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技公司衰落探因:日式傲慢+岛国思维

美国cnet网站今天刊文称,索尼缓慢而稳步的滑坡与该公司的日本式文化有关,而索尼走上下坡路也反映了日本电子行业整体的困境。
以下为文章全文:
索尼和松下等公司的成功原因非常明显,它们不仅设计出流行的产品,同时也善于制造。这与美国同行有所不同。不过,日本科技行业也存在一些问题。
索尼等日本科技公司的衰落折射出整个日本企业文化的困境。 1、坚持增量式而非变革式的创新
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利于只专注某一类产品的小型企业,因此日本公司未能推出iphone、ipad,以及以往的mac电脑、康柏pc,甚至是戴尔(微博)新的销售模式。日本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利于增量式的技术发展,以及在垂直领域整合度较高的公司。
2、日本式的傲慢
日本的公司和政府部门对一些快速崛起的公司,例如英特尔、康柏、戴尔,甚至是微软,持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并认为这些公司在消费电子市场无法与索尼、东芝(微博)、日立和松下竞争。
3、错过pc革命
索尼、松下和日立等公司曾推出了许多重量级产品,包括卡带随身听和视频设备等,这些公司在模拟电视时代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正是因为这一原因,这些公司错过了80年代末在美国发生的pc和数字时代革命。而在移动设备兴起之后,这些公司也未能迅速做出反应。
4、为制造而制造
制造是日本公司的灵魂。对任何经济体来说,制造业都非常重要,美国也不例外。不过日本公司有时只是为了制造而制造。这在某些情况下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最终难逃失败的命运。例如,无论能制造出多么出色的传统电视机,在廉价的数字电视机出现后,这样的业务必然走向失败。作为曾经的液晶面板巨头,夏普已沦落到需要富士康帮助的地步,因为该公司在液晶面板大战中遭遇了失败。该公司在与中国大陆、***和韩国厂商的竞争中陷入困境。
5、从未重视软件
日本公司从未真正认识到软件的重要性,它们也不了解如何将硬件与对用户友好的软件整合在一起。因此,日本公司未能推出类似苹果和ibm(微博)大型机的产品。这与日本公司专注于制造的文化有关,这些公司认为硬件才是最重要的。
6、岛国思维
日本公司总是专注于日本国内消费者市场。当然,每一个市场都有所不同,但日本公司总是倾向于针对日本用户生产特殊的产品。这一策略在一段时间内能取得效果,但在苹果等公司进入日本市场之后,这样的理论很明显已经过时。
日本媒体在80年代末曾进行过一项调查,询问日本消费者是否希望购买美国公司的产品。大部分日本消费者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但目前这一情况已发生改变。

比肩德国品牌!德国STIWA测评榜:2款海尔冰箱上榜
云安全面对的有哪一些挑战
了解SSD应用程序类有助于选择正确的存储解决方案
安捷伦科技信号分析仪与MathWorks公司MATLAB软件
薄膜太阳能电池能谱EDS分析
日本科技公司衰落探因:日式傲慢+岛国思维
Gartner称今年全球IoT安全支出将达15亿美元
rCore入门-来自清华的OS前沿教程
英飞凌携手Deeyook推出采用低功耗Wi-Fi芯片组的精确定位解决方案
喇叭防水透声组件的喇叭防水膜材料有着良好的防水性能
MAX2172 集成快速RSSI功能的数字无线调谐器,用于D
人工智能群雄争霸,中国以何显锋芒
基于PIC16C55单片机控制多用电子钟原理
瞄向物联网 京东方未来三年研发投入近500亿元
小米6,一部可以让你放弃iPhone8的神机!
大幅扫描仪的扫描介质/进纸宽度/输出方式
Intel处理器用上类似SAM的技术,游戏性能提升多达14%
华为联合广东电信完成5G分布式M-MIMO地铁场景创新验证
运营商助力政府机关打造出了基于IPRAN网络的高品质视频监控网
世平推出可穿戴设备与微信平台互联互通的低功耗蓝牙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