无人驾驶汽车很可能于本世纪20年代中期上路。根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规定,“级别4”(level4)是最高级别的无人驾驶技术。
汽车厂商和刚进入该市场的新竞争者都在争相推出无人驾驶技术。特斯拉已经表示,2018年将跨越全美实现自动接驾,宝马、福特、通用汽车和大众等传统汽车厂商也都希望在2020年至2021年率先推出无人驾驶汽车(级别3或级别4)。
报告预测,无人驾驶汽车(l4,级别4)市场规模将达到5500万辆至6000万辆。到2030年,高级别无人驾驶汽车(l3和l4,级别3和4)销量将占到整体客车销量的约50%。
麦肯锡指出,使用无人驾驶的共享电动出租车每英里成本平均要比私家车低30%至60%,主要取决于共享人数。
到2025年,一辆私家车每英里成本约为0.43美元。如果使用无人驾驶的共享出租车,最低可降至每英里0.17美元至0.29美元。
无人驾驶汽车还将释放出司机的驾驶时间,为在线零售商或媒体服务商连接在途中的用户提供了机会。此外,未来的汽车还可能连接到家中的智能应用,为消费者提供无缝连接体验,让汽车成为家庭的延伸。
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到2/3
麦肯锡报告称,到2030年在伦敦和新加坡等经济发达城市电动汽车将占到整体汽车保有量的2/3。这主要得益于严厉的尾气排放法规、日益下滑的技术成本,以及日益浓厚的消费者兴趣。
如今,电动汽车正变得越来越普遍。为了降低有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各国政府纷纷通过补贴、税收减免和划分低排放区来鼓励发展电动汽车。
报告称,电动汽车相关的技术成本正在快速下滑。例如,2015年锂离子电池的成本约为每千瓦时350美元,与2010年的每千瓦时1000美元相比下降了65%。未来十年,该成本有望降至每千瓦时100美元。
报告称:“在伦敦和新加坡等人口密集且收入高的城市,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到整体汽车保有量的约60%,这主要得益于严厉的尾气排放法规、日益下滑的技术成本,以及日益浓厚的消费者兴趣。”
但与此同时,电动汽车的逐渐普及将对汽车产业带来威胁。
报告称:“未来的汽车产业可能与过去完全不同,可能要从纯粹的产品拥有模式转向一系列交通服务。”
汽油零售商也应该考虑如何对当前资产进一步商业化,如何从充电、零售市场和车队服务方面获取更多价值。
英国石油公司(bp)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spencerdale)近日在彭博新能源经济资讯举办的“能源未来峰会”上称:“电动汽车可能随时腾飞。”
未来出行八大趋势
许多快速发展的趋势正在影响出行领域,这些趋势包括汽车电气化、共享移动性和无人驾驶,这三个属于核心的移动性趋势;还有一些辅助趋势,如连通性和物联网、公共交通、宜居性和可持续性、城市化和其他宏观经济趋势、以及能源生成和储存的分散化。
同时,八大趋势之间相互影响和强化,在未来十五年,这些趋势的发展速度将各不相同,但会共同影响移动性系统的发展。
1.共享移动性的崛起将加速汽车电气化
2.无人驾驶技术可能将各种共享移动性业务模式整合到一起,与私家车和公交车竞争
3.无人驾驶汽车(私家车和共享)可能增加移动性消费,电动汽车将提供较低的整体拥有成本
4.共享移动性的崛起将影响公共交通
5.电动汽车大规模量产将加速电池成本下滑
6.无人驾驶汽车(私人和共享)将改变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要求
7.可再生能源生成量的增加将使电动汽车更具吸引力,可作为降低碳浓度的一种手段
8.无人驾驶汽车可能加速物联网应用的普及。

IBM Cloud Pak for Data平台让数据分析变得更简单
中国品牌在印度市场处于有利位置,小米的换机考量和购买意向高
停电和来电都有提示音的报讯器,Power failure alarm
生物识别技术的另一种识别途径,静脉识别技术
“iPhone销量不佳”系列新闻又有了新,富士康工厂已经裁员5万人
自动驾驶技术取得长足进步 未来出行将成8大趋势
你还傻傻的分不清LoRaWAN与LoRa吗?
苹果遭遇挑战:中国手机厂商在高端市场崛起
如何借助网关实现组态软件的摄像头视频监控?
迷你数控激光雕刻机DIY图解
变压器常见故障的分析判断方法
人工智能运用在汽车上有什么局限性
舜宇光学运营问题反馈平台助力效率提升
赛灵思发布基于Spartan-6 FPGA的最新消费数字电视
KWD使用3D视觉加速了其焊接流程
中国联通的股权激励计划详细解读
品佳推出Liteon(光宝科技),LTR-5XX系列传感器模组用于智能手机的应用解决方案
无线压力传感器在油田中的应用
三星电子考虑花费超过100亿美元在美国建设其最先进的逻辑芯片制造厂
OCT成像技术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