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计划在月球南极进行采样返回

在月球背面,嫦娥四号着陆器、玉兔二号月球车已经进入第24个月昼,顺利工作682个地球日。马上,嫦娥五号也要奔月了!
嫦娥五号探测器已经在海南文昌进入发射场准备阶段,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也在进行发射前的总装和测试。
嫦娥五号计划11月底发射,在探月工程三期中完成月面取样返回任务,是工程中最关键的探测器,踏出中国探月工程的“绕、落、回”的最后一小步“回”,也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战。
探测器全重8.2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四部分组成。
它将力争实现中国的四个第一次:
- 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
月球引力只有地球的1/6,在这种环境下,着陆器如何钻孔、铲挖,能不能顺利把样品封装进上升器,以前没做过。
- 首次从月面起飞
以往都是地面固定发射,这次要在月面,以着陆器为平台发射上升器,怎么导流、怎么散热、如何控制,都是新问。
- 首次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进行无人交会对接
上升器发射到月球轨道,要与轨道器、返回器组成的组合体交会对接,把采集样品转移到返回器后分离,这种太空对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 首次带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带着样品飞向地球,在距地面几千公里时分离,最后返回器回到地球。
以往的返回舱都是以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返回,这次是以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秒)返回,速度更高、摩擦更大,返回器的气动外形、防热材料、姿态控制都是新挑战。
回顾已“奔月”之“嫦娥”——
- 2007年 嫦娥一号
我国首颗发射升空的深空探测器,2007年11月26日首次正式发布月球探测工程第一幅月面图像。
- 2010年 嫦娥二号
可以飞至1亿公里以外,成为我国迄今为止飞得最远的航天器,并得到了国际最高的7米分辨率全月图和月球虹湾地区1.5米高分辨率局部影像图,为嫦娥三号着陆找好了“落脚点”。
- 2013年 嫦娥三号
我国第一个在地球以外的天体软着陆的无人探测器,拍摄的月面照片是人类时隔40多年后获得的最清晰月面照片,其中包含大量科学信息,照片和数据已向全球免费开放共享。
- 2018年 嫦娥四号
世界首个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巡视探测的航天器,截至目前工况正常,能量平衡,继续月球背面的探索之旅。
展望未来,嫦娥六号计划在月球南极进行采样返回。
嫦娥七号计划开展月球南极资源详查,对月球的地形地貌、物质成分、空间环境进行综合探测任务。
嫦娥八号除继续进行科学探测试验外,还要进行一些关键技术的月面试验和技术利用。


美国立法部门出新政打击AI机器人骚扰用户问题 打一次就罚一万美元
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搭载于多种无人车上助力智慧城市升级
欧盟研究人员共同开发自主机器人
日本研发出能够操控电力的“功率半导体”
重磅黑科技!群创深度感测技术促进人机交互再进化
嫦娥六号计划在月球南极进行采样返回
杭州国芯展示数字电视完整解决方案
计算机主机网关的作用是什么?
谷歌CEO表示将继续裁员,今年将投资人工智能等领域
浅析比亚迪三大动力电池创新技术
RSocket的定义及四种通讯模式
如何才能快速入门单片机详细方法教程说明
电子芯闻早报:瑞萨拟收购Intersil 小米note2竟是这样
快速识别高温电线电缆好坏的方法是什么
智能计算会覆盖区块链领域吗
E拆解:Amazfit GTS与Apple Watch外观极其相似,那么内部呢?
挪亚公链获得极豆资本科银资本等多家投资机构2000万战略投资
第三届国际半导体展:Surnovo 新创源
风电功率预测方法和准确性提升方案
全项目土壤肥料养分检测仪器的特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