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网消息 随着5g时代到来以及ai技术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行业将ai和iot融合并应用到智能化领域,智能化也成了传统车企转型升级的目标和需求导向。
在汽车智能化发展过程中,自动驾驶在众多汽车应用场景中广受关注,也是门槛较高的一个领域,在对ai芯片提出更高挑战的同时,也增加了ai芯片的需求。在自动驾驶领域,目前全球已有英伟达、英特尔等不少芯片巨头公司已布局良久,在此背景下,国产ai芯片公司如何乘风破浪?
国内外汽车自动驾驶发展差异较大
在自动驾驶方面,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对未来实现l5级别自动驾驶或是完全自动驾驶非常有信心。他表示,“我觉得我们已经非常接近l5级别自动驾驶了。”特斯拉为此开发了自有的汽车ai芯片。
虽然特斯拉激进地推进l5级别自动驾驶,但汽车ai芯片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马斯克也表示“充分利用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电脑的能力可能还至少需要一年时间”。
按照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对自动驾驶的划分,共有l0-l5六个级别,最顶级的l5定义为系统可完成所有道路环境下的驾驶操作,不需要驾驶人介入。若特斯拉能实现l5级别的自动驾驶,将是汽车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与特斯拉的激进形成鲜明对比,国内的汽车智能化进程显得有些“滞后”。从国内车企目前的布局情况来看,主要处于l2阶段,并向l2+或l3级别自动驾驶稳步过渡。从自动驾驶发展情况来看,国内外存在明显的差异。
从2019年开始,l2级别的驾驶辅组系统在中高端车型上逐渐增多,今年7月28日,广汽集团发布adigo生态系统,这一系统将率先搭载在aion lx车型上,有望成为全球首款量产的l3自动驾驶suv。
目前l4落地的主要是比较封闭的场景,相对小的范围容易实现,但在更大的实际场景应用目前还需要时间。
对于l4级别的自动驾驶何时能实现,黑芝麻cmo杨宇欣向集微网表示,“l4级自动驾驶的实现可能要3-5年的时间,硬件的算力是相对比较容易达到的,但软件成熟度以及车对边缘场景的支持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目前,国内布局智能汽车领域的有威马、小鹏以及广汽新能源等厂商,目前国内顶尖水平也仅限于l3级别。对于l4及更高级别的智能汽车,国内相关厂商提及的并不多。
上述人士认为,“归根结底,主要是l4以上级别需要强大的算法、算力和数据支持,因此,对其中提供算力的汽车ai芯片要求极高。”
国产ai芯片企业迎风成长
国内外汽车自动驾驶进度上的差异,与国内外汽车ai芯片发展上有关。国外芯片产业发展时间长且产业链成熟,英伟达、高通、英特尔等国际巨头就先后展开汽车智能化相关领域芯片的布局。国内芯片产业虽起步晚,但国内市场以及政策提供了有利环境,ai芯片迎来发展风口,自动驾驶领域的ai芯片公司有望迎风见长。
对芯片巨头而言,尽管进军自动驾驶ai芯片领域意味着前期不断地高研发投入,但这个领域的市场规模和发展速度将会成为他们的新业务增长点。根据罗兰贝格数据预测,2020年全球自动机是车端系统的市场规模1138亿美元,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约5000亿美元,其中,芯片、传感器等将贡献主要增量市场。
巨大的市场规模也同样吸引了中国玩家参与,目前,黑芝麻、地平线等芯片企业已推出自主研发的产品。黑芝麻科技在2020年6月正式推出了“华山二号”a1000自动驾驶芯片,单芯片ai算力最高可达70tops。由两颗华山二号组成的域控制器,最高可实现140tops的ai算力,值得一提的是,该芯片功耗仅25w。
黑芝麻cmo杨宇欣向集微网表示,“特斯拉的芯片单芯片算力为72tops,但每瓦提供1tops的算力;我们比特斯拉有优势的地方在于能效比高,每瓦能提供5-6tops的算力。”
功耗控制好比算力高更重要,他认为,“随着未来车里芯片的算力越来越高,如果不注重控制功耗导致其过高,对电动车将造成很大的负担。”
黑芝麻对于功耗控制的看法,可以说是与车企不谋而合。正是因为采用英伟达orin的前代xavier芯片功耗较大,才让特斯拉也走上了自研芯片之路。据杨宇欣透露,目前黑芝麻与一汽、上汽、蔚来等国内主流车型在进行初步合作。由于汽车行业研发周期较长,预计要到2021年底-2022年初才上量产车型。
除了黑芝麻外,地平线目在车规级芯片应用也取得突破,前其征程二代ai芯片已正式量产上车,主要应用在智能驾驶舱npu计算平台。自动驾驶环境感知方面的芯片,据地平线副总裁黄畅透露,“今年将会有突破性的产品推出。”据悉,地平线的ai芯片目前每瓦能提供2tops的算力。
对于在自动驾驶ai芯片市场的发展,黄畅表示,“自动驾驶芯片没那么简单,这个领域要求强ai算力,过去很多芯片公司积累的能力在这个领域不是最核心的,最核心的是要软硬件整合,开发出高效能、功耗低、成本低,且能又快又准完成的人工智能产品。”
事实上,在ai芯片方面,尽管目前国外龙头企业的高端芯片算力更强,但从市场和应用的角度来说,国产ai芯片仍有很大的机会。一方面,本土ai芯片在功耗控制方面有优势;另一方面,国内有大型企业推动ai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此外,无论国内市场还是政策层面,都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条件。
因此,本土ai芯片企业基于自身发展优势,立足国内大循环,与国内整车厂协同发展,为国内主流车企量身配套也足以在国内市场立足。
原文标题:国内外自动驾驶发展差异较大,本土ai芯片厂商如何立足国内市场?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半导体投资联盟】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移动5G+计划将推动2.6GHz和4.9GHz加速成熟
下游LED显示屏需求回升明显
荷兰研发团队利用折纸原理研发出自动折叠3D打印材料
开关电源在户外LED显示屏的解决方案
汽车图像传感器主要应用领域和影响成像品质的关键性能
国产AI芯片企业迎风成长
四川长虹推出5G+工业互联网生产线
Resonant发布有限元建模(FEM)软件平台的升级版本
高清影像显示控制器的3D功能大揭秘
加密货币交易所DragonEx出现安全漏洞导致了用户的资产被盗
labview怎么记录时间和数据
格物优信红外热成像仪的铝箔封口质量检测机
连外媒都看不下去了,iPhone8毫无创新,这样的它你还会心动?
项目成本下降,太阳能+储能建成的微电脑将激增十倍以上
三个步骤解决高频变压器的检测问题
在战术上,中国芯片产业下一步该如何走?
万用表测电容没有反应的两大原因
ASML推出第一代HMI多光束检测机HMI,5nm晶圆产能提高600%
搜狗上市的新故事是人工智能
芯灵通科技自行研发PLL时钟电路芯片,助力小基站全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