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上一次写garmin要回溯到2年前了,2年的时间里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智能手表功能更加丰富,界面更加华丽。这次测评的garmin佳明 instinct为了杀出一条血路在界面上反其道而行之,回归了成熟质朴的黑白屏幕,再搭配上“熟悉”的外表不觉让人眼前一亮。降低界面是否也降低配置了呢?跟着文章一探究竟吧。
目录:
一、始于颜值(想看外观?搜索它)
二、陷于才华(想要了解手表能干什么?有什么新功能?搜索它)
三、合于性能(户外实测表现如何?搜索它)
四、久于相伴(想要知道优缺点?搜索它)
总结
一、始于颜值
instinct的盒子不大,重量非常轻。一打开包装就能看到那和卡西欧g-shock系列非常神似的表盘。收到众测产品的头几天,张大妈的徽章刚好到手,测评的时候刚好拿出来秀一下。
掏空盒子,一块表,一根线,一本快速入门手册和两张贴纸就是全部。
乍一看以为手表已经处于运行状态,定睛观察才发现“10:10”原来一张演示贴膜。揭开贴膜后,黑白屏幕才第一次展现在眼前。
从对比图中可以看到,光电心率模块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凸起到扁平的过程,技术的进步让佩戴感和准确性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大红色的表盘在日常佩戴中分外显眼。身边的小姐姐们纷纷表示出对它的喜欢,看到的它的第一眼基本上都在对我说:“你这块表好好看,我能看一下吗?”看来带着它出门会有一定的概率使得撩妹属性+1
表盘大小适中,女士的佩戴起来也不会觉得夸张。
塑料的外壳,硕大的按键,圆形的显示区域……从外观上来看instinct和g-shock系列的手表确实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去掉标志关机摆在一起肯定难分你我。但在开机的状态下instinct多变的个性化表盘还是有很高的辨识度
默认表盘显示的是时间,日期,日出日落,电量以及心率。进入表盘自定义界面之后,除了时间显示不能自定义,其他所有的数据都可以按喜好进行设置,还能进行黑白反色。
手表的红色部分为符合mil-std-810g标准的军工品质的塑料外壳。具体来说它可以做到122cm多方位跌落无损坏,24小时盐雾喷洒无损坏,100米静态防水和-20摄氏度~60摄氏度环境下正常工作,这足以满足大多数使用场景的需求。
塑料外壳在提升手表的防护性的同时还大幅度减轻了手表的重量。和女士手表相比,体积上它虽然大了快一倍,重量上却旗鼓相当甚至略轻,日常佩戴中完全不会造成负担感觉。
与常见的智能手表相比,instinct的色彩不如其他手表华丽,分辨率也不如其他手表高,但得益于良好的保护,没有玻璃覆盖的表盘在亮度仅为20%的状态下清晰度也异常的好,可读性非常高。
充电接口为插入式,插到位会听见“啪”的一声响声(gif为什么莫名的喜感 )。在整个充电过程中手表只能处于侧方位放置,这对于本来就放不平的instinct来说再正常不过了。
如果不喜欢红色的表带,商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甚至还可以与fenix5系列的快拆表带相互兼容,充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二、陷于才华
良好的颜值让人对instinct的才华有了窥探的欲望,而才华的完整展现则需要软件的加持。
提前下载好garmin connect软件并注册好账号就可以开始连接手表和手机。跟着提示依次进行配对,设为首选跟踪器(多个设备中步数、心率、睡眠等数据以此手表为准),允许访问位置,设置睡眠时间,允许推送数据和设置目标的操作之后连接工作就算完成了。
连接完成后,点击app右上角的按钮把手表上的数据同步到手机就能直观的看到所有信息,数据的展示的和排列当然可以按照喜好进行自定义。值得一提的是步数、楼层和心率数据只要处于连接状态都是实时的。
在众多数据中,睡眠功能出现了更新。instinct在日常睡眠监测的基础上多了快速眼动睡眠的监测,数据上显得更加细致和专业,不过无法关闭睡眠监测功能和需要睡前2小时就带上手表的问题依旧。实际使用中,带着手表在床上长时间看剧也被算作了睡眠时间,好在可以手动调整入睡时间来做到尽可能精确的记录。
除了更新以外,随着fenix 3 hr出现的压力监测功能也被普及,并且监测时间拓展至全天。有了这项数据,我们可以更好的评估自己身体状态。
从软件回到表盘上。表盘看似复杂难懂其实很好理解,内圈为短按的操作,外圈为长按的操作。5个按键的布局和传统的佳明完全一样,老用户可以轻松上手,新用户需要简单适应一下。
在不同界面长按左侧中键(menu)进入的是不同的菜单选项,这里就不展开叙述,这里重点说说其他四个键长按的功能。任意界面长按右上(gps)按键会立即启动gps功能,gps、glonass、galileo和北斗4大系统全部涵盖,兼容性极强。等待圆圈里面的进度条走完一圈后就会显示坐标并提供保存操作。
长按右下(set)按键是时间菜单,这里面的一切几乎都与时间有关。闹钟除了可以设置多个外,还能自定义重复的时间、提醒方式、标签和背光消失与否。时钟指的是倒计时的计时器,秒表无需多言,通过gps设置时间是矫时工具,警示开关除了暴风雨以外全部与时间有关(照片中左侧菜单)。
长按左上(ctrl)按键是控制菜单,这个菜单里的工具主要提供一些快捷功能并支持自定义。通过图标我们来熟悉一下默认的快捷功能,从左至右依次是关机,背光调整,勿扰模式,按键锁定,日出日落,世界时钟,音乐控制和寻找手机。其中寻找手机功能对于马虎的用户来说再方便不过了,忘记手机落在哪里时启用此功能就可以听声辩位寻找手机的踪迹。
长按左下(abc)按键是高度气压方向菜单,abc源自altimeter(高度计), barometer(气压计)和compass(罗盘)的首字母缩写,三者合一的界面算是佳明的招牌。最后一个界面不知道是不是不完善,正对四个方位的时候圆圈内显示的是e、s、w和n,一旦偏出只会显示“东、西”。
看完长按再看看传统的短按。短按右上(gps)按键进入的是应用菜单,默认菜单的内容并不多,但可以手动添加跑步,骑行,游泳等等种类繁多的记录项目,并可以选择是否把它加入最爱菜单。在最爱菜单里默认的是导航,追踪活动,投影航点和面积计算。其中追踪活动相当于开始gps记录器,记录下任意活动的gps轨迹和数据。投影航点和面积计算在日常生活中就不太常用了,前者能根据当前位置和预定的方位距离来推算出gps坐标进行定位和保存,后者则是根据闭环的gps轨迹来计算土地面积,这个在航空上使用可能会更多一些。
短按左中(up)或者左下(down)按键进入的是小工具菜单,心率,我的一天(高强度活动分钟数、楼层、步数等活动信息),消息推送,日程安排,温度计,天气预报等等界面为我们提供了日常各项追踪和消息信息,自定义添加、删除和排列它们也不再话下。在小工具菜单里重点说说一个更新的功能和一个新增的功能。
相比于老款手表,音乐功能进行了更新。不仅在常规的音量、暂停、上一曲和下一曲的基础上新增了循环播放和随机播放两个选项,在小工具界面还能显示歌名和歌词了。歌词的字数如果过多,则无法在表盘上完全显示,不过我相信大多数人也不愿意一直盯着表盘看歌词,这个功能聊胜于无。
新增的压力监测界面有点意思。它不仅可以监测当前的压力状况,还能提供深呼吸指导来进行放松。设置好深呼吸指导的时间之后,跟着阴影的增大减小调整呼吸就行,在熟悉流程之后跟着手表那微弱的震动不看屏幕就能完成整个放松的过程。
除了上述的功能之外通过小工具我们也能发现instinct的拓展功能异常强大,ant+心率配件抛开不谈,目前佳明所拥有的手表配件它几乎都能连接上。养狗了想要追踪?dogtrack遥控来搞定。要用运动相机自拍?virb遥控来搞定。带着inreach手台想快速发信息?inreach遥控来搞定。拉弓射箭要精确瞄准?xero遥控来搞定。
三、合于性能
琳琅满目的功能看的眼花缭乱,实际的体验如何呢?最近我刚好有一场越野跑的比赛,instinct披挂上阵!
既然是越野跑,轨迹的导入少不了。在获取.gpx或者.kml后缀的文件后,通过电脑上的garmin basecamp软件发送到设备就操作完成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导入的数据只有路径,没有高度信息。
比赛开始前,启动越野跑应用后按一下up按键进入选项菜单,然后选择路线中已经导入的轨迹,随后开始路线就可以正式开跑。
因为有了右上角的圆圈,数据字段可以选择三段这种易于阅读的分布方式。
原生高度的表的加入可以直观的看到跑过路段的高度变化,说实话今年漓江越野跑的爬升难度真心不大,半程大概总爬升也才400多米而已,主要的爬升集中在头三座山头上。
预达时间和预达时刻会根据速度计算得出。越野跑中它可以用来调整行进速度,徒步的时候则可以作为是否停止行进开始安营扎寨的依据。
作为户外手表最重要的莫过于地图导航功能。这个价位地形图肯定是没有的,背景是一片白板。当处于航迹上时,最上方的数据显示的是剩余距离。偏离航迹后手表会进行一次提醒,然后上方的数据显示的偏航距离,随着距离的减少,回到航道上之后手表又会进行一次回归的提醒。因为漓江越野跑岔路多为二选一并不复杂,所以这次测试中能通过手表轻松的完成导航。
完赛后查看成就的时候就看出instinct和旗舰的差别了。数据字段确实丰富和旗舰系列不相上下,但像恢复时间和最大摄氧量这类跑步专业数据却缺失了。
用手表回顾活动概况有点不方便,因为小圆圈会挡住右上角的数据内容无法阅读。
想要查看详细的记录最便捷的方法还是同步到手机进行查看。从对比图中可以看出在整体数据上instinct和老式旗舰手表基本一致,腕式心率计后期偏高平均值还算准确。除了心率带专有数据外,instinct无法提供训练效果数据,看来想要用作跑步训练还是forerunner系列更为科学靠谱。轨迹方面前期instinct和d2 bravo偏差较大,后半程趋于一致。总体看来,instinct在户外功能上还算完善,但性能只能说还好。
四、久于相伴
从前文可以看出,instinct是一块足够强大而又简洁的城市户外手表,有许多值得称道的优点,例如:
军工标准的护航下,应付日常生活场景绰绰有余。
富足的电量使得7x24小时佩戴成为了可能。测试中,第1日下午17:00左右完成充电开始佩戴,第8日19:00左右没电自动关机。期间记录了30多分钟的有氧运动,30多分钟的户外跑步以及3个小时左右的越野跑,续航能力还是值得称道。
应用方面,除了多样化的记录功能之外,训练日程的导入让我分外惊喜。回头看看曾经几乎同一标价的vivoactive hr,这个升级让免去心率带跑训练的日子终于来临。
小工具方面,消息推送功能我从2016年第一次接触智能手表之后就爱上了。可以说这个功能就像人对wifi的需求一样,它已经成为的最低只能手表需求。虽然佳明不像苹果一样能快捷回复消息,但推送显示大大减少了我被垃圾推送要挟拿起手机的次数。来电号码的推送也分外有用,这让我在运动,开会,开车等不方便或者不愿意使用手机的情况下,能悄无声息的轻松的筛选出重要电话进行来接听。略有遗憾的是,两行名称会显示不完整,好在不影响阅读。
心率监测和压力监测也日渐成为了我的心头好,毕竟对自己身体状态掌控还是确有必要,更好的评估自己的身体状态才能更容易免于伤病。
说了这么多好,那instinct有不足吗?回答时肯定的。
gps漂移。不知道我是不是个例,无论使用单系统还是双系统定位都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左上第一张为跑步轨迹,其他均为骑行轨迹)。首次引起我注意的是第一次骑行(右下第1张)轨迹,那线路近乎诡异,于是我开启了双系统定位进行测试。从整体上来看,双系统定位的漂移状况有所改善但依旧存在。特别是使用gps+glonass(格洛纳斯)的第1次轨迹(右下第3张),这已经是纠偏之后的图片了,没有纠偏的轨迹偏得更离谱。如果拿城市的标准来看,instinct的轨迹尚可,但若是放到户外,我建议还是选择fenix系列更为靠谱。
ios系统app蓝牙不稳定。说到app真的是要吐槽了,之前出现过一个版本会闪退,想要进去提交闪退这个bug都没办法。闪退问题修复之后,我又遇上了长时间和手机分离重新连接不上的问题。连接不上问题修复后,我又遇上能重新连接却没消息推送的情况。推送问题修复之后,我现在遇上了苹果和亲儿子连接后手表不接受推送消息的bug……回顾入坑佳明这2年,真是app虐我千百遍,我仍待它如初恋。
除了这两个突出的问题以外,它还有以下的小遗憾:
1.不能连接connect iq添加应用,表盘和数据字段。拓展性和可玩性偏弱。
2.不能连接garmin face it自定义照片式的表盘。这点个人觉得这个还好,照片表盘在手边那分辨率下其实惨不忍睹。
3.明明有心率计却没有最大摄氧量测量,不爽。不过有了的话forerunner系列怎么卖?
4.运动时没有效益指标,不能掌握竞技状态。这个价位不能要求太多。
5.运动后没有建议恢复时间。意料之中不强求。
6.没有移动支付。运动后不带手机要我怎么买水t_t,这功能不应该是标配了吗?
总结
主打户外风的instinct靠着颜值和才华在城市里也如鱼得水。从定价上来看,位处中端,旗舰未满,和forerunner系列合体的话刚好是旗舰手表的配置。总的来说顶级玩家奔fenix,跑者看forerunner,城市用户找vivo,重城市轻户外和轻运动的用户选instinct会是不错的尝试,毕竟颜值和才华它左右兼顾。
昊量光电与德国Sciospec公司签署【独家代理】协议
紫光展锐欲借5G东风,打造新工业电子
国产新能源三巨头谈新能源汽车风险投资
华为Mate30系列全部规格参数曝光 采用三星AMOLED面板
外媒放出新款iPad Pro渲染图 键盘和触控板布局与MacBook Pro相似
Garmin佳明Instinct手表评测 位处中端旗舰未满
小米6、小米Note3对比评测:外观、配置、续航、价格对比分析,小米6好在哪里?
思必驰俞凯教授进行了《物联网与交互式人工智能》的主题演讲
物联网安全标准和法规:我们现在在哪里?
PROTEL99经典层次电路图设计
快讯:VR Ears耳机3天众筹9.5万美元,可适配多款VR设备
氢燃料电池汽车有哪些
国芯思辰|中科阿尔法全极性霍尔开关芯片AH463可P2P替换MLX90248用于电池电源
台湾工研院发布“热成像体温异常检测技术”
王磊:中国移动布局下一代PON网络,预计2022年后启动
华硕发布了一款新的玩家国度StrixCarry紧凑型无线游戏鼠标
全自动闭口闪点测定仪的技术指标和参数
德国电网行业大电池容量将在2020年将扩大到517兆瓦 紧急情况下电力短缺变得越来越可能
人脸识别大行其道 要用法律来制裁违法确保信息安全
相比下传统U盘已成鸡肋!aigo国民好物固态U盘U393悉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