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导全球 5g 竞赛的,主要是美国和中国,作为 5g 网络部署主体,各国供应商和运营商强烈受制于大国之间的地缘政治斗争。
中国:通过政府协调指导计划,中国的 5g 网络主要依靠大量的公共投资,政府对频谱的承诺和发放和大面积的覆盖范围。
美国:美国的 5g 发展主要依靠私营企业的投入、研发和推动,在大面积迅速推进的同时关注网络安全,力求在全球 5g 竞赛中获得主导权。
欧洲:欧洲各国在 5g 竞赛中落后于中美两个领跑者。欧盟及其成员国的目标不是赢得比赛,而只是力求在 5g 竞赛中保持竞争力。这也揭示出欧洲的结构性困境:5g 战略主要基于国家层面,欧盟只能扮演一种协调角色。
5g 标准,三分天下
5g 标准正在成为 5g 地缘政治的关键焦点,而标准组织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和 itu(国际电信联盟)是争夺 5g 标准的主要政治舞台。
中国已经成为 5g 标准组织中的重要参与者,但是它距离主导国际 5g 标准的制定过程还很远。高通公司作为一家美国科技巨头,几十年来一直在全球电信标准制定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华为已经成为目前对 5g 标准制定影响力最大的公司,日益显露出取代高通的趋势。
总体而言,美国,中国和欧盟在 5g 的标准制定过程中几乎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这场关于 5g 标准的地缘政治斗争代表了一种多极化的权利体系。
我国欲在 5g 上弯道超车
中国凭什么能在 5g 上弯道超车,与华为等企业是分不开的。
在关键的芯片研制领域,华为的核心零配件供应商多达 92 家,在 ict 产业链上,全球与之合作的供应商就超过 13000 家。其中,从华为所有供应商来看,超过 30%的是芯片制造商,而芯片供应商中 cpu 芯片供应商又占到一半以上。
回过头来看看美国,苹果手机无论是在销量和创新上都很难掩盖华为的锋芒,芯片制裁上被华为自研芯片破解,研发投入上华为以 29%的研发投入增长率成为非欧盟国中增长最快的企业。
正如《经济学人》近期针对 5g 趋势,发表了一篇文章,开头就明确了华为在 5g 时代的领先地位,让美国非常紧张,并出台多项禁止采购华为设备或为之供货的策略,还逼迫盟国照此办理,以此试图打赢“科技冷战”。
在 5g 通讯链条上,从前端的芯片到中间的基站再到终端的手机,甚至更高端的围绕无线电系统通讯的各种游戏规则,如 5g 的极化码编制,华为都开始占据主导。
短期内,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战略的重点是降低对美国的依赖,这通常意味着要找到其他非中国的替代选择。
我国的 5g 网络商用官宣时间虽然晚于韩、美两国,但在产业竞争中着实没有落后。标准、频谱、组网、基站、芯片、终端,这些直接决定 5g 商用落地、决定产业竞争起步优势的硬核因素上,中国已经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
5g 引来的地缘政治压力
5g 带来的特有安全挑战和对于 5g 日益增长的经济依赖将强化美国将中国设备排除在西方数据网络之外的主张。
在部署 5g 网络的过程中,由于对 5g 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同,政治因素既会起到推动作用,也会起到阻碍作用。
美国国家安全界的主要顾虑在于,5g 的安全性并非集中于标准本身,而是哪些公司提供设备及设备的建造地点。
5g 标准必要专利(sep)的主要持有者将是欧洲的爱立信和诺基亚、中国的华为和中兴通讯、日本的富士通和松下、韩国的三星和 lg、以及美国的高通、interdigital、英特尔和思科等。
任何一个国家的公司都不会主导 sep 的分配,但中国在 5g 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影响力可能会大幅增加,一旦专利被授权、sep 得到完全澄清,这些公司的持有量可能达到 40%左右。
美国、中国、韩国和日本在 5g 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赢得这场竞赛的国家借助 5g 将刺激经济增长,获得地缘政治优势以及其他重要领域的优势。
逆全球化不可避免
美中贸易和技术对抗几乎没有显示出缓和的迹象,而“中国硬件会带来潜在国家安全风险”的观念在政策争论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美国和志同道合的盟友将继续把中国网络设备供应商排除在西方和相关的 5g 网络之外。
科技就是力量,谁控制了全球数字基础设施,谁就控制了世界,这就是美国如此担心中国崛起为科技超级大国的原因,这也解释了美国何以要竭尽全力遏制中国的通信设备制造巨头华为,甚至为此采取欧洲式的产业政策。
非信任环境下,会出现一些本来不必要的贸易及软性壁垒。长期如此,逆全球化不可避免,然而伤害是各方共担的,不只被孤立国家一方受损。不过通过几十年发展,全球化贸易与产业链早已非常成熟,而完全去全球化,至少短期内是不现实的。
地缘政治将成半导体领域新常态
由于相互竞争的分歧越来越大,现在有可能面临两个或更多相互独立且平行的平台,包括 5g、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等领域的标准化,这与迄今为止所建立的一切背道而驰。
半导体行业若要兴盛,需要畅通无阻地进入所有市场,公司保护技术的最佳方式不是禁止公司在世界各地以产品的形式销售这项技术,而是保持竞争优势,持续创新。
正是在地缘政治的常态化和疫情这样的突发危机的冲击下,半导体行业越来越需要在世界多个地区建立弹性供应链,以避免供货中断的风险。
三星和斯坦福大学已联合开发出迄今最精细的OLED技术
技嘉在大陆官网上污蔑中国制造,被发现之后又删除
纯电动汽车DC/DC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GSS静态转换开关概述及特点
作为pcb工程师,如何提高电路稳定性?
5G 全球的地缘政治深度解析
低VCEsat双极结晶体管和MOSFET的比较
以太网络变压器
Access Energy将在上海HEATEC展会展示 Thermapower余热回收系统
系统工程师和运维工程师有什么区别
迈克菲唱多比特币升至100万美元遭暗杀,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拜腾首款量产车亮相2019国际消费电子展:48英寸中控屏确定保留
三相电机什么是软启动
中国移动在上海的产业研究院正式成立
小米11Pro屏幕细节曝光:至少要上2K分辨率
基于FF现场总线的PID控制应用实现
手持式频闪仪在LED照明灯具检测上的应用
人体存在感应雷达模块应用,减少电梯的无效停靠
水下无人机正异军突起,成为新的行业焦点
解析电信行业增长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