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00pmu系统是sa-10型号的升级版,北约命名为sa-10c grumble。该系统包括st-68u“锡盾”以及5n66“贝壳”搜索雷达、30n6e“活动盖”火控雷达,系统的5p85su运输/起竖/发射一体化车发射5v55型导弹。
s-300pmu-1(sa-20a)“滴水嘴”系统的特征包括锡盾以及贝壳搜索雷达,以及64n6e“大鸟”搜索雷达。sa-20a的48n6e导弹最远可以攻击150公里的目标,该导弹由30n6e1“墓碑”雷达制导。 s-300pmu-2(sa-20b)“骄子”系统如图2所示。该系统使用“墓碑”雷达的升级型(30n6e2)以及锡盾和贝壳搜索雷达。据了解,30n6e2雷达具有更大的有效辐射功率并具有电子防护特性。s-300pmu-2防空系统发射48n6e2型导弹,射程达200公里。
s-300f“要塞”是一型海基s-300系统,北约命名为“sa-n-6”。该系统发射的5v55rm导弹具有90公里射程,由“顶帆 ”、“顶舵 ”、“顶对” 或“顶罩 ”雷达制导。该系统在末制导阶段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具有对抗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的能力。 s-300f型或称为“sa-n-20”型系统是s-300pmu-1型系统的海基版。该系统发射48n6型导弹,射程达150公里,导弹由“墓碑”雷达制导,并且融合了tvm体制。我们将在下一个专栏介绍tvm体制。该型导弹的高速特性(6马赫)使其具有对抗近程弹道导弹和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的能力。
s-300v“沃斯卡”型系统被北约命名为sa-12“巨人/斗士”。该系统发射射程达75公里的9m83“斗士”导弹,攻击吸气式目标。该系统也可以发射射程100公里的“巨人”导弹,对抗飞机或者导弹目标,最高升限达32公里。 两种导弹均由9s32“烧烤盘”雷达制导。图3a以及3b是“烧烤盘”雷达的正视及后视图。图4展示了运输/起竖/发射/雷达一体化车上的四发“斗士”导弹以及半主动制导对应的30米高的目标照射器。图中也展示了运输/起竖/发射一体化车上的两发“巨人”导弹。
s-300vm系统,北约名为sa-23是sa-12的升级,采用杀伤范围达200公里的9m82m导弹以及130公里的9m83m导弹。该系统还有两个升级型,提升了作战半径:具有300公里杀伤范围的s-300vmd系统以及具有400公里杀伤范围的s-300v4系统。 s-400“凯旋”系统据称具有400公里作战半径,采用主动雷达制导体制。该系统用以对抗预警机、监视飞机以及ea-6b、ea-18g等防区外干扰机。该型系统具有四种导弹:一种具有230公里作战半径,一种具有400公里作战半径,其余两种作战半径分别为40和120公里,用来进行点防御。 s-500导弹系统系统具有600公里的反导作战半径以及400公里的防空半径。该系统用以防御高超声速导弹以及对洲际导弹进行中段及末段反导。
导弹特性对防区外干扰效能的影响
防区外干扰机在导弹的杀伤范围外行动,与下列因素有关:雷达与干扰机的距离、雷达与目标的距离、雷达副瓣隔离、目标rcs以及雷达和干扰机的有效辐射功率。
考虑被干扰雷达的特性:雷达有效辐射功率以及副瓣隔离。不幸的是,根据网上公开的文献查不到我们要讨论的雷达的参数,所以我们将渐进地研究系统作战半径对于防区外干扰效能的影响。
下面讨论各个因素的影响:
雷达有效辐射功率每提升一个db,干信比减少一个db;
副瓣隔离每提升一个db,干信比减少一个db;
作战半径的提升将使干信比降低20log(提升倍数);
将作战半径45公里的sa-2作为基准,考虑干扰机在最佳干扰距离实现的干信比(例如:干扰机正处于导弹的作战半径外,实际上,干扰机将稍微远于该距离)。如果其他因素保持不变(雷达到目标的距离,雷达有效功率,干扰机有效功率,副瓣隔离),比较在45km处干扰sa-2的干信比以及在90km处干扰sa-10的干信比:j/s损失=20log(90/45)=6db。
各类导弹系统的干信比减少量对比
华为荣耀Magic:华为荣耀最强手机定位未来,30分钟充电90%!一部充满智慧的手机
公司业务引入AI一定能成功吗?一个真实的故事
军工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六大发展趋势
时间继电器分类及各个引脚的含义
TA8783引脚功能的电压资料参数
防区外干扰机对导弹系统干信比的影响 各类导弹系统的干信比减少量对比
根据电荷存储效应应该如何选择二极管
5G时代开始应用大规模载波聚合技术
三星首款智能音箱Galaxy Home优势虽大,但亚马逊、谷歌地位稳固
首次亮相3E人工智能大会,深兰小蚂哥凭何成为最亮眼产品?
10家电池企业的布局思路中一窥端倪:储能攻略
如何选择精密运算放大器
中国正在发展自己的机器人产业,中国博士毕业生不再需要出国“镀金”
基于GTI的1x3波长复用/解复用器的系统级性能分析
人脸识别门禁的检测原理及应用场景
如何学习嵌入式系统
2020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用户规模达7.9亿,餐饮消费成首要支付场景
如何使用Mosfets构建耳机放大器
e络盟官网IoT中心发布“物联网何去何从”系列文章,探索物联网先进技术
《迎接中国半导体产业的2.0时代》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