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操作系统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方法

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开发环境一般是由目标系统硬件(开发板)和宿主pc机所构成。目标硬件开发板用于运行操作系统和系统应用软件,而目标板所用到的操作系统的内核编译、应用程序的开发和调试则需要通过宿主pc机来完成(所以称为交叉编译)。双方之间一般通过串口,并口或以太网接口建立连接关系。
但在此我建议构建如下的交叉编译环境,适合个人或研发小组使用:单独拿出一台pc机(pii以上即可,就用以前淘汰的旧机器就可以),在该pc上安装桌面的linux操作系统(如red hat linux 8.0及以上),可以采用默认的安装选项(注意要包含ftp服务),这台pc作为linux服务器,除管理员以外,一般不直接让其他人去操作。
将该linux服务器接入局域网,并新建一些合法用户,以便其他的pc机(在此我们将其称为工作站)的合法用户能访问到linux服务器。而其他的pc机(工作站)仍然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原来干啥继续干啥。
需要的软件工具包括:
1、ftp客户端程序(如cuteftp,可到网上下载)
2、telnet工具(如securecrt,可到网上下载)
3、移植到某一特定arm平台的linux操作系统内核源码(一般由销售商整理提供)
4、gnu编译工具,可由相关网站下载,或由销售商整理提供。
在工作站安装:
在某工作站pc上安装ftp客户端程序和telnet工具,安装完毕后应该可以在该工作站pc和linux服务器之间进行文件的传输,并在工作站pc可以通过telnet登陆到linux服务器(可能需要将linux服务器的防火墙服务关闭才能完成)。
在linux服务器安装:
将工作站pc上的linux操作系统内核源码压缩包和gnu编译工具通过ftp传送到linux服务器的某个目录(如合法的用户目录),然后在该目录下解压,并将gnu编译工具安装到默认的工作目录即可,以上工作通过在工作站pc使用telnet工具完成,而不需要在linux服务器上进行。
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编译:
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编译一般有一个比较固定的步骤,会根据makefile文件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可参考相关文档,编译的工作在工作站pc使用telnet工具完成。
按固定的步骤编译内核完成以后,会在相应目录生成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通过ftp将该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传回工作站pc,然会再通过ads或sdt下的烧写工具写入开发板的flash即可。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十大靠谱科技预测
从被动到主动,汽车中越来越智能的人机交互模式
数学通道中如何计算电流
红外雨量计(光学雨量传感器)在预防地质灾害中怎样发挥作用
小米6最新消息:小米6的发布会就要来了,惊喜或许不止小米6,还有小米mix2?
linux操作系统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方法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TOC(技术监督委员会)第六十七次全体会议
国芯思辰 |基于消费电子射频RF4CE的射频前端芯片GC1103可用于智能家居遥控系统
33MHz的32位PCI总线一般只能连接10到12个负载
高端芯片和低端芯片的区别在哪儿
三维扫描与人工机械零件测绘成本对比分析
压力变送器M5156-C2547U-060BG的使用状况
物联网大数据守护城市生命线
AGV小车如何自动充电
详细解析STM32中的堆栈机制
什么是I/O?
传感器装置结构的两种类型
新的GaN技术简化了驱动基于GaN的HEMT
上海立芯携手业界同仁共筑EDA产业新生态
Facebook或推定位功能 自动标注用户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