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企业卓越运营难点,做好研发质量管理闭环,从“救火战役”,到“一次做对”

海岸君温馨提醒:
-本文共2921字,阅读用时预计十分钟
-主要构成部分为:1.真实故事导入2.卓越运营理念扫盲3.具体案例实操讲解
可凭需求自主跳转
文末还有小彩蛋等你来开启
阅读时间不够?关注我们,下次再读不迷路~
专栏简介
过去近四十年里,中国制造业实现了从沉寂到崛起的飞跃,巨大的制造业总量持续催化着技术升级与产业成熟。
随着后工业化阶段和产业链转型发展进程加快,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
只关注如何把产品制造出来,在速度和数量上领先他人,能构建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吗?
我们的答案是,不能;或者说,远远不够。
在这之外,我们还需关注工程化能力,关注卓越运营能力。
如何更快更好地制造产品?如何不生产不良品?如何实现零缺陷?这些都有必要系统地纳入考评体系和经营策略当中。
本专栏旨在以案例为直观容器,来承载卓越运营理念,来落地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为试图着力于此的企业提供一个多元丰富的信息平台、参考支点和交流圈层。
更直白点说,我们希望这些案例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进效益,从而达成可持续竞争。
敬请持续关注。
01 序
“彩色录像带”与一夜破产的悲情工厂
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案例吧。
a工厂一直从事录像带透光度检测及录像带外壳生产工作,十几年里未有大的纰漏,直到一批使用了新原料的产品面世。
该批次产品在到达美国后被检测出无法使用,产品被全数退回、罚款高达200万美金。
一夜之间,一个近千人的工厂倒闭了。
是工厂忽视了质量管理,没做好fmea分析吗?非也,实际上他们有fmea,只不过是一套十几年间从无更新、直接照搬挪用到任何产品上的fmea。
这个真实案例用残酷的退场向我们敲响警钟:埋藏在源头的问题,就如一颗随时都会点燃的不定时炸弹,等到炸开那天,无论后端再怎么救火,也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02 当我们谈理念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时至今日,类似的事情仍旧时有发生。
所不同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质量当做一个重要指标来追求,但很少有人真正实现卓越运营。
所谓卓越运营,是指“每个员工都能看到客户的价值流向,并在价值流向断裂前将其修复”,在研发、生产、交付、人员、供应链等维度,都遵循业务流价值流驱动,提高透明度、效率和协作性,使企业能够敏捷灵活地适应变化,实现战略与运营的和谐一致。
黑带也好,精益管理也罢,卓越运营有着丰富的理念支撑。但一个概念被广为人知,并不意味着它或它们已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落地。要想达成目标,首先需要对单个维度进行具体拆解与分析。
因而,我们率先聚焦在了卓越运营的绩效指标之一的质量指标上。带着相关问题,我们采访了海岸线ceo兼创始人annie。
annie表示,受限于软件技术和管理认知等因素,管理软件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顾客购买软件,往往为了应付客户居多,人变成了它的傀儡,助力反而成了阻力。
“我们要从前面的大认知入手。即使大家都在找最适合最科学的理念,但方法也会千差万别。我们是不是可以有一种更科学对待它的方式?而不是通过‘我’怎么理解来实现,最终带来很高的试错成本和沉没成本。”
——海岸线ceo兼创始人 annie
当前,制造业的关注点已经从“造出来”蜕变至“如何高质量发展”,企业不得不经受更多维度、更高难度的挑战,在这一过程中,任何索赔、成本都有可能让企业遭受沉痛打击,难以继续发展。
正如开头所说,从源头遏制问题,才能让企业得到更好发展。
今天,我们就将结合海岸线实际客户案例,先来剖析如何更科学地实现研发质量管理闭环。
03 找准裁判,一次做对
提升质量和可靠性
裁判,是研发质量管理在价值链当中的角色定位。
不过,“裁判”却无法被轻易借用。即使今天的华为在ipd(集成产品开发)上做得相当之好,却也难以被行业大规模复制,究其原因无外乎让许多人望而却步的巨大投入。
那么,该怎么做,如何做?
让我们来看看海岸线前阵子接到的一个需求——某车企研发质量管控案例。
初次接触这家车企,是因为其企业内部在大力推行数字化转型,尤以研发质量监管及闭环为核心解决诉求。
围绕这一点,海岸线专家团队首先走访了企业,进行大量问卷调研、面谈问诊,最终明确了该企业业务脉络,将流程横轴与任务纵轴梳理清楚,从中探讨改善方向和思路。
受篇幅所限,此处我们仅展示部分待改善点:
·一味缩短研发周期,导致关键路径缺失,分析遗漏
·研发后期质量问题集中爆发,研发陷入“救火式战役”
·质量损失成本居高不下
......
结合该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需要,海岸线专家团队给出了“以预防先发”为驱动的研发质量管理解决方案。
首先在质量管理思维上,我们以“预防型+进攻型”组合思维为导向,通过问题解决与反溯-再发防止经验库-新项目再发防止应用的数据闭环,规避掉由以上因素造成的“救火式战役”。

质量管理模式革新
从“进攻型”转变为“预防+进攻”组合型
#问题解决与反溯
·发起问题帮助质量管理人员找到问题所在;
·问题分析围绕问题严重度、发生度、探测度、复发率等各要素及其权重,对问题进行分级判断;
·采用根因分析、鱼骨图、5why等方式,分析并确定直接、间接和根本原因;
·通过短期、长期对比实施或措施验证,让对策固化至流程体系、技术标准及行政管理措施,实现预防&预警问题。
#再发防止经验库
上一环节中产生的致命、严重问题会自动流入问题经验库,制定精细化数据库管理方法,实现问题分级。
利用再发防止数据库中的案例信息,实现与基础fmea的融合,不断完善fmea分析的完整性,在后续车型开发时,利用dfmea引导设计开发,评估设计风险,规避潜在问题的流出。另外通过打通dfmea到pfmea的数据流通,确保设计要求在量产环节,被严格执行。
同时,海岸线为再发防止经验库设计了智能化出入库机制,根据过往预防履历、措施效果、质量履历等多个维度,对具备出库条件的问题及时提醒,保证数据库动态刷新,从而避免管理投入的冗余和浪费,实现最大管控效果。
#新项目应用
再发防止经验库与基础dfmea库融合后,工程师在实际开展新的fmea项目时,可以充分借鉴历史经验,尽可能减少或规避风险。fmea准备的足够充分,后续的应用才有价值。
以一款全新车型的dfmea为例。
为了将dfmea落到实处,将dfmea结合过程管控计划,形成一份评审要素表。
作为各阶段的检查清单,确保设计、质量、试验、生产各个环节将措施落实到位。
针对检查结果及对应解决方案,进行项目组层级评审,明确进一步优化可行措施。

设计预防评审要素表(节选)
通过早期积极预防及全过程跟踪落实的质量管理闭环,在不断循环流转、优化更新中,该车企设计开发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得到大幅提升,质量管控体系得到高效优质改进。
后续,我们还将继续结合实际案例,剖析包含研发质量、生产质量、客户质量、供应链质量等在内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探索与应用。
要想透彻理解某个理念
输入与输出的闭环不可或缺
哪里可以实现?
「全面质量管理系列研讨会」!
欢迎联系我们报名,参与活动。
·与各大企业决策者面对面交流您的思考见解
·共同探讨智改数转和卓越运营的方式方法
·探询企业利润瓶颈等实际难点的优化路径


LED厂积极抢进手机应用 下半年或推出MiniLED屏幕手机
基站能耗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交换机数字中继PCM故障
两会共议北斗发展,华大北斗芯片领衔
L光纤温度传感器在食品工业温度测量中的应用
破解企业卓越运营难点,做好研发质量管理闭环,从“救火战役”,到“一次做对”
TCL在UDE 2020展示了240Hz高刷新率的平板显示器
华为荣耀发布会即将开始,荣耀magic这些曝光你都知道吗?
料位检测全新升级,让检测不再出人意“料”
区块链可以建立一种可信的位置服务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你的4G网速突然变慢
华米首款TWS耳机渲染图公布 将具备心率监测功能
SK电讯子公司SK Broadband已经为14个大学免费升级了的网络带宽
工业物联网会被业界接受吗
如此大的压力之下 华为还扛得住吗
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电网有什么好的地方
如何开始一款芯片设计 深度解读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可控性
ATSC制数字电视机顶盒研究
固德威智能通讯箱系列各个产品介绍
国芯思辰 | 同步降压转换器CN2020可替代LMR33620用于路由器中